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其他論文 > > 敵后游擊戰爭在山西的形成與發展
敵后游擊戰爭在山西的形成與發展
>2024-02-29 09:00:00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游擊戰爭,牽制和抗擊了半數以上的日軍和幾乎全部的偽軍,真正撐起了抗日戰爭的半壁江山。山西是全國抗戰爆發后敵后游擊戰爭的誕生地和興起地,在這塊民族抗戰的熱土上,充分驗證了游擊戰爭的巨大戰略作用,初步奠定了其在抗戰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敵后游擊戰爭之所以首先在山西取得成功,并為爾后將之由山西推向華北以至全國更廣闊的敵后地區奠定了重要的戰略基礎,除毛澤東、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的正確決策、部署和強力推動,以及山西卓越的地理優勢外,還在于當時山西形成了華北乃至全國所獨有的抗戰特殊局面,開創了首個全省性的敵后抗日戰略根據地,黨的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戰略率先得到貫徹和實踐,八路軍自身和抗日地方游擊武裝、人民自衛武裝最先在我省得到迅猛發展,黨的軍事戰略轉變也在三晉大地上成功實現,而所有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山西在抗日戰爭史上重要而特殊的戰略作用、戰略地位和突出貢獻。

一、敵后游擊戰爭率先在山西打響并蓬勃興起

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是毛澤東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后一貫力爭和強力推動、中央政治局在洛川會議上確定的人民軍隊的作戰原則,是黨在抗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敵后游擊戰爭獨當一面,抗擊了半數以上的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真正撐起了抗日戰爭的半壁江山,與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相互戰略配合,對奪取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發揮了巨大的戰略作用。

抗戰全面爆發后的敵后游擊戰爭最早誕生、最初發端、最先興起于山西,其戰略作用、戰略地位也最先在山西得到充分驗證和初步奠定。1937 年 9 月八路軍入晉后,即首戰平型關,取得中國軍隊抗戰全面爆發以后抗擊日軍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黨實行游擊戰爭戰略以后打勝的第一個游擊戰??箲饡r期,八路軍和地方游擊隊所進行的游擊戰,既有單個游擊武裝小型、分散和隨機性的游擊戰斗,也有多個游擊武裝集中統一、有計劃的聯合作戰的游擊戰役。需要指出的是,平型關大捷開始前,雖然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與閻錫山商定的是第一一五師以運動戰配合晉綏軍的平型關會戰,但事實上,平型關戰斗與此后進行的被稱為"典型的游擊戰"的神頭嶺、響堂鋪等戰斗一樣,也是"典型的游擊戰".平型關大捷之后,八路軍三師主力接著全力以赴配合國民黨第二戰區發起的忻口會戰。在戰役進行期間的近一個月時間內,八路軍各部先后在北同蒲路、正太路翼側和晉西北、晉東北、察南、冀西等敵后地區相繼取得雁門關、陽明堡、長生口、七亙村(兩次)、黃崖底、廣陽、戶封等一系列游擊戰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贏得了國民黨參戰官兵的高度贊譽。

太原失守后,在華北國民黨的正規戰爭基本結束,共產黨的游擊戰爭進入主導地位。而當時,黨內、軍內對游擊戰爭的重要性認識并不一致,并在較長時間內存在嚴重的爭議甚至對立。毛澤東在迅速部署山西敵后根據地的創建工作的同時,為此不厭其煩地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他強調:"堅持山西游擊戰爭的方針,是中央已定下的方針,誰也不應該對此方針發生動搖。""要告訴全黨,今后沒有別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擊戰爭。"此后到 1938 年春夏,八路軍各部在山西四區創建根據地的過程中,先后進一步取得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午城井溝和多次反日軍對根據地多路圍攻等更廣泛的游擊戰的勝利,使敵后游擊戰爭在山西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真正打出了游擊戰的聲威。毛澤東對這一時期山西游擊戰爭發揮的巨大作用充滿了信心,予以了高度肯定,指出:"在山西,我已三面包圍了同蒲路(路之東西兩側及南端),四面包圍了太原城","我之包圍好似如來佛的手掌,它將化成一座橫亙宇宙的五行山","把法西斯侵略主義者,最后壓倒在山底下,永世不得翻身".

山西敵后游擊戰爭的迅猛開展和卓越表現,不僅給了侵華日軍以沉重打擊,徹底粉碎了其不可戰勝的神話,基本消除了黨內、軍內對游擊戰的懷疑、動搖,有效影響了國民黨對敵后游擊戰的不屑看法,充分驗證和初步奠定了游擊戰爭在抗戰中的重大戰略作用與戰略地位;而且敵后游擊戰爭在山西敵后戰場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果和重大成功,為黨和八路軍下一步將之推向全華北和更廣闊的全國其他地區,牽制、抗擊和殲滅敵人的更多有生力量,撐起抗日戰爭的半壁江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同時,人民軍隊通過與自己空前強大的民族敵人血與火的正面勝利交鋒,更經受了嚴酷的戰爭考驗和鍛煉,切實增強了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這無疑是敵后游擊戰爭繼山西之后在華北乃至全國更廣大地區逐步形成燎原之勢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山西敵后戰場做出的一個重要貢獻,其重大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二、山西抗戰在華北乃至全國特殊局面的開創,為敵后游擊戰爭戰略的實施奠定了政治基礎

我們知道,早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中國共產黨就與晉綏當局基本形成了抗日統一戰線關系,這種關系的形成,不僅是我黨開始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政策最早的成功實踐,對于此后山西迅速成為華北抗日救亡的中心,為黨在政治、軍事、經濟包括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廣泛集聚抗日力量,為抗戰全面爆發后八路軍能夠迅速開赴山西抗日前線,與晉綏當局實行密切合作,創造抗戰特殊局面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條件,使八路軍東進抗日有了可靠的立腳地;更為重要的是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先后通過信函或面晤協商等方式,與閻錫山較為順利地就八路軍在山西的活動地區、作戰原則、指揮關系、兵員補充、后勤保障、發動群眾、組織游擊隊、創建戰動總會、獨立自主地開展山地游擊戰爭、開辟敵后根據地等達成了協議。從閻錫山當局來說,隨著日軍迅速向山西分路進逼,特別是其侵華戰火燃進山西之后,晉綏軍一敗再敗,節節潰退,使山西戰局勢如累卵,省城太原也面臨不保。

在此情況下,閻錫山更是渴望共產黨、八路軍能夠加速與之協力抗擊日軍,挽救山西危局。這就為雙方這一時期在政治、軍事上更為密切的合作奠定了切實的基礎。隨之,雙方先是通過共同成立統一戰線組織戰動總會顯示了政治上的成功合作,接著通過協同發起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以及整個太原保衛戰,展現了兩軍在軍事上的成功合作,從而一起攜手開創了在華北乃至全國所獨有的團結抗戰的特殊局面。

山西抗戰特殊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義,正如毛澤東當時所指出的:"這根本的是因為有紅軍,其次是閻錫山與我們結合起來。由于這兩個力量的結合,將造成數百萬人民的游擊戰爭".這一特殊局面的開創,顯然也為隨之而來的黨和八路軍下一步開始全面創建以山西為中心的敵后抗日根據地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政治條件。

三、山西作為華北乃至全國首個全省性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為敵后游擊戰爭首先在山西蓬勃興起創造了回旋空間和戰略依托

敵后根據地與敵后游擊戰爭彼此是互為依存、互為支持的關系。沒有根據地的創建,游擊戰爭的開展就沒有戰略依托,沒有回旋的空間,就難以持久堅持;同樣,沒有游擊戰爭的廣泛而有力的開展,則敵后根據地既不可能成功開辟,更難以鞏固。黨和八路軍之所以能夠在山西敵后首先發起和廣泛開展大規模的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正是與此同時在山西四面開創了使自己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鞏固的戰略立腳地、回旋地和支撐點。

1937 年 11 月 8 日太原失守后,國民黨"在山西各軍大潰",多數短期不能再戰;閻錫山率晉綏軍殘部大都退往晉西南、晉西北,全省淪陷或即將淪陷地區各級政權基本癱瘓,散兵游勇潰散各地,漢奸政權紛紛建立,社會秩序極為混亂。在這種華北廣大地區幾近全部淪喪、全國片面抗戰再難繼續、全面抗戰尚未到來的青黃不接的嚴重危機時期,將山西創建為鞏固的抗日根據地和今后興起與支撐華北乃至更廣大地區全面抗戰的戰略支點,以山西敵后游擊戰爭的廣泛開展推動華北以至整個敵后游擊戰爭的普遍開展和黨的軍事戰略的轉變,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因此,隨著太原的失守,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立即對八路軍各師重新部署,明確提出這時"紅軍任務在于發揮進一步獨立自主原則,堅持華北游擊戰爭,同日寇力爭山西全省的大多數鄉村,使之化為游擊根據地".據此,八路軍總部迅速具體部署第一一五師聶榮臻部、第一二○師、第一二九師、第一一五師主力在山西實施戰略展開,相繼分兵挺進以晉東北為中心的晉察冀、以晉東南為中心的晉冀豫和晉西北、晉西南地區,開始集中全力全方位地展開根據地的創建工作。在山西各地黨組織以及犧盟會、動委會、群眾抗日團體和新軍的有力配合下,八路軍各部先后組成若干游擊支隊,一面在敵后與日軍展開機動靈活的游擊戰,一面在因日軍進攻而致蔣閻軍政力量不能履行抗戰職能的廣大縣區放手發動群眾,大力恢復發展黨組織,廣泛組織地方游擊隊,猛烈擴大抗日武裝,著力改造舊政權和建立抗日新政權。到 1938 年春夏之際,經過僅僅幾個月血與火的艱辛努力,山西四面各抗日根據地即基本形成。

山西是抗戰全面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在敵后創建的第一個全省性的抗日根據地,是毛澤東和黨中央當初提出并實施"經營山西"戰略,及早布局、精心運籌、成功實踐的結果,是發動和發展敵后游擊戰爭、堅持長期抗戰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一步,也是在這一戰略大格局中布下的最關鍵的一個"活眼".它的創建,從局部來說,首先使黨和八路軍在山西全省發動和廣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有了可靠的立足地和堅固的居守陣地,更是山西抗戰能夠持久堅持的一個主要原因;從戰略全局來說,使山西在整個抗戰期間始終成為保衛陜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的牢靠屏障,始終成為黨中央聯系華北、華中、華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戰略樞紐和交通要道,始終是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轉戰和駐節之地,一直是華北敵后抗戰的指揮中樞;尤其是最終成為實現八路軍發動和堅持華北乃至全國更廣大地區敵后游擊戰爭這一黨中央最初設計與布局的戰略目標的力量發展壯大之地、開拓前進實行戰略展開之地、發展鞏固堅持持久抗戰的戰略支點和戰略依托??梢哉f,在整個敵后抗戰史上,特別是在抗戰初期,山西在黨創建的各敵后抗日根據地中,其總體上體現的戰略價值和發揮的戰略作用,無出其右者。

四、黨的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戰略最早在山西得到貫徹和實踐,為敵后游擊戰爭的勃興創造了根本條件

敵后游擊戰爭是人民群眾的戰爭,人民戰爭是決定勝敵的關鍵因素。沒有民眾的支持和兵民的密切配合,一切形式的抗戰都難以持久。山西敵后游擊戰爭的蓬勃興起并隨之在華北以至更廣大地區持久地發揮其重大的戰略作用,國民黨正面戰場在華北及其他地區迅速瓦解并難以堅持,都充分證明了這個道理。

"沒有民眾的軍隊準打敗仗,沒有民眾的戰場只能放棄。"《大公報》隨軍記者張高峰當時在其所寫的一篇《有問題的戰場》的戰地報道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敗退的原因。

全國抗戰一開始,中國共產黨就堅決主張實行全體人民參加戰爭、支援戰爭的全面抗戰路線,即人民戰爭的路線,反對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抗戰的片面抗戰路線。認為只有實行這樣的路線,才能引導中國的抗戰取得最后勝利。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