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軍事技術創新在軍隊科學發展中的主要作用
首先,軍事技術的創新關系到軍事領域的變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軍隊的建設和科學發展都需要新的軍事技術作為支撐和保障,所謂的"技術決定戰術",技術上的創新和進步可以用于軍事目的,甚至引起作戰方式的變革。技術的發展推動軍隊的發展和戰爭的不斷演進,尤其近代以來軍事變革表現的很明顯,工業革命讓整個世界的社會生產活動經歷了一次革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和矛等都逐漸被機槍大炮和坦克裝甲車等以及生化、核武器等先進兵器所替代。這些武器裝備集中展示了先進的科技,需要很多系統互相配合才能夠發揮其效力。比如,二戰時期的航母,需要一千多人被分配在十幾個部門的一百多個專業的一千多個崗位上同時工作。軍事技術的創新使得軍事的作戰規模和作戰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戰爭的范圍由海陸空的三維空間已經向海陸空、天、電以及心理等多維的空間發展,出現了軟硬一體化的戰爭形態,戰爭不僅僅包括戰場上的指揮、情報和控制等要素,還包括各種武器裝備中的電子與光學系統的軟系統的對抗。軍事技術的創新發展讓戰爭形態從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經歷了非線式作戰以及一體化聯合作戰的變革,以及戰爭戰法的變革都與軍事技術的創新有密切的關系。
其次,軍事技術的創新發展有助于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要求當代軍人具有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文化素養,即要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否則難以駕馭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當軍事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時候往往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存在。
一些人堅持傳統的觀念和思維模式,依舊認為冷兵器的威力很大,比如,在一戰的時候有很多人認為刺刀比手槍更加有用。這是由于這些人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軍事技術創新對軍事變革所產生的沖擊作用。根據國外的研究證明,在二戰中有的國家由于對軍事技術創新以及對軍事領域的滲透認識不足,因此對戰爭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導致對各類新的武器裝備采取不予理會的態度,最終在戰爭中喪失了主動權。
最后,人類戰爭發展歷史表明,由于對新的軍事技術置之不理導致戰爭失敗的案例數不勝數,而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讓很多國家后來者居上。這些歷史證明,當今軍事領域的發展必須要吸取歷史的教訓,軍事技術的創新已經是時代發展的比如要求,也是未來提升軍事戰斗力的重要物質保障,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因此應該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2 我國軍隊建設應該探索信息化與新技術相結合的道路
目前我國軍隊建設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緊隨時代步伐,但需要堅持不斷探索,堅持與未來新技術形態相結合的探索道路,這也是軍事形態演變的規律所決定的。在冷兵器時代還沒有結束的時候熱兵器相關的因素就已經開始萌發了,可以說熱兵器是在冷兵器時代孕育和發展的。同樣,在信息化軍事技術發展的當今,肯定有新的戰爭形態在萌芽和發育,人類的戰爭形態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這個演變規律提醒我們信息化戰爭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未來新技術形態的發展,這是我國軍隊建設和發展不可逃避的問題。
我國軍隊建設應該堅持信息化與未來新技術相結合的探索道路,其主要的意義在于把握軍事技術新階段發展的制高點,實現我國軍隊建設跨越式的發展。盡管人類社會步入信息時代的時期不長,但是信息時代遲早將被下一個時代所取代,全新的技術有可能軍事發展帶來新的突破。全新的科學技術將會改變人類社會發展的面貌,而戰爭的方式與規模也將被改變。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目前的軍事建設不是我國軍事發展的終點,它僅僅是承前啟后的一個過渡階段,重要的歷史使命在于不斷探索新軍事技術,這是人類軍事形態轉型的規律,更是我國軍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它將對我國軍隊現代化的建設發展產生深遠的意義與影響。
3 我國軍隊建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把握軍事技術創新的重點
第一,我軍需要建立與軍事技術創新相適應的技術創新機制。首先是完善我軍的技術創新規劃與計劃制度。從時代的立場出發,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并履行新的歷史使命,做好軍事技術創新的規劃與安排。正確處理我國軍事變革與軍事斗爭準備以及信息化建設等多種系統之間的關系,根據軍事需求切實搞好和統籌規劃與計劃,尤其是重大的軍事技術創新項目,應該嚴格按照專家的建議和一定的程序進行。其次,完善軍事技術創新的競爭機制。目前,軍事科研領域存在著自己出題、自己立項、自己研發的一條龍的科研現象,從軍事研究所到產生的生產都處于壟斷地位,缺乏競爭機制,不利于軍事技術創新水平的提高,因此,對有關軍事的科研課題,應該在軍事相關單位進行招標,將課題留給有能力的人去完成。同時,還可以打破軍民之間的界限,將擁有較強實力的民間科研單位加入到競爭機制當中,與軍事科研單位展開公平的競爭。最后,完善部隊參與技術創新機制。在新的軍事技術研發階段,部隊的官兵尤其是指揮都應該盡可能地參與其中,把好關。
第二,在軍事技術創新上要提高我國軍隊自主創新的能力。2005 年慶祝神州六號的大會上強調我軍要始終將自主創新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競爭力。當代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日新月異,技術的發展更是更替不斷,沒有自主創新就難以擺脫落后的局面,一個缺乏自主創新的民族是遲早要被淘汰的。因此,立足于我國軍事技術發展的實際,吸收國外先進的科技,就可以提升我國軍事創新的起點,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國軍隊技術的發展主要是靠自主研發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因此,我國的軍事技術創新發展要靠自主創新。
第三,軍事技術的創新要突出信息技術的創新。軍事技術創新涉及到的內容和范圍非常廣泛,但是主要是指軍事信息技術和軍事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這些技術都具有高難度與高風險以及高投入的特點,而且這些技術的發展將帶動和催生了一系列現代軍事高技術群的出現,比如激光技術、導航技術、電子對抗等。軍事信息技術的實現以信息的獲取、傳遞和處理等功能為目的,當今已經發展成為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通信與傳感技術等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技術群。我國的信息化軍事技術應該以此為基礎,加快實現信息化技術的水平,研發出世界上先進的軍事指揮體系和武器裝備。
參考文獻:
[1] 劉艷瓊 , 劉戟鋒 . 軍事技術創新過程中的技術匹配問題 [J]. 科技進步與對策 , 2008(06)。
[2] 雷亮 , 王娜 . 軍事戰略思維演進的歷史軌跡--兼論四次軍事變革 [J]. 學術論壇 ,2008(06)。
[3] 金麗亞 , 王榮輝 . 軍事技術創新主體的創新特征及其歷史性分析 [J]. 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