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核是為確保部隊純潔鞏固,對各類人員的基本情況、政治表現和主要社會關系等進行專門調查和考察的工作。傳統的考核方法有查閱檔案、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這些傳統的手段對一些深層次問題查不到、摸不清、搞不準,在新時期下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隨著心理測試技術的成熟和應用的普及,用其輔助政治考核是一個發展趨勢。雖然軍隊內部對心理測試技術的使用有了一些明文規定,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夠系統規范的問題,影響了測試意見的可信度。本文試圖對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進行初步研究。
一、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的含義
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是指借助心理測試技術優勢,確??梢詮募夹g層面輔助調查和了解考核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對組織的忠誠度。在政治考核中輔助應用心理測試技術有助于進一步掌握核心涉密人員安全情況,提升各級單位開展隱蔽斗爭工作的能力水平,促進官兵打牢保密觀念。全面了解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的含義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測試對象。司法領域心理測試技術的被測試對象是在司法活動中根據案情需要而采取測試的當事人或嫌疑人,而輔助政治考核中的測試對象則是需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的人員。政治考核工作事關官兵的政治前途和切身利益,應慎重對待,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進行心理測試??己酥胁荒軕{主觀臆測就隨意擴大測試人員范圍,考核組織要結合考核任務、體制編制和人員涉密程度等實際情況,先確定政治考核對象,然后根據有關條件對測試對象進行甄選,符合一定的法律手續和相關規定,才可以成為測試對象。
二是測試內容。測試內容應緊緊圍繞政治考核的內容而展開,包括主要經歷和政治態度、思想品德、經濟收支、人際交往、遵紀守法、安全保密、社會關系七個方面,這些是對忠誠度起決定作用的方面,不同于司法活動中對案件有關情況的測試。在測試中不得對與政治考核無關的內容進行測試,防止侵犯他人隱私,避免造成其他不利后果。
三是測試目的。該項工作的測試目的就是解決部隊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下存在的心理問題難察覺、現實表現難掌握、政治底數難摸清、疑點問題難核實等問題,彌補傳統手段的不足,提高政治考核的科學性,增強預防工作實效,打牢部隊安全穩定基礎。
二、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的幾點思考
( 一) 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的有關原則
一是強制原則。政治考核中的心理測試應遵循強制原則,這與司法領域的心理測試自愿原則不同。司法活動中根據任意性表白的規則,測試需要以被測試對象自愿同意為前提,一個原因是無辜的人自愿申請進行心理測試有助于證明自己清白,減小冤假錯案發生的機率; 另一個是根據自愿原則可以限制國家機關公權力的行使,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被侵害。但自愿原則在輔助政治考核中并不適用,因為某些測試人員屬于核心涉密人員,他們往往掌握著國家、軍隊的機密,他們的問題如果查不清就會帶來難以彌補的危害,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重大的社會公共利益,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必須對被測人進行測試。在政治考核工作中根據強制原則,需要對某些人進行測試時,被測人不得拒絕,拒絕接受測試或測試結論為“不通過”的,將無法履行相應職務,喪失某些資格,面臨相應處理。
二是嚴格審批控制原則。心理測試只是政治考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雖然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并不是萬能的,更不能取代政治考核工作。在實踐中要規制心理測試技術的應用范圍,建立健全嚴格審批和控制制度,防止此項技術的濫用給政治考核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與損失。政治考核中,并非所有人都要進行心理測試,考核組織應考慮具體的情況做出申請測試決定??梢酝ㄟ^傳統考核模式搞清楚的,盡量不使用心理測試技術; 確實情況不明的,也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采取心理測試技術,嚴格控制心理測試技術是在衡量多重價值之后的必然選擇。
三是客觀公正原則??陀^公正作為政治考核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則,在測試問題設置、圖譜分析等步驟中都應得到體現。測試人員應始終保持中立態度,結合被測人的情況合理編制問題,以科學的原理和客觀的態度進行圖譜分析評斷。對每一個具體疑問作出最終意見時,都要注意綜合進行分析,堅持實事求是,以現實表現為主。要區別認識偏差與政治態度;區別一般問題與現實危險; 區別親屬的問題和被測對象的問題。杜絕個人主觀臆斷。
( 二) 心理測試技術輔助政治考核應規范的內容
一是測試問題的制定。一項技術越規范,其可信性和科學性也就越高。由于心理測試技術往往會測試出一些被測人不愿提及的事,一些不適當的問題也可能會侵害被測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要在正確把握個人隱私與政治考核內容的基礎上合理編制問題,根據考核中不同人員的崗位類型和考核內容,做到問題“因人而異”而不是“一視同仁”,切實提高輔助考核工作的針對性。
二是測試人員資質的審定。心理測試技術的操作性、科學性最終是靠人來實現的,測試人員的資質影響著這項工作的成效。作為輔助政治考核的心理測試人員就更需要熟練的操作技能、扎實的心理學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堅定可靠的政治性。測試人員須經過總部統一組織的心理測試技術專業培訓并獲得結業證書,具備相應的鑒定資格才可以參與心理測試輔助政治考核工作。
三是測試意見的使用。我國相關司法解釋中未將心理測試結論作為證據來使用,作為輔助政治考核的測試意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測試意見的準確性并非百分之百,影響測試意見的因素較多,操作過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錯誤,測試意見在政治考核中也只能作為參考意見,而不能單獨作為政治考核的決定意見。心理測試意見除測試機構和政治考核組織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不得任意使用,而且測試結論不宜直接告知被測人,對于測試中發現的與考核無關的事情,應為被測人保密。
四是測試異議的處理。妥善處理被測人在測試過程中提出的異議,不能為了完成考核任務而犧牲被測人的權益。用科學負責任的態度解決測試過程中的可疑問題,做到不冤枉好人,也不放縱壞人。對無法確定的可以由原測試機構重新測試或者選擇其他單位測試。對發現在心理測試中敷衍了事、違法瀆職等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可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等規定進行處理。同樣,對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也應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