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國際恐怖勢力對 新疆的社會穩定構成了巨大威脅,民兵在維護新疆社會穩定(簡稱維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疆維穩民兵執勤周期長、強度大、頻率高、休息少,加之暴恐事件的突發性及暴徒手段的殘忍性,民兵心身易疲勞,負性情緒增多,心理壓力增大,易引起心理應激反應[1].因此,深入分析維穩民兵心理應激影響因素,對制訂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新疆 832名維穩民兵進行調查,探討其覺察壓力、應對方式和心理應激間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南、北疆維穩期間各 2 個點(維穩形勢較嚴峻地區)900 名維穩民兵作為調查對象。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 9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832 份,有效率 92.4%.所有調查對象均為男性、漢族、異地兵源,年齡19~36歲,平均(27.4±1.3)歲,并排除心理和身體疾患、藥物及酒精依賴史。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覺察壓力量表[2]:評價個體生活事件在怎樣的程度上被覺察為壓力。量表包括 14 項,分預測感、控制感、超載感三個維度;采用5級評分,對被試者近一個月來覺察到的壓力進行評價。量表得分越高顯示個體覺察到的心理壓力越大。(2)簡易應對方式問卷[3]:該問卷包括 20 個條目,由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維度組成,并采用 4 級評分。積極應對評分高,心理問題或癥狀相對較少;消極應對評分高,心理問題或癥狀相對較多。(3)軍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4]:共 10個條目,被試者根據近半個月的自身感受,評價心理應激反應的強烈程度,按“沒有、有時、經?!边M行 3 級評定。問卷是單維度,只按總分計算,總分越高心理應激程度較高。
1.2.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根據被試者所在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測評前由主試詳細講解說明,要求被試者在理解量表條目的情況下如實回答,被試者獨立答卷。為解除被試者心理顧慮,采用匿名方式。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 SPSS 21.0 軟件包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采用線性相關性分析各指標間的關聯性,以 0.05 為檢驗水準;采用逐步回歸分析指標影響因素,以 0.05 為引入檢驗水準,排除檢驗水準為 0.10;采用路徑分析進一步解釋各指標間相互關系。
2 結 果
2.1 心理應激與覺察壓力、應對方式的相關性 心理應激與消極應對、預測感呈正相關(P < 0.01 或P <0.05),與控制感、超載感呈負相關(P < 0.01)。見表 1.
2.2 覺察壓力、應對方式對心理應激的逐步回歸分析 以維穩民兵心理應激總分為因變量,以覺察壓力的3 個維度、應對方式的 2 個維度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由表 2 可知,影響維穩民兵心理應激的因素是預測感、控制感、超載感和消極應對,占共解釋總變異的 19.0%.其中,覺察壓力對心理應激回歸模型的調整R2為 0.182,可解釋“心理應激”因變量 18.2% 的變異量;應對方式對心理應激回歸模型的調整R2為 0.007,可解釋“心理應激”因變量 0.7% 的變異量。
2.3 覺察壓力對消極應對的逐步回歸分析 依據分層回歸理論,以消極應對方式為因變量,以覺察壓力 3 個維度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經過分析,影響維穩民兵消極應對的因素是控制感,占共解釋總變異的9.0%.見表 3.
2.4 維穩民兵覺察壓力、應對方式與心理應激的路徑分析 根據表 2、3 回歸分析結果,民兵覺察壓力、消極應對對心理應激有預測作用,而控制感對消極應對有預測作用。因此,以心理應激為因變量,以消極應對為中介變量,以覺察壓力各維度為自變量,構建三者間的線性回歸模型(圖 1)。如圖 1 所示,覺察壓力三個維度均對心理應激有直接效應,其中控制感存在間接效應,即有部分中介作用:通過消極應對間接影響心理應激,其中間接效應值為 0.094×0.090=0.008,總效應值為 0.140+0.008=0.148,間接效應比為 5.7%.
3 討 論
3.1 民兵覺察壓力、應對方式對心理應激的影響 相關分析顯示,心理應激與覺察壓力各維度間有密切關系,民兵內在覺察到的壓力感越強,對心理應激影響程度就越明顯。由此可見,維穩條件下,民兵內在覺察到的壓力,采取消極應對方式只會增加民兵在面對維穩事件時的精神壓力,降低應對壓力的能力,使負性情緒增多,促使心理應激水平增高?;貧w分析中,消極應對對心理應激的解釋量僅為 0.7%,而覺察壓力對心理應激的解釋力為 18.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相對于消極應對方式,覺察壓力更多是一種個體與外部應激情況的一種內外行為的反映,能夠更有效地影響個體。由此可見,消極應對方式對心理應激的影響較小,而覺察到的壓力對維穩民兵心理應激影響程度更大。相關和回歸分析結果提示,消極應對方式和心理應激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維穩民兵采用的應對方式越消極,心理應激反應就越強烈。作為個體的內在因素,消極應對對心理應激有顯著預測作用,這與寧淑娥等[5]的相關研究一致。使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會降低維穩民兵的心理應激水平,而使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則會提高維穩民兵的心理應激水平。
3.2 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 由路徑分析結果可知,消極應對方式對心理應激的直接效應是顯著的,控制感對消極應對方式的效應也是顯著的,這說明消極應對方式作為中介變量在控制感與心理應激之間起著重要調節作用,這與文獻 [6] 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但中介效應比不高(5.7%),說明消極應對相比控制感對心理應激影響較小。根據回歸分析結果,覺察壓力和應對方式對心理應激的預測力并不理想(R2= 0.190)。這可能是由于其他未知變量如人格、社會支持等因素作用的結果,這一結果尚待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綜上所述,覺察壓力、應對方式對維穩民兵心理應激具有一定的影響,提示多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摒除消極應對方式對于維穩民兵的心理應激有良好作用,因而在實際工作中應引導民兵準確而現實地評價維穩情境,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精神緊張,培養其解決所遇問題的實踐能力,提高自身應對能力。同時,維穩部隊及其他社會環境應對維穩民兵的工作及家庭生活提供能動的社會支持,對維穩民兵予以更多更好的精神和物質上的鼓勵與支持,將對維穩民兵減輕心理壓力產生直接而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鵬林, 丁 魁, 蘇宗義, 等。 新疆維穩民兵覺察壓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應激關系 [J]. 中國職業醫學 , 2014,41(6): 689-692.
【2】張 瀾 , 王 偉 , 雷 璇 , 等 . 覺察壓力量表在部分中國人群中的應用研究 [J]. 中國衛生統計 , 2009, 26(6):625-627.
【3】汪向東 , 王希林 , 馬 弘 .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 北京 :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出版社 , 1999: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