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指揮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由指揮控制、情報、通信、信息對抗、綜合保障等分系統組成,可對作戰信息進行實時地獲取、傳輸、處理,用于保障各級指揮機構對所屬部隊和武器實施科學高效指揮控制的軍事信息系統。從國內外指揮信息系統的發展建設來看,指揮信息系統的建設不是一次性行為,而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指揮信息系統的交付也不是終點,而是發展的另一個起點。以美海軍全球指揮信息系統(GCCS-M)為例,從 90 年代交付部隊形成能力到 20 世紀初,經歷了若干個版本的變遷以及兩次增量研發,目前仍在持續改進過程中。因此,如何對交付后的指揮信息系統進行持續改進,構建良好的持續改進模式,是指揮信息系統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1 持續改進模式
概括而言,指揮信息系統的持續改進涉及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解決現有系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二是滿足不斷變化的軍事需求/作戰使用需求。針對這兩方面的工作,指揮信息系統持續改進的模式有兩種:
(1)一種是針對系統的問題和需求進行持續維護升級,解決系統遺留缺陷、增加系統易用性、提高系統性能、增加對變化環境的適應性,從而逐步提高現役指揮信息系統的綜合作戰效能,本文稱之為“維護式持續改進”。美軍和我軍都采用了這種持續改進模式。
(2)一種是針對系統的短板和需求進行若干個增量項目研制,這些項目可能針對系統全部,也可能是針對性地加強某方面的能力,本文稱之為“增量式持續改進”。實際上,增量式持續改進非常有必要,它可以在不影響系統使用下,以經濟的成本和高費效比來增強系統的功能性能,適當地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同時為順利地過渡到下一代系統/新系統奠定基礎。這種持續改進模式美軍用的比較普遍,在美國國防部 2008 年 12 月發布的5000.2防務采辦文件中提到將繼續推行增量式漸進采辦策略,每次增量是一種軍事上有用的、可保障的作戰能力,可以開發、生產、部署和保持這種能力,每次增量將具有由用戶設置的一組門限值和目標值。批次升級、預先計劃的產品改進等類似工作都將作為獨立的增量進行管理。以美海軍全球指揮控制系統(GCCS-M)為例,遵循該轉型采辦策略,結合軍事需求的發展,開展了兩個增量研制,增量 1 和增量 2,增量 1主要是改進通用戰術圖,擴展作戰任務計劃支持功能、擴展情報支持功能等,增量 2 主要是確保與其他 GCCS 成員同步和協同作戰的能力。需求以增量形式提出,不連續的增量能力被開發、測試并發布,以獲得逐步提高的戰斗力。
2 持續改進模型
為有效實現指揮信息系統的持續改進,首先應建立長效的持續改進機制和持續改進模型。既要建立指揮信息系統交付部隊后生命周期內的持續改進維護升級機制,也要建立針對指揮信息系統短板和新增需求開展相應增量系統研制的漸進采辦機制。前者屬于系統維護范疇,后者屬于裝備采辦策略范疇,通過規劃若干增量系統研制,實現系統短板的消除或新增需求的落實,達到系統功能的逐步演進,系統能力階梯式提升。
結合指揮信息系統以上兩種持續改進模式,構建指揮信息系統持續改進模型,如圖 1 所示?!緢D1】
圖中,“系統運維管理規定”指的不是具體的某一個管理規定,而是指系列相關管理規定,既包括頂層的原則性規定,也包括具體的實施細則;涵蓋維護管理機構的建立、維護信息的收集與評價、維護申請與審批、維護計劃、維護實施、現場升級等活動內容。針對具體的指揮信息系統,可以制定適合于該指揮信息系統的運維管理規定。
“系統研制管理規定”指的也不是具體的某一個管理規定,而是指系列相關管理規定,既包括頂層的原則性規定,也包括具體的實施細則;涵蓋立項、研制、試驗、定型、生產等活動內容。針對具體的指揮信息系統,可以制定適合于該指揮信息系統的研制管理規定。
“系統發展規劃”指的是我軍對指揮信息系統的總體規劃,既包括整個體系的規劃,如發展路線圖、十年規劃、五年規劃等,也包括針對某個具體指揮信息系統的發展規劃,如對系統的增量發展規劃。
“系統研制管理規定”和“系統運維管理規定”是指揮信息系統持續改進的核心和支撐。這兩者結合起來,覆蓋系統整個生命周期活動的管理。
圖中,在“系統運維管理規定”的支撐下,通過對指揮信息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新需求進行鑒別與分類,根據一定的原則進行分析,確定其處理方式,例如,對于影響系統正常使用的缺陷,以及用戶提出的應用性建議、性能改進建議、環境變化需求,能夠通過系統維護來實現的,就進入維護式持續改進渠道,對問題和需求進行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驗收,最后升級部署至部隊現場;對于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可根據需要納入相應的增量系統研制中,進入增量式持續改進渠道;增量系統既可以在系統規劃初期就規劃好,也可以根據系統運行情況以及軍方對信息系統的周期評估結果增加或調整,增量系統研制應遵循系統研制管理規定;對于經過分析費效比不合理,新增需求遠遠超出原系統及其增量系統研制范疇的,可考慮將此類需求納入下一代系統/新系統的研制。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下一代系統/新系統的研制也是對原有系統的持續改進。
3 結束語
指揮信息系統涵蓋多個學科專業技術領域和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涉及業務范圍廣,系統接入信源和輸出端口多,業務流程、數據流程和操作流程多樣,系統架構及運行部署復雜,網絡化和分布式特征突出,在規模上和復雜度上達到系統前所未有的水平。指揮信息系統對作戰任務的完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持續改進發展也是任重而道遠。只有多手段、多方式、系統地、規范地對指揮信息系統進行持續改進,才能逐步消除指揮信息系統中遺留的缺陷,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和適用性,才能滿足新軍事變革時代不斷變化的軍事需求和作戰使用需求,并使系統隨著整個信息技術、裝備體系和作戰體系的發展不斷提高其綜合作戰能力和作戰效能。持續改進是提高指揮信息系統整體效能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全軍軍事術語管理委員會.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
[2]Deportment of Defense.Defense Acquisiton Management,MajorAutomated Information System Annual Report,Global Commandand Control System-Maritime Increment 2.2010,3.
[3]張寶珍 邢晨光.美國國防部發布新版 5000.2 防務采辦文件2008 版[EB/OL](.2012-4-16).[2014-01-25].
[4]籍剛,張東起,姜傳明.美軍裝備采辦持續改進特點淺析[J].國防技術基礎.2005.(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