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是個體蓄意或自愿地采取各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結束自己生命的復雜社會行為,不僅是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醫學界日益關注并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軍人是一個特殊的戰斗群體,在一部分人中也存在一定的自殺意念,但軍人自殺意念與地方同齡人群的比較發生率較低。在美軍中,自殺是僅次于交通事故和疾病,導致非戰斗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死亡人數的 12%。因此,研究軍人自殺,篩選出有自殺意念、自殺傾向的官兵,并提前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是軍隊心理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目前,國內外學者編制了一些與軍人自殺有關的量表,如 R -SIS、軍人自殺意念量表、軍人自殺傾向量表等,大多是從與自殺相關的危險因素評估自殺傾向。但是在自殺評估中必須同時包含對危險因素和保護性因素兩個方面的評估才是比較準確有效的。從生態系統發展的角度來看,在整體上探討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本研究在總結歸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 Mann 等人的自殺應激- 易感模型為理論依據,試圖編制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問卷,以期從危險因素和保護性因素兩個方面對軍人自殺傾向進行全面的評估。
1 方法與步驟
1. 1 問卷條目的獲取 在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初始問卷的編制過程中,問卷條目主要通過文獻分析法、開放式問卷調查和專家評定等 3 種方式獲取。文獻分析主要是通過對現有自殺傾向問卷、軍人自殺影響因素等文獻借鑒分析,提取一部分問卷條目; 開放式問卷調查是通過編制的開放式問卷對來自不同軍兵種的 60 名部隊官兵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多角度收集與自殺危險因素、保護性因素相關的條目; 專家評定即邀請 2名軍隊院校心理學教授、3 名心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 名具有中高級職稱的部隊心理醫生組成專家小組,對收集到的問卷條目進行評估,評價采用現場問卷發放、傳真、電子問卷等形式。通過專家小組各成員的刪除或合并,最終得到了 85 個條目。
1. 2 初始問卷的形成 將所獲得的 85 個條目隨機排序,以此為問卷的題目來源。問卷的所有測試題目全部采用自陳式測驗,要求被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評判問卷所述題項,按無、很少、有時、經常、總是 5 級評分。除此之外,研究者在編寫問卷指導語、簡要說明目的的同時,又根據研究的需要設計了一些關于被試基本情況的題目,諸如性別、年齡、軍齡、入伍時間、職別、文化程度、戶口類型、獨生子女情況等,形成了包含 85 道題目的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初始問卷。
1. 3 初始問卷的試測 為考察初始問卷的特性,研究者在某培訓班學員中選取 90 名官兵進行預調查,進行問卷條目的篩選和修飾。主要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Pearson 相關分析、Cronbach α 系數法、因子分析法等分析問卷的有效性、代表性、內部一致性等,最后保留了 72 個題項,隨機排序,形成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問卷。
1. 4 正式施測過程 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從陸軍某部抽取 360 名部隊官兵作為研究對象,為保證問卷填寫的真實性,問卷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名義,由專業人員發放問卷并指導填寫,以建制連\\( 隊\\) 為單位統一施測,回收問卷?;厥沼行柧?355 份\\( 98. 6%\\) 。年齡范圍 17 ~38 歲,軍齡范圍 1~ 21 年; 其中男性 297 人,女性 58 人; 來自城市 129 人,農村226 人; 獨生子女 93 人,非獨生子女 262 人。
1. 5 統計處理 采用 Epidata 3. 1 建立數據庫,采用 SPSS16. 0 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項目分析、獨立樣本 t 檢驗、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等。
2 結 果
2. 1 項目分析 采用“臨界比率”\\( CR\\) ,檢驗所有項目的鑒別力。結果顯示所有題項的 t 值均達顯著,表示都具有鑒別度。本測試的項目分析,見表 1。
2. 2 探索性因素分析
2. 2. 1 數據的適合性檢驗 在進行因素分析之前,需要先進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檢驗,可通過巴特萊特球形檢驗與 KMO檢驗來進行檢驗,見表 2。取樣的適切性參數 KMO 值為0. 876,大于 0. 5,表明各個項目間的相關程度沒有太大差異,適合做因素分析; Bartlett 球形檢驗 χ2\\( 2556\\) =9400. 62,顯著性水平值 P <0. 001,極其顯著,故拒絕零假設,表明項目間并非相互獨立,有共同因子的可能性,非常適合做因素分析。
2. 2. 2 因子個數的確定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正交最大旋轉方法對數據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 為標準,在不限定抽取因子數目的情況下,按照從低到高的原則,逐個刪除因子負載低于 0. 4 的題項。通過 12 次不抽取項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刪除了 36 個題項,對剩下的 36 個題項作進一步因子分析,得到 9 個因子,這 9 個因子對總方差的解釋率為 57. 044%,見表 3。2. 2. 3 因子旋轉后負荷矩陣 在因子負載中,保留因子負荷絕對值在 0. 5 以上的題項,并把因子負荷矩陣重新排序,使得在同一個因子上有較高負載的變量排在一起,見表 4。從表 4 可見,所有項目的公因子方差都在 0. 5 以上,說明公因子解釋了觀測變量的大部分變異; 可提取的因子有 9 個,包括 36 個題項。
2. 2. 4 正式問卷的形成 經過以上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正式的《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問卷》,問卷包括 9 個維度,36 個題項。第一個維度有 7 個題項,主要涉及負面、非黑即白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等,將其命名為認知僵化; 第二個維度有 3個題項,主要是個人特長是否得到發揮、工作崗位能否體現價值等,將其命名為個人價值感; 第三個維度有 4 個題項,主要測量的是個體遇到應激事件或遭遇困境時應對信心與生活目標,將其命名為生存信念; 第四個維度有 4 個題項,主要涉及個體的睡眠、疼痛等生理因素,將其命名為軀體化; 第五個維度有 4 個題項,主要涉及集體、戰友對個體的需要與影響,將其命名為責任感; 第六個維度有 3 個題項,主要測量的是個體對集體、戰友的認同與適應,將其命名為適應性; 第七個維度有 3 個題項,主要涉及個體面對困難、處理問題的態度與方式,將其命名為尋求幫助; 第八個維度有 5 個題項,主要涉及的是個體處理人際關系問題,將其命名為人際關系; 第九個維度有 3 個題項,主要涉及個體處理出現焦躁情緒、與他人發生矛盾等情況時的情緒表現,將其命名為焦慮。
2. 3 信度分析 在因素分析完以后,為進一步了解問卷的可靠性與有效性,要做信度檢驗。評定測量信度的方法比較多,常用的有重測信度、復本信度、分半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和評分者信度等。采用 SPSS 16. 0 計算問卷及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 Cronbach α 系數,見表 5。2. 4 效度分析 問卷的效度反映了測量的準確性程度,效度主要包括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和校標關聯效度。校標關聯效度要以實際的效果作為檢驗標準,本研究未做校標檢驗,所以,從結構效度和內容效度兩個方面對問卷進行效度分析。
2. 4. 1 結構效度 結構效度主要通過計算各維度間的相關系數,各維度總分與整個測驗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作為指標來考察,本研究中各因素及其與問卷總分的相關系數矩陣,見表 6。2. 4. 2 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是一個測驗實際所測到的內容與所要測量內容之間的吻合程度。內容效度的確定方法主要是邏輯分析法,其工作思路是請有關專家對測量題目與原定內容范圍的吻合程度作出判斷。本問卷項目的編制嚴格遵守了問卷的編制流程,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相關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重點參考了曼等人的“應激 - 易感”模型理論,通過前期文獻資料的收集分析,對來自不同軍兵種的 60 名部隊官兵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收集了題項。經過專家小組的討論和篩選,初始問卷對重點對象的試測以及心理學專家教授的審定之后形成了施測問卷。這些條件確保了本問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3 討 論
本研究在參考曼等人關于自殺過程的“應激 - 易感”模型基礎上,從自殺危險因素與保護性因素兩個方面入手,綜合采用文獻分析法、開放式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獲取了軍人自殺傾向評估的相關題項,編制了初始問卷和正式問卷進行施測,經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等統計處理方法,初步編制出包括: 認知評價、個人價值感、生存信念、軀體化、責任感、適應性、尋求幫助、人際關系、焦慮等 9 個維度的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問卷。
本研究采用了內部一致性系數 Cronbach α 系數作為信度標準,若 Cronbach α 值小于 0. 35,為低可靠性; 在 0. 35 ~0. 70之間,則為尚可接受; 0. 70 及其以上,則屬于高度可靠。
如表 5 所示,問卷的 Cronbach α 系數為 0. 834,達到高度可靠,各維度的 Cronbach α 系數在 0. 546 ~ 0. 785 之間,表明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效果較好; 問卷的分半信度系數為 0. 681,各維度的分半系數也在 0. 517 ~0. 748 之間,表明量表的分半信度較好; 又由于所測樣本和維度題項較少,問卷的信度是非??煽康?,做統計分析也是可信的。
從表 6 中可以看出,各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在-0. 041 ~0. 453 之間,各因素與問卷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在-0. 284 ~0. 734之間。通過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發現,問卷中各因素之間存在著中等偏下的相關,各因素和問卷總分之間存在著中等或較高程度的相關,這表明問卷具有整體上的一致性,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整個研究過程中,按照標準的量表編制流程,經實證研究和專家評定,問卷也具有較好的表面效度和內容效度。
雖然軍人自殺傾向評估問卷的信效度指標基本達到了心理測量學的要求,可以作為評定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自殺傾向的測評工具,但由于研究條件的限制,本研究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人口統計學變量上并沒有進行嚴格的分層隨機抽樣,而是根據實際條件方便抽樣,獲取的樣本量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問卷的信度與推廣性,所以,在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擴充樣本量,進行校標關聯檢驗,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問卷。
4 參考文獻
[1]白戰生,趙漢清. 軍人自殺行為與干預[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07,34\\( 3\\) : 136-139
[2]王志忠,王波,張磊,等. 軍人自殺意念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10,26\\( 2\\) :187-188
[3]Carrie H. Kennedy,Eric A. Zillmer. 賀嶺峰等譯. 軍事心理學[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06-106
[4]Granier E,Boulenger J P. Suicidal risk scale[J]. Encephala,2002,28\\( 1\\) :29-38
[5]梁小慶,張俐,馮正直. 軍人自殺意念量表的初步編制[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 2\\) :182-184
[6]張康莉,張曉明,辛闊林,等. 自編軍人自殺傾向量表的信效度檢驗[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0,28\\( 1\\) :27-30
[7]楊青,王英. 國外自殺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 醫學與哲學: 人文社會醫學版,2009,30\\( 9\\) :28-30
[8]梁瑛楠,楊麗珠. 自殺意念實證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 3\\) :480-481
[9]Danuta Wasserman. 李鳴等譯. 自殺: 一種不必要的死亡[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49-50
[10]戴海崎,張鋒,陳雪楓. 心理與教育測量[M]. 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