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軍人長期處于空間封閉狹小、高噪、高濕、高溫、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界限不清、氣侯復雜多變等特殊環境中。研究表明,艦艇部隊士兵焦慮因子分值顯著高于中國地方人群常模,水面艦艇環境下艦艇人員焦慮的發生率明顯增加.目前,對艦艇軍人焦慮情緒的干預研究較少,如何提高艦艇軍人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以適應各種不斷變化的環境,緩解壓力水平,增強心理健康素質是當前需要解決的課題。本研究旨在探討放松訓練對艦艇軍人焦慮情緒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根據整群隨機抽樣的原則,在某水面艦艇部隊隨機抽取 618 名軍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癥狀自評量表( SCL -90)篩出有焦慮癥狀者 41 名,無其他心理疾病,所有受試均為常規體檢健康者,無精神病史,無放松訓練史; 均為男性,年齡 19 ~35 歲,平均( 26. 53 ±4. 873) 歲,軍齡為 1 ~16 年,平均( 7. 65 ±4. 726) 年。按試卷順序編號后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干預組( n =21) 和對照組( n = 20) ,兩組被試的年齡、軍齡、婚姻和受教育程度均無顯著性差異。
1. 2 方法
1. 2. 1 調查工具 ①自編一般情況問卷: 主要包括年齡、軍齡、文化程度、有無精神及意識障礙、有無使用過抗焦慮藥等方面的問題; ②癥狀自評量表( SCL - 90) ,該量表共有 90 個項目,包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共 10 個因子。每個項目分別采用 1 ~5 級評分,總分超過 160 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 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 2 分,考慮篩選陽性; ③Zung 焦慮自評量表( SAS) 共 20 個項目,每一條項目均按 1 ~ 4 級評分。焦慮標準分 = 各項累計分* 1. 25 后取整數部分,標準分的分界值為 50 分,分值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SAS 標準分≤50 分為無焦慮,51 ~59 分為輕度焦慮,60 ~69 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
1. 2. 2 干預方法 干預組給予心理疏導結合放松訓練,放松訓練每天 1 次,每次持續 40 分鐘,連續 7 天,共 7 次; 對照組只給予心理疏導。每天分別監測兩組軍人在干預前、后的心率及血壓值,并在干預結束時采用 Zung 焦慮自評量表( SAS)對其情緒進行評估。
1. 2. 3 放松訓練方法 首先給被試講解放松訓練的基本原理,消除顧慮,有利于心身的自我調節。然后讓被試以舒適的姿勢躺在放松椅上,閉上眼睛,安靜的躺 5 分鐘后開始放松訓練。放松訓練包括腹式呼吸訓練和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①腹式呼吸訓練: 通過平緩而深大的吸氣和呼氣的方式,使被試保持平靜的心情,進入放松狀態,時間為 5min,呼吸的深度以自己的肺活量而定,吸氣、呼氣后屏住但不要憋氣為宜; 同時告知被試把注意力集中在有節律的呼吸上,體會這種緊張、松弛的感覺; ②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配備放松音樂隨著放松訓練指導語進行全身肌肉“收縮 - 放松”的交替練習,仔細感受并體會肌肉的緊張和放松的不同感覺,放松的順序為頭部、手臂部、軀干部、腿部、全身。以“右手部和臂部的放松”為例,指導語如下: “伸出右手,用力彎曲前臂 5 ~ 10 秒; 握緊拳頭,用力握緊,再握緊 5 ~10 秒; 用力收緊前臂,收緊,再收緊 5 ~10 秒; 體驗此時肌肉緊張的感受,讓這種緊張向上延伸到整個手臂( 5 ~10 秒) ,注意感受右手的緊張,感到有脹、酸麻等感覺,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5 ~10 秒) ; 現在放松右手臂( 5 ~10 秒) ,仔細體會放松后無力、溫暖、松軟的感覺,比較緊張與放松之間的不同( 5 ~10 秒) ”.做放松訓練時肌肉由緊張到放松要與呼吸相協調,保持適當的節奏。
1. 2. 4 生理指標監測 實驗統一安排在上午 8: 30 ~ 11: 00,同一個體測心率及血壓時間盡量一致。心率: 采用壓力與情緒管理系統,將指甲采集儀通過 USB 接口連接電腦,被試以最舒適的姿勢安靜的平躺在放松椅上,用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儀紅外線探頭固定在被試的指端,該系統能夠將被試的即時心率反映出來。血壓的測量: 由同一人按照中國血壓測量的標準,采用同一臺式水銀血壓計進行測量。受試者在每次實驗前、后測安靜狀態下的坐位血壓,均為右上肢肱動脈,每人測量血壓至少測 2 次,中間間隔 1 分鐘,取 2 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兩次測量的差值大于 5mmHg,測量第三次,取3 次的平均血壓值。
1. 3 統計處理 采用 SPSS 19. 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分析和處理,P <0. 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干預前后兩組軍人焦慮情緒比較 如表 1 所示,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分別對干預前、后兩組軍人焦慮得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 兩組之間在干預前,焦慮得分無顯著差異( t= -1. 630,P = 0. 111) ; 干預后兩組焦慮得分差異顯著 ( t =-3. 970,P = 0. 000) ;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差值,差異非常顯著( t =3. 060,P =0. 004) .采用配對資料 t 檢驗,干預組干預前后差異非常顯著( t =6. 097,P =0. 000) ; 對照組干預后焦慮得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不顯著( t =1. 692; P =0. 107) .【表1】
2. 2 心理干預對艦艇軍人焦慮程度的影響 對干預前后不同焦慮程度的頻率進行比較。結果顯示: 干預后無焦慮的軍人增加了 56. 10%,而輕度焦慮和中度焦慮的軍人分別減少了 48. 80%和 7. 30%,見表 2.【表2】
2. 3 基礎生理指標值比較 對兩組被試的基礎心率( HR) 和血壓( BP) 中的舒張壓( DBP) 和收縮壓( SBP) 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t = 0. 260,1. 418,-1. 001; P = 0. 797,0. 164,0. 323) .說明兩組來源于同一總體,具有可比性,見表 3.【表3】
2. 4 生理指標值的變化情況比較 見表 4.【表4】
2. 4. 1 心率的變化 經過 7 次的放松訓練后,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表明,干預組的心率下降顯著,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 05) .
2. 4. 2 血壓的變化 經過 7 次的放松訓練后,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表明,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5 放松訓練對心率的即時影響 干預組每次干預后的心率較干預前有一定的下降,且隨著干預次數的遞增呈下降趨勢,在第 7 次自身配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 =2. 341; P= 0. 030) .對照組每次干預前后心率水平變化升降不一,自身配對比較均未見統計學意義的差異,見表 5.【表5】
3 討 論
目前放松訓練已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廣泛應用于醫療、體育和教育等不同領域,在緩解焦慮、改善緊張、減輕疼痛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研究先通過呼吸訓練的方法,使被試在深呼、深吸及屏氣的過程中,引起肩部及胸腹部肌肉交替的緊張、松弛,產生漸進性肌肉放松的效果; 再用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的方法使被試通過體會全身的緊張和放松的感覺,以達到心理上的松弛,對降低焦慮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實驗結果表明,經過連續 7 天的放松訓練練習,干預組干預前后的焦慮分值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說明干預組能夠較好的掌握放松訓練的方法,可以有意識的調節自身的身心活動,放松訓練有助于緩解或減輕焦慮情緒,這與國內外報到結果相一致.
本結果表明,干預組每次干預后的心率水平較干預前有一定的降低,且在第 7 次自身配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每次干預前后心率水平變化升降不一。說明通過反復的放松訓練,學會對自身生理活動的隨意控制,以達到掌握自我調節心率和協調狀態的能力。放松訓練對緩解緊張及減慢心率起一定作用,這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這對提高水面艦艇軍人心身健康具有積極意義。
研究顯示,經過 7 天的放松訓練,干預前后兩組的血壓值均在正常范圍,干預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原因可能存在3 個方面: ①本研究對象均為常規體檢健康者,年齡范圍在 19~ 35 歲,平均( 26. 53 ± 4. 873) 歲,說明年輕人血管彈性較好,血壓不易改變; ②干預時間較短,血壓值變化不明顯; ③樣本量較少。今后有待于進一步大樣本、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心率、血壓在放松訓練的干預下存在一定差異,說明心率這一項生理指標能夠敏感的反映焦慮狀態水平.
水面艦艇軍人工作環境特殊,遠離陸地,生活、工作空間狹小,文化活動單調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軍人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本研究顯示,掌握正確的放松訓練方法對緩解或減輕軍人的焦慮情緒有顯著效果,可以減輕官兵的心理壓力,調節負性情緒,協調官兵關系,提高心身健康水平。國內有研究表明有效地情緒調節可以改變個體的主觀體驗、生理反應及心身健康水平,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
[1]馮現剛,張小遠,解亞寧。 某艦艇部隊士兵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6,13( 3) :153-55
[2]陳方華,項光強,余浩,等。 艦艇人員智力與焦慮和抑郁關系初探[J]. 海軍醫學雜志,2001,22( 2) :108-110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 增刊) :31-35,82-83
[4]王文,張維忠,孫寧玲,等。 中國血壓測量指南[J].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 12) :1101-1115
[5]Unesian M,Aslani A,Vash J H,et al. Effects of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on mental health: A before - after study[J]. Bio Psycho Social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and Epidemiology in Mental Health,2008,4: 25
[6]Cowings P S,Kellar M A,Folen R A,et al. Autogenic feedbacktraining exercise and pilot performance: Enhanced functioning undersearch and rescue flying condition[J]. Int J Aviat Psychol,2001,11( 3) :3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