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工程車駕駛員作為一特殊群體長期工作在環境“臟亂差”的工地、軍港,工作時間長,班次輪換頻繁。工作中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同時還會接觸到各種職業危害例如噪音、機器的震動等。工作生活環境的艱苦以及生活方式的相對單調不但會誘發工程車駕駛員各種生理疾病,還會對心理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應對方式是人們對付內外環境要求及有關的情緒困擾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應對方式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心理健康的水平,成熟的應對方式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維護心理健康。
因此本研究對某部海軍工程車駕駛員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進行探討,為在部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海軍工程車駕駛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隨機抽取某部海軍工程車駕駛員 80人,均為男性,年齡 18 ~32 歲,平均 20. 7 歲,被試人員均身體健康。共發放問卷80 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有效率 87. 5%。
1. 2 方法
1. 2. 1 癥狀自評量表\\( SCL - 90\\)共 90 個條目項目和 9 個分量表以及 1 個附加項目,適用對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 14 歲以上\\) ,項目采取 1 ~ 5 級評分法,通常評定被試者最近一個星期或現在的各種心理癥狀及嚴重程度。它對有心理癥狀的人有良好的區分能力。
1. 2. 2 應付方式量表\\( CSQ\\)采用肖計劃等人編制的應對方式問卷,比較不同的個體或群體的應對方式特點,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該問卷共 62 個問題,包括 6 個分量表,分別是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
1. 3 統計處理 采用 SPSS19. 0 軟件系統。
2、 結果
2. 1 海軍工程車駕駛員的主要心理問題 結果顯示,海軍工程車駕駛員在軀體化、強迫、焦慮 3 項因子均顯著高于軍人常模,軀體化、強迫、焦慮、抑郁、偏執、精神病性 6 項因子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 1。
2. 2 海軍工程車駕駛員應對方式特點 海軍工程車駕駛員應對方式的使用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為解決問題\\( 0. 87 ± 0. 17\\) 、求助\\( 0. 55 ± 0. 21\\) 、合理化\\( 0. 48 ±0. 23\\) 、退避\\( 0. 43 ± 0. 20\\) 、幻想\\( 0. 32 ±0. 17\\) 、自責\\( 0. 30 ± 0. 19\\) 。表明海軍工程車駕駛員較多的使用問題解決和求助的成熟應對方式。
2. 3 海軍工程車駕駛員應對方式各因子與 SCL -90 各因子的相關性 應對方式各因子與 SCL - 90各因子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解決問題因子與 SCL- 90 各因子呈極其顯著的負相關,求助因子與抑郁、焦慮、軀體化在 0. 01 水平上呈現負相關,與人際敏感、精神病性在 0. 05 水平上呈負相關,其余各因子與 SCL -90 各因子呈顯著正相關。結果見表 2。
3、 討論
3. 1 本研究表明,海軍工程車駕駛員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海軍工程車駕駛員大多工作在環境艱苦的工地、軍港等場所,工作生活環境相對比較單調,工作壓力相對較大,而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工作開展比較少,從而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下降。人際關系、敵對和恐怖 3 個因子與常模差異不顯著,可能是由于部隊重視集體生活和教育,經常組織集體訓練和集體活動,戰友之間關系比較親密融洽,同志情戰友愛能使他們迅速融入到部隊溫暖的大家庭中。
3. 2 本研究顯示,海軍工程車駕駛員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與軍人常模相比差異不很大,但與全國常模相比差異比較顯著,尤其在軀體化、強迫、焦慮 3 個因子方面均顯著高于軍人和全國常模??赡芘c下列原因有關: 海軍工程車駕駛員長期工作在噪音大、機器震動比較強烈的特殊作業環境中,并長期保持固定的工作體位,加之工作時注意力必須保持高度集中,容易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具體表現為胃腸功能的紊亂,因此軀體化癥狀比較明顯,從而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作為海軍工程車駕駛員,所從事的作業大多時間比較長,工作壓力比較大,作業對象相對比較單一,同時長時間面對著操縱桿、目標物、儀表盤等進行重復、單調的操作,容易產生頭痛、腰痛、視力疲勞等問題,從而出現煩躁和比較激動等焦慮癥狀以及操作時必須反復檢查等一系列強迫癥狀。
3. 3 應對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 解決問題 - 求助:成熟型應對方式,在面對應激事件或環境中,表現出一種成熟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方式; 合理化: 混合型應對方式,集成熟與不成熟于一體,在應對行為上表現出一種矛盾的心態和兩面性的人格特點; 退避 - 自責: 不成熟的應對方式,表現退責癥性的人格特點,其情緒和行為缺乏穩定性。調查顯示,海軍工程車駕駛員解決問題與 SCL - 90 各因子呈極其顯著的負相關,而求助因子與 SCL - 90 各因子呈負相關,其余各因子與 SCL - 90 各因子呈顯著的正相關,說明采用解決問題 - 求助的應對方式更加有利于其心理的健康。海軍工程車駕駛員在面對挫折、困難和壓力時采用的是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這可能是由于海軍工程車駕駛員是經過嚴格挑選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所處的特殊作業環境和所承擔的相應責任都要求他們應該具備良好的應對方式,而采用解決問題 - 求助這種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則有助于個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有助于降低工程車駕駛員心理問題的發生,部隊應通過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提供心理咨詢、心理行為訓練等方法,促使海軍工程車駕駛員能夠使用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乃鑒,王洪芳. 邊遠艱苦地區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J]. 中國心理健康雜志,2013,21\\( 8\\) : 1188 -1189.
[2] 楊德森. 行為醫學[M]. 長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111 -114.
[3] 周麗寧,楊曉梅. 空軍優秀基層主官療養期間心理分析及護理[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 8\\) : 95.
[4]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 心理衛生評定手冊[M]. 北京: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109 -115.
[5] 劉振富,蘇永強,楊紹華,等. 雷達部隊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 10\\) : 1094 -1096.
[6] 楊愛民,劉玉華,高國紅,等. 空軍機務人員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 8\\) : 30 -32.
[7] 王鳳榮,周紅,王國紅. 臨床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 5\\) : 573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