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方式是個體因為生活事件的刺激而出現的自身不平衡狀態時所采取的認知和行為措施。不同個體在面對應激時表現出不同的應對策略,分為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個體面對應激情景時,一般會采取多種形式的應對方式,又受其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心理承受力又稱“心理韌性”,其實質是內外保護性因素聯合作用于機體,使其在面對壓力困境時,能積極應用各種資源進行調適,得以良好適應甚至獲得自我提升的結果。國內以海軍航空兵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文獻較少見,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航空兵的心理選拔、個性特點、社會支持及官兵心理健康與影響因素的研究,未見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的研究報告。本研究旨在探討海軍航空兵情景特質應對與心理承受力的關系。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抽取海軍某部共 223 名航空兵,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共210 份\\( 94. 2%\\) 。被試均為男性,年齡 18 ~ 52\\( 26. 52 ± 6. 317\\) 歲; 軍齡 1 ~ 35 \\( 7. 88 ±6. 444\\) 歲; 城鄉構成: 城市 73 人\\( 34. 8% \\) ,鄉鎮農村 137 人\\( 65. 2%\\) ; 獨生子女狀況: 獨生子女 91 人\\( 43. 3%\\) ,非獨生子女 119 人\\( 56. 7%\\) ; 婚姻狀況: 未婚 134 人\\( 63. 8%\\) ,已婚76 人\\( 36. 2% \\) ; 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下學歷 115 人\\( 54. 8% \\) ,大專及 以 上 學 歷 95 人 \\( 45. 2%\\) 。職 務: 義 務 兵 48 名\\( 22. 9%\\) ,士官 103 名\\( 49. 0%\\) ,軍官 59 名\\( 28. 1%\\) 。
1. 2 方法
1. 2. 1 評估工具采用軍人心理承受力量表,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共 32 個條目,分為 6 個因子: 意志力、家庭支持、樂觀自信、問題解決、人際交往和掩飾,采用 4 級評分法,從“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基本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記 1、2、3、4 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承受力越高。重測信度為0. 401,各因子的 Cronbach'α 系數為0. 302 ~0. 668。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 2. 2 中國軍人情境應對量表包括消極應對\\( PC\\) 和積極應對\\( AC\\) ,消極應對各因子分別命名為: 情感消極應對\\( AFPC\\) 、軍事任務消極應對\\( MAPC\\) ,軍旅特殊生活消極應對\\( MCPC\\) ,個人發展消極應對\\( PDPC\\) ,人際關系消極應對\\( IRPC\\) ,健康及經濟消極應對\\( HEPC\\) 。積極應對各因子分別命 名 為 情 感 積 極 應 對 \\( AFAC\\) 、軍 事 任 務 積 極 應 對\\( MAAC\\) ,軍旅特殊生活積極應對\\( MCAC\\) ,個人發展積極應\\( PDAC\\) ,人際關系積極應對\\( IRAC\\) ,健康及經濟積極應對\\( HEAC\\) 記分方法采用 4 級評分: 從不如此、偶爾如此、一般如此、經常如此,分別記為 1、2、3、4 分??偭勘淼?Cronbach'α系數為 0. 893,重測信度為 0. 690,各因子的 Cronbach'α 系數為 0. 434 ~0. 940。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 2. 3 實施方法 由經過培訓后的專業人員,經過內部一致性檢驗,統一指導語,每組 50 人,一次完成 3 個量表的團體測試,測試由研究者負責,所有被試者均知情同意且經倫理委員會審查。剔除連續、隨意、胡亂作答; 掩飾量表得分超過 ±1. 96s; 回答項目不全者。
1. 3 統計處理
采用 SPSS 17. 0 軟件進行獨立樣本 t 檢驗、Person 相關和線性回歸分析。
2 結 果
2. 1 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及情景特質應對方式現況分析以城鄉、是否獨生子女、婚姻狀況為分組變量,以軍人心理承受力總分、各因子分及情景特質應對中消極應對和積極應對總分為檢驗變量進行獨立樣本 t 檢驗\\( 見表 1\\) 。結果顯示: 心理承受力中獨生子女組在總分及各因子分上均高于非獨生子女組\\( P <0. 01\\) ; 來自城市的官兵在問題解決因子得分顯著較高\\( P <0. 01\\) ; 未婚官兵在意志力方面得分顯著較高\\( P <0. 01\\) 。情景特質應對方式中已婚官兵在消極應對總分明顯高于未婚官兵\\( P <0. 01\\) 積極應對總分水平低于未婚官兵\\( P <0. 01\\) ?!颈?】
2. 2 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與情景特質應對方式相關 見表 2。結果顯示,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及各因子\\( 問題解決、意志力、家庭支持、人際交往、自信心\\) 與積極應對總分及情感積極應對、軍事任務積極應對、軍旅特殊生活積極應對、個人發展積極應對、人際關系積極應對、健康及經濟積極應對呈顯著正相關\\( P <0. 01\\) ; 與消極應對總分及情感消極應對、軍事任務消極應對、軍旅特殊生活消極應對、個人發展消極應對、人際關系消極應對、健康及經濟消極應對呈顯著負相關\\( P <0. 01\\) ?!颈?】
2. 3 影響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狀況的逐步線性回歸分析見表 3。以情景特質應對因子及城鄉、是否獨生子女、婚姻狀況社會人口學資料為自變量,心理承受力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結果顯示,情感積極、軍事任務消極、獨生和軍事任務積極進入官兵心理承受力總分的回歸方程,可以預測基層官兵心理健康的應對水平\\( P < 0. 01\\) ,自變量對因變量變異的解釋率為 33. 4%?!颈?】
3 討 論
軍人在軍營生活中需要遵守嚴格的紀律,過著相對艱苦的生活。經常面臨急難危重任務等應激事件。生活枯燥,應激事件頻發,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心理承受力指的是個體對來自外界或自身的壓力心理承受的極限。海軍航空兵是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戰任務的海軍兵種,訓練強度高、作戰環境復雜、風險度大,這給海軍空勤人員造成極大的心理應激。面對壓力,每一個體都有其適應能量域,當過長時間或過大強度的壓力作用于機體,超過其閾值時,個體將表現出生理、心理和行為的改變。
本研究顯示,獨生子女組在心理承受力總分及各因子分上均高于非獨生子女組。這與以往研究不相一致,以往研究報道,多以獨生子女在部隊生活中心理承受力較差,更易產生心理問題及職業壓力。筆者認為這可能與入伍獨生子女與以往相比越來越普遍,軍隊在近年來對獨生子女問題普遍重視有關,使得獨生子女在接受更多人性化管理的同時素質得以提高。提示我們在探討官兵心理健康時,涉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不應按照社會已有的普遍眼光,應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然,也不排除本研究獨生子女樣本量較小,不具有代表性。城市官兵在問題解決因子得分較高。這可能與其所處的家庭及生活環境相對較好,與外界接觸的較多,相對開放。提示我們應關注農村入伍軍人的個人發展,幫助解決他們在軍旅生活遇到的問題。
已有研究認為,應對方式是個體對生活事件的反應特征,分為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 積極應對的特點是尋求社會支持、改變認知方式等,而消極應對的特點是回避和宣泄,回避式的應對方式會損害心理健康,應激狀態下,消極應對方式可使軍人心理損害的危險度增高 43. 3%,為普通人群危險度的 2倍。本研究發現,已婚官兵在消極應對總分明顯高于未婚官兵,而積極應對總分水平低于未婚官兵。分析原因,這可能與已婚官兵年齡較大,在部隊生活中感受到較多的來自家庭、配偶及子女的壓力,壓力狀態下,意志力相對較弱,對部隊生活消極應對。
本研究發現,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及各因子\\( 問題解決、意志力、家庭支持、人際交往、自信心\\) 與積極應對總分及情感積極應對、軍事任務積極應對、軍旅特殊生活積極應對、人際關系積極應對、健康及經濟積極應對呈顯著正相關; 與消極應對總分及情感消極應對、軍事任務消極應對、軍旅特殊生活消極應對、個人發展消極應對、人際關系消極應對、健康及經濟消極應對呈顯著負相關。情景特質應對心理承受力水平有直接影響作用,這與已有的研究一致。
以情景特質應對因子及城鄉、是否獨生子女、婚姻狀況社會人口學資料為自變量,心理承受力總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情感積極、軍事任務消極、獨生和軍事任務積極進入官兵心理承受力總分的回歸方程。提示在部隊生活中為維護軍人心理健康應重視官兵的情感問題,在部署軍事任務時,應考慮官兵的心理承受力。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應注重壓力情景應對技巧和能力的培養,減少消極因素,提升積極氛圍的營造。豐富軍旅生活,讓官兵熱愛部隊生活,積極投身到部隊生活中。
綜上所述,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狀況受情景特質應對方式和一般人口學資料影響。特別是情感積極應對方式和軍事任務積極、消極應對方式直接影響著航空兵的心理承受力水平。提示我們應對海軍航空兵心理承受力狀況特點加以關注,這對提高基層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可有一定的裨益。
參考文獻
[1]Roesch S C,Weiner B. A meta - analytic review of coping with illness:Do causal attributions matter? [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1,50\\( 4\\) : 205-219
[2]梁寶勇. 應對研究的成果、問題與解決辦法[J]. 心理學報,2002,34\\( 6\\) : 643-644
[3]LazarusR 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 A history ofchanging outlooks[J]. 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 1\\) : 1-21
[4]Werner Emmy E.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Current Direction in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 3\\) : 81-85
[5]張均,楊國愉,馮正直. 海軍航空兵抑郁情緒個體心理健康狀況及其與人格、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 5\\) :463-464
[6]馮現剛,張小遠,解亞寧,等. 南方戰區海軍航空兵部隊軍官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 職業健康,2006,22\\( 18\\) :1425-1427
[7]馬海鷹,吳寧,金斌,等. 海軍某部航空兵心理亞健康現況調查[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2,30\\( 1\\) :29-31
[8]湯泉,張理義. 軍人心理承受力量表的研制[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雜志,2009,18\\( 12\\) :1132-1134
[9]劉云,張理義. 軍人情景特質應對方式量表的研制[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16:1131-1134
[10]張理義,陳麗吉,余海鷹. 亞洲國家與非洲國家維和官兵適應不良及相關因素的研究[J]. 解放軍醫學雜志,2010,35\\( 9\\) : 1087-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