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器的駕駛工作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特殊職業,這種特殊性要求從事該職業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特殊能力.而要獲得這些能力除了需對飛行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外,還必須對初始飛行學員進行選拔,即對尚未經過任何飛行學習和飛行訓練的候選者在開始飛行學習前進行選拔.
"選拔與訓練"已成為全球民航飛行員培養的一個通用模式.通過選拔,可以識別出適合飛行的人員,從而達到節約培訓費用、提高人員素質和保障飛行安全的目的.國內外很多研究表明,對優秀的民航飛行員而言,良好的認知能力傾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品質〔1〕.因此,心理選拔在民航飛行員選拔中日益受到重視.然而,迄今為止,在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招飛工作中,對候選者認知能力進行選拔的測試系統極少,而且很難應用〔2〕.本研究從高效實用的角度出發,研制了民航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并檢驗了其信度與效度,以期為合格飛行員的選拔和訓練提供工具.
1 對象和方法
1. 1 測試系統的研制 與飛行任務相關的認知能力傾向不僅包括一般能力傾向,也包括與特殊工作相適應的特殊能力.研究者對以往有關飛行員認知測試的研究進行文獻綜述,對國內外各項選拔系統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歸納總結,對比中國國情,綜合概括出認知能力傾向測驗的可能維度.同時,在中國某航空公司和中國某民航飛行學院進行中國民航飛行員勝任特征建模的研究.對航空公司大隊長、中隊長、總飛行師、機長、機長教員及航校資深飛行教員進行關鍵事件訪談,使用質的分析方法,形成中國民航飛行員勝任特征的模型結構.最后,經與航空心理學專家和飛行專家討論論證后,采取簡約化原則,抽取了 10 項認知能力傾向作為測驗的主要維度,包括反應知覺速度、活動記憶容量、心理運動能力、手腳協調指數、儀器操作能力、儀表監控能力、注意分配指數、動作記憶廣度、空間定向能力和速度估計誤差.根據10 項測試維度編制相應的測驗程序,均采用人機對話的模式,在基于局域網系統的計算機上展開.模擬飛行各階段任務的界面情景,包括速度知覺、活動記憶、手腳協調、雙重任務、動作記憶、空間定向、速度估計7 個測驗模塊,從中計算出10 個測試維度的指標.而后使用此套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對大學生群體進行小樣本預測驗,并請測驗者進行問卷評定.對測驗的可用性、可實現性進行考察,以改進測試系統的長度、難度和可用性.最終形成了計算機化的"民航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
1. 2 研究對象 來自中國民航 2 所學校飛行技術專業的受試者444 人,年齡18 ~22 歲,均為男性.
1. 3 測試工具與實施程序
1. 3. 1 測試工具 研究者研發的基于局域網的計算機化"中國民航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具體包括 7 個測驗模塊: 速度知覺模塊、活動記憶模塊、手腳協調模塊、雙重任務模塊、動作記憶模塊、空間定向模塊和速度估計模塊.
1. 3. 2 實施程序 所有測試者均在計算機教室局域網上完成認知能力傾向測試,采用群體測試的方式.測驗包括所有 7 個測試模塊,測試時間大約 90min,測試結束后由計算機合成計算得到每個測試者的 10 個測試指標的原始值.在信度檢驗研究中,對217 名新入學的飛行技術專業本科生進行測試,其中對隨機選取的 89 人間隔 4 周再進行 1 次測試.
在效度檢驗研究中,對 227 名大學本科三年級的飛行學員在完成理論學習后的飛行前準備階段進行測驗,并在完成 13 h 飛行成績考核時由教員對其能力進行評定,填寫研究者自編的他評式綜合評定細目表"民航飛行學員訓練表現評定表"作為效標成績.
該細目表包括 15 項評價內容,基于航校教員評價優劣學員能力特征的訪談資料的數據編碼和數據分析而編制,涉及認知能力、動機、人格特征等多個方面.由帶飛教員對飛行學員各個方面進行評價,以 9 分制進行評估,最后綜合為一個總分.
1. 4 統計學處理 以 SPSS 13. 0 軟件處理實驗數據.采用相關分析、信度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學檢驗,P<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使用 SPSS 13. 0 中所提供的計算克倫巴赫α 系數的方法,計算出各個指標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結果如表 1 所示,所有指標的克倫巴赫 α 系數介于 0. 781 ~ 0. 943,內部一致性信度都在可接受范圍,說明各項指標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2. 2 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的重測信度將2 次測驗結果做相關分析,以檢驗重測信度.由表1 數據可看出,10 項指標重測相關系數 r 值為 0. 725~ 0. 900,P 值均<0. 01,表明各項指標重測信度良好.
2. 3 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的效標關聯效度 227 名大學本科三年級的飛行學員在完成理論學習后的飛行前準備階段接受測驗,并在完成 13 h飛行成績考核后由其教員在不了解認知測驗成績的情況下對學員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定,以 9 分制進行評估,作為效標成績.效標成績與認知能力傾向測驗之間的相關系數除速度估計誤差與主觀效標的相關不顯著\\( 相關系數為0.07,P>0.05\\) 外,其余所有指標相關系數 P 值均<0. 05,相關系數在 0. 19 ~0. 29 之間.
進一步運用逐步回歸方法,建立認知測驗認知指標對效標成績的回歸方程.以效標評價分數作為因變量,所有10 項認知測試指標作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方程.
結果表明,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系數為0.410,回歸分析的判定系數 R2為0.168,調整后的 R2為 0. 150,方差分析表明 F 值為 2. 081,P<0. 05,說明整個認知測驗對于效標總分的解釋力具有統計學顯著意義,可以解釋效標因變量16.8%的變異.
3 討論
民航飛行員的選拔更多是從安全的角度進行考量.隨著國際航空業的發展和計算機化程度的提高,對于民航飛行員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認知能力〔2-4〕.近年來,國外在對飛行員工作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飛行員應具備的 10 種能力結構,其中 7 項都是關于認知能力的要求〔5〕.對各種能力傾向進行與實際任務情境相似的模擬,將有助于提高測驗和訓練的效果,獲得更多、更準確的信息.
研究者在中國民航飛行員工作分析和勝任特征建模研究的基礎上,提取和抽象出關鍵性的認知能力傾向測驗維度,并設計了模擬飛行情景的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建立心理測驗方法的基本要素是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著重檢驗了該系統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結果表明,我們研發的民航飛行學員心理選拔系統,克倫巴赫 α 系數為 0. 781 ~ 0. 943,說明測驗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10 項指標的再測相關系數 r 值為 0. 725 ~ 0. 900,表明各項指標再測信度良好.所選取的傳統測驗范式在計算機化的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中仍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信度和穩定性.國內外用于心理選拔的認知測驗的信度系數 r 為 0. 65 ~ 0. 95〔6-7〕,而本系統的各項信度指標均在 0. 70 以上,說明本測驗系統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作為心理選拔的可靠工具.
效度是心理測驗最關鍵的指標,是考察測驗方法是否有效和實用的方法.作為以選拔為目的的認知能力傾向測驗,預測效度的檢驗是最重要的和有效性的標志.縱觀國內外研究,心理選拔工具的預測效度卻并非常理想.國內外相似的心理測驗,其效標關聯效度大致為0.2 ~0.3,一般認知測驗對于飛行績效的解釋率為 9% ~33%,差異很大〔6-7〕.而有些航空心理學專家在分析多項選拔工具及效度指標的影響因素之后,認為測驗系統可以預測飛行績效的 10% 以上的測驗就是有價值的〔8〕.本研究以飛行學員篩選階段教員的飛行評定作為評價該學員飛行能力的效標,進行預測關聯效度研究.結果表明,本測驗系統各個測驗指標綜合起來可以預測飛行能力的16.8%.
參考國際上認為 10% 以上即可接受的解釋率,可以認為本系統具有良好的效度指標.因此,本系統對于當今飛行學員的心理選拔有一定意義.
綜上所述,本文建立的中國民航飛行學員認知能力傾向測試系統,在評定飛行學員認知能力方面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標準,有可能作為飛行學員心理選拔的工具.本研究用于檢驗系統效度的效標是教員評定飛行員飛行能力,還不能完全作為評價飛行能力的金標準,實證效度還有待進行長期追蹤研究,以完善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王華葉,林嶺. 優秀民航飛行員心理特征實證研究〔J〕. 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11,24\\( 4\\) : 306.
〔2〕 梁文娟,孫瑞山. 某航空公司飛行員飛行認知能力狀況調查與分析〔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8:106.
〔3〕 金蘭軍,曲以智,張玲,等. 某航空公司航空安全心理狀況調查與分析〔J〕. 中國民用航空雜志,2008,2: 38.
〔4〕 侯桂芝,郭琳,周曉梅,等. 飛行員個性特征與認知能力的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8: 1177.
〔5〕 HARTMAN-HALL H M,HAAGA D A F. Content analysisof cognitive bias: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measure〔J〕. J Ration Emot Cogn Behav Ther,1999,17\\( 2\\) : 105.
〔6〕 羅曉利. 德國宇航中心飛行員紙筆測試系統的修訂〔J〕. 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03,14\\( 4\\) : 213.
〔7〕 何為,柯善華,李輝,等. 飛行駕駛能力智能評估系統在飛行學員選拔中的應用〔J〕. 心理科學,1997,20\\( 2\\) :168.
〔8〕 DAMOS D L. Pilot selection batteries: shortcomings andperspectives〔J〕. Int J Aviat Psychol,1996,6\\( 2\\) :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