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心理戰是個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大概念,而不是軍事領域的專屬概念,它內在地包含心理進攻和心理防御,它與武力戰交織在一起,兩者彼此兼容,相互借勢.軍事上心理戰:是指以既有或潛在的軍事實力為后盾,以各種形態的信息媒介為武器,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敵方的精神心理施加刺激和影響,迫使敵指揮決策紊亂、作戰信心動搖,戰斗潛力遭受損傷,并在政治上受到孤立,從而有效降低其作戰效能;同時鞏固己方心理防線,達到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或直接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
1 高技術條件下心理戰的特點
1.1 目標多元化 在改變目標個體或群體的態度和行為的過程中,可選擇的攻擊要點相當廣泛,心里攻擊可從多個側面和角度實施和展開,都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敵精神心理狀態、軍事同盟關系、民眾對戰爭的態度、軍心士氣、指揮謀略等眾多領域均可成為心理攻擊的對象.總之,隨著戰爭進程的展開,會隨機暴露出各種各樣的攻擊機會,只要把握住規律,發現要害,可供打擊的心理要點是很多的.
1.2 手段多樣化 隨著作戰樣式的變化和武器裝備打擊效能的提高,隨著決策過程的加快和戰場態勢的轉瞬即逝,在各層次心理對抗中都存在著相應的攻擊手段,強力威懾、設謀用詐、懷柔奪心、宣傳攻勢、信息網絡等手段,都可在未來心理角逐中一展身手.
1.3 力量多維化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速,不同文化形態之間,日益滲透交融,不同個體和群體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同一主體會與更多客體產生利益關聯,使得對同一心理作戰對象施加影響的外部要素增多,組織實施心理作戰可調動和依靠的力量也相應的增多,不論平時還是戰時心戰實施方,都可根據自己的戰略構想,充分依靠社情民情,地利之便,依托多種社會和國際資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對某一心戰對象展開多方合成性攻擊.
1.4 行動全時化 心理作戰有自身獨立的運行規律,它往往先于武力戰展開,武力戰之后還要延續,使心理對抗具有全程性.戰前對敵各種心理目標區實施軟殺傷,通過心理攻勢為實戰累積作戰效能;戰中,全程伴隨作戰行動,配合一線部隊開展敵后策反、陣前瓦解;戰后,則須從精神心理上消化鞏固作戰成果,穩定由己方主導的戰區社會秩序.
2 心理戰防御對策
2.1 筑牢思想防線 一是針對敵方心理戰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心理免疫教育.要給官兵講授高技術戰爭中心理戰的地位、作用、任務、內容、特點等,引導官兵文化水平高技術條件下心理戰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了解掌握高技術條件下心理戰的方法和手段.運用一些心理戰的典型戰例對部隊進行教育,提前對官兵進行心理戰"免疫".二是強化政治信念.軍隊的靈魂,主要表現為它對自己國家主體價值觀的堅信和忠誠.國家的國體、政體,基本的社會制度,執政黨的執政理念,共同的社會理想等,凝聚全社會的精神紐帶.作戰主體對這些國家政治屬性是否認同,直接決定軍隊的精神戰斗力水平.有鑒于此,對軍隊思想靈魂的塑造,首先,就要在政治理念上下工夫,用共同的社會理想來統一官兵的思想,使官兵政治上認同并忠誠于自己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理想,并愿意為維護這一制度和理想而英勇戰斗甚至獻出生命.三是培植愛國主義精神.任何一支軍隊,要承受住軍事斗爭帶給人的精神心理沖擊,都必須把高揚愛國主義旗幟,作為思想灌輸和政治教育的主題.
2.2 強化心理訓練 一是針對戰時殘酷的環境,強化平時的適應性訓練.訓練要利用平時的訓練、演習等時機,設計未來戰爭中可能遇到的懸崖峭壁、崎嶇山路、寂靜黑夜、孤立無援和聲、光、煙、波等戰爭環境情況,使官兵感受到未來戰爭殘酷環境下的心理體驗.選擇復雜的環境進行訓練,以提高官兵心理的適應能力和穩定性.二是加強軍人心理素質訓練,提高高技術條件下作戰時的心理適應力和耐受力.
2.3 搞好信息控制 一是搞好信息防御.在有效封鎖己方信息的基礎上,對敵方向己方投送的心理戰信息要及時予以阻斷,防止其向更大范圍擴散,產生破壞性的心理效應.在部隊基層和地方民眾中間,建立群眾性心防組織,發現敵人心戰信息即按預案及時上報并作應急處理,形成整體性快速阻斷的網絡和機制.把截獲敵心戰信息的地域作為前沿,及時按有關程序,對信息源進行封閉、隔離、監控和轉移,最大限度地減少接觸范圍,防止其向外繼續輻射和蔓延.二是搞好信息反制.可通過強大的信息技術優勢攻擊對方的網絡體系,進行軟摧毀,也可對其進行硬摧毀,使其傳輸心戰信息最為便捷的載體經常處于斷裂狀態,科索沃戰爭中,從轟炸一開始,北約就把南聯盟新聞機構人員和設施作為軍事攻擊目標.
2.4 做好心理治療 應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消除、矯正或緩和參戰人員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病癥,改善其心理適應水平,促使其恢復正常心理功能.由于現代戰爭采用的熱能武器逐漸向威力巨大、打擊精確、遠程高速突防的方向發展,戰爭的烈度使受打擊一方軍民承受的心理負荷越來越高,導致大量心理疾病的發生.
如疲勞綜合癥、恐懼癥、焦慮癥、憂郁癥、強迫癥、癔癥、神經衰弱等.二戰期間,美軍大約有一百萬人患戰斗緊張癥,其中45萬人因患精神病而退伍,占美軍因傷病而退伍人數的40%.我軍雖然已多年遠離現代戰爭的硝煙,但我們要加快儲備專業心理治療的經驗,建立強有力的專業心理治療隊伍,以應付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疾患.
參考文獻:
[1]劉志洪.心理戰概論.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2]周代洪.指揮藝術與欺騙謀略.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3]王文清.21世紀高技術局部戰爭大趨勢.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