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海軍駐三亞部隊時強調,“抓思想政治建設,必須把培育戰斗精神、培養戰斗作風突出出來,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探索形成戰斗精神培育的長效機制?!保ā度嗣袢請蟆?,2013年4月12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積極探索戰斗精神培育長效機制,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關鍵就是要確保軍隊對黨絕對忠誠,在強化軍魂意識上達到新的高度。
一、忠誠是軍人首要的道德要求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道德體系中,忠誠始終是第一位的因素,被人們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原則。首先,把忠誠作為軍人道德修養的根本目標?!恫輳]經略》“:第將非忠義,何以為立功建績之本,而使三軍感動興起乎?”(《草廬經略·忠義》)諸葛亮也強調“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故良將守之,志立而名揚?!保ā吨T葛亮集·兵要》)忠誠是軍人立身做人的根本,只有具有忠誠品格的軍人才能建功立業,帶領的軍隊才會有戰斗熱情。
其次,把忠誠作為軍隊教育的重要內容?!敖桃灾伊x,使士卒皆有親上死長之心,然后令之執干戈,擐甲胄以御敵,自然如手足之捍頭目,子弟之衛父兄,有不戰,戰必勝矣?!?/p>
(《兵錄·教練總說》)只有“使士卒皆有親上死長之心”,才能在戰場的險惡環境下,面對生死考驗,迸發出忠貞不屈,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再次,要在軍事實踐中不斷升華忠誠之心?!妒酚洝分姓f,“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約束,則忘其親;援桴鼓之急,則忘其身?!保ā妒酚洝に痉诹袀鞯谒摹罚巴摇?、“忘親”、“忘身”,這“三忘”精神揭示了軍人的忠誠要在不斷的征戰中達到“憂國忘家”的境界。但是,古代對忠誠的認知也有其狹隘和局限的一面。受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封建社會的軍隊對君權形成一種狹隘的愚忠,忠于封建統治階級,而忽視民族和人民利益。在這樣的思想引領下,即使官兵具有頑強的戰斗精神,歷史也往往是以悲劇收場。
我軍的忠誠是對黨絕對忠誠。我軍是一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人民軍隊,人民軍隊忠于黨這是在建軍之初就確定下來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性質的人民解放軍對黨的忠誠是不同于歷史上任何一支軍隊的,它去除了帶有封建性質的糟糠一面,是對軍隊擔負責任的堅守,也是對歷史使命的堅決承擔,更是對維護中華民族繁榮富強,實現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理想信念的忠實和虔誠。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主席對軍隊提出了“絕對忠誠”新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這一要求,我們每一名軍人就要把忠誠于黨作為自己的最高道德要求,統一在黨的領導和指揮下,為完成軍隊的使命任務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以對黨的絕對忠誠打牢培育我軍戰斗精神的靈魂之基
只有始終對黨絕對忠誠,不斷強化軍魂意識,使官兵知道為什么而戰,才能從本源上調動廣大官兵的戰斗精神。我軍之所以能夠從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發展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為實現崇高理想而戰斗的新型人民軍隊,關鍵的因素就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鑄牢對黨忠誠這一軍魂。
(一)鑄牢對黨忠誠意識是我軍戰斗精神培育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主義戰爭觀認為,政治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戰爭是從屬于政治的工具。戰斗精神從總體上體現著階級的根本政治態度,是特定階級意志在戰斗中的體現,為特定階級的政治服務。所以,特定階級的利益主張和政治原則從根本上決定著所屬軍隊戰斗精神的方向,戰斗精神的培育必須始終忠于這一特定階級的意志。我軍是黨締造和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是為完成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而建立的,所以我軍必須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必須對黨絕對忠誠。反之,我軍就失去了階級本性和政治依歸,戰斗精神就失去了靈魂和根基,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為自己的利益而戰是官兵參加戰爭的最直接動力,任何軍隊戰斗精神的形成必須從本源上解決為誰而戰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始終代表著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政治目標始終與維護中華民族的統一和復興息息相關,更和每名官兵的切身利益相關。對黨忠誠,服從黨的領導,就是在為自己的切實利益而努力,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為誰扛槍,扛槍為了誰的問題,從本源上調動了官兵的戰斗精神。
(二)鑄牢對黨忠誠意識是我軍培育戰斗精神的優良傳統
回顧我軍八十多年的光輝歷史,我軍之所以具有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最根本的就是靠黨的絕對領導,始終堅持人民軍隊忠于黨。著名的“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制度,從上至下建立了一套黨對軍隊直接領導的組織制度。這一偉大創舉,找到了黨領導軍隊的組織形式,使起義失敗后一盤散沙的軍隊重新凝聚起來,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煥發出新的戰斗力。這一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礎就是要廣大官兵忠誠于黨,忠于黨的偉大事業。在黨領導的長期革命斗爭和實踐中,我軍始終把牢固樹立對黨的忠誠意識與戰斗精神培育緊緊聯系在一起。比如,民主革命時期,通過對廣大工農戰士的教育,官兵認識到自己不單純為家庭、個人而報仇,是為勞動人民的解放而奮斗,自覺忠誠于黨,服從革命的全局利益,按照黨指引的方向去戰斗,迸發出強大的戰斗力??姑涝瘯r期進行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教育,使參戰官兵明白“抗美援朝”與“保家衛國”的一致性,認識到抗美援朝與黨和國家的安全利益息息相關,要求參戰官兵以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之心,積極投身抗美援朝作戰,激發了強烈的斗志。新的歷史起點上,戰斗精神培育必須繼續保持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三)鑄牢對黨忠誠意識是我軍培育戰斗精神的根本保證
戰爭是敵對雙方的生死對抗,其殘酷性和對抗性,決定了軍隊要打勝仗必須有昂揚的戰斗精神和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在對敵作戰的精神因素中,忠誠始終居于核心地位,制約和影響著戰斗人員的精神素質。鑄牢對黨的忠誠意識都會使官兵發現黨的偉大事業的內在價值,進而自覺地將自己的價值追求統一到黨的領導,形成為黨的事業犧牲奉獻的價值取向。在我軍,革命軍人對黨的忠誠源自對祖國的無限熱愛。無論何時何地,軍人都視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重如山,始終忠于祖國。正是這種無限熱愛,激發革命軍人面對強敵始終忠貞不屈的革命精神。革命軍人對黨的忠誠是一種對職業的無限熱忱。對黨的忠誠體現在軍人所從事的事業上有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備戰觀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不斷鞭策激勵這個革命軍人。革命軍人對黨的忠誠是一種對紀律的絕對服從。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的天職。對黨的忠誠,使軍人對紀律的服從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成為一種本能。我軍的紀律性是其他任何一支軍隊所不能相提并論的,就是因為革命軍人這種對紀律的絕對服從。始終視黨、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生命,堅決履行誓死捍衛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神圣職責。
三、把牢固的忠誠意識轉化為高昂的戰斗精神
血火戰場無亞軍,狹路相逢勇者勝,戰爭的特性要求我們只有牢固樹立起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心和不畏犧牲的戰斗意志,才能實現無往而不勝。未來我軍遂行的多樣化軍事任務,戰斗將更加激烈,戰場環境將更加險惡,對軍人的身體和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正如恩格斯在《歐洲軍隊中》所說的“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來使用它們?!?/p>
我們若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保證對黨絕對忠誠,進一步深化戰斗精神培育,真正把精神力量物化成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才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要進一步加強對黨的忠誠教育。戰斗精神的生成是依理性選擇的結果。人的理性是靠教育培養出來的。當前革命軍人面對著市場經濟的沖擊和敵對勢力的不斷滲透的考驗,只有通過教育培養才能使人明辨是非善惡,懂得道理,知道如何行事,只有通過教育培養才能使我軍官兵克服各種模糊認識,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和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黨的忠誠之心,激發戰斗精神。
一是在扎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中鑄就官兵對黨絕對忠誠的堅定政治信仰。二是在掌握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精髓要義中鑄牢官兵對黨忠誠的堅實思想基礎。三是在深刻理解把握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內涵要求中培育官兵對黨忠誠的人生價值追求。要把忠誠品格的塑造貫穿在軍事實踐中。戰斗精神的形成,是一個思想認知與實踐錘煉相統一的過程,既靠教育灌輸,更靠實踐錘煉。我軍已經長時間沒有經歷過戰火的考驗,必須在軍事實踐中加緊忠誠品格的塑造,加快戰斗精神培育。一要在貼近實戰的軍事訓練中磨煉。按照習近平主席貼近實戰的要求設置軍事訓練內容,磨煉意志、培養作風、鍛煉體質,嚴格落實戰備、訓練、教育等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打贏能力和信心,努力做到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二要在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中錘煉。和平年代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是最接近實戰的軍事實踐。主要結合實彈演習、國防施工、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培養官兵頑強戰斗意志。三要在日常生活中抓養成。品德的塑造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重在平時。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強化加深對黨的忠誠,把戰斗精神教育納入經常性的政治教育。
戰斗精神培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關鍵要打牢對黨絕對忠誠這一靈魂基礎。當代革命軍人只有把絕對忠誠外化為聽黨指揮的自覺行動、內化為主人翁的政治責任意識,保證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保持高度的一致,才能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向著強軍目標不斷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