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素質訓練
心理素質訓練就是指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官兵的心理施加影響的過程,包括對心理過程施加影響和對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兩個方面。心理素質訓練與體能、隊列、戰術訓練一樣,應該在日常訓練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其目的是使官兵的心理能夠適應軍事訓練和完成執勤、處置突發事件特別是反恐斗爭任務的需求。
在以往的軍事訓練中只強調體能訓練、隊列訓練和戰術訓練,并沒有意識到心理問題對基層官兵影響的重要性,從而沒能有效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
隨著科學的發展,許多學科開始應用于軍事訓練領域,心理學也開始嶄露頭角。人們認識到,官兵知識、技能的掌握都受到了心理的調節和支配,同時,武警部隊的任務具有突發性、緊張性、艱巨性、復雜性等特點,對官兵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實踐證明,在執勤、“處突”的過程中,只有勇敢沉著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軍事技能的效能;而膽小懦弱的人,即使軍事技能再出色,到了關鍵時刻也很難發揮出來。因此,要使官兵掌握過硬的軍事本領,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不僅要搞好“看得見”的訓練,更要搞好“看不見”的訓練,在提高官兵身體素質、軍事素質的同時,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
二、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
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應根據訓練的目的和當時的條件而定,有時可采用某一種方法,有時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簡單歸納可分為以下幾種:
1、思想教育法
思想教育法是根據官兵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和疏導。思想教育工作是我軍特有的優勢和傳家寶,是心理素質訓練的基礎。
勇敢精神、頑強意志和積極的戰斗情緒來源于政治覺悟。通過理想、信念、世界觀的教育,使官兵樹立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的信念;通過部隊性質、任務、宗旨的教育,使官兵增強使命感、責任感;通過危急情況教育,使官兵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隨時做好心理準備等。
2、講解法
講解法是通過必要的知識和有關問題的講解與陳述來調節和改善官兵心理的訓練方法。心理素質訓練注重實際鍛煉,主要靠親自體驗,但是它不是一種盲目的訓練,必須使官兵了解必要的心理學知識 , 并充分調動官兵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可以用講解法組織官兵學習有關的心理學知識,交給他們心理分析的方法,啟發和引導他們全面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特點,使他們能夠發現自身心理的弱點,并加以調節和克服。
3、生理調控法
生理調控法就是通過調節和控制生理變化的手段來解除疲勞、改變肌肉緊張程度、消除緊張情緒、控制心理穩定的訓練方法。在官兵的心理訓練中,運用生理調控法對于恢復體力、腦力和保持情緒的穩定性有良好效果。常用的生理調控法有呼吸調整法和自我放松法。
4、模擬適應訓練法
利用近似實戰形勢的環境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模擬訓練。如緊急指令、警報演習,戰場景象模擬、戰斗過程模擬等,組織武警官兵快速動員,快速集結,快速機動等訓練,增強官兵對“戰爭”氣氛的心理適應性。平時武警部隊處置突發事件、執行搶險救災等任務時,快速動員、快速機動、快速投入戰斗的能力是對官兵心理素質訓練效果的實戰檢驗。
5、思維訓練法
加強思維訓練 , 就是提高官兵的創造力。要糾正和克服官兵的習慣性思維定式 , 引導培養官兵的創造性思維 ,通過多角度 , 全方位的多思多想 , 訓練官兵良好的思維習慣 , 提高官兵對各種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訓練中 , 要注重官兵求異思維、直覺思維、組合思維的培養 , 引導官兵多捕捉信息 , 不斷擴大知識面。培養官兵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 不斷進行求同和求異思維的訓練 , 提高官兵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6、失敗訓練法
武警部隊軍事訓練中 , 應組織多種形式的競技活動 , 有意識地使官兵成為失敗的一方 , 以此來增強官兵承受失敗的能力 , 磨練官兵逆境奮進的意志。
7、涉險、極限訓練法
合理的冒險和極限訓練 , 可以使官兵逐漸“習慣”于危險、緊張的環境 ,提高心理承受力。在野戰生存訓練中 ,要改變那種擺樣子 , 走過場的花架子訓練方法 , 設置難度要求較高、持續時間較長、對抗強度較強的課題 , 培養官兵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拼勁。如登高、攀越、泅渡、通過火區、夜間找點等訓練。這種訓練不僅可以增強官兵在特定條件下身體和心理的承受力和耐力 , 還能不斷提高官兵在各種復雜條件下的心理穩定性 , 保證官兵戰術水平的正常發揮。
三、心理素質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心理素質訓練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訓練,為了順利開展這種訓練,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心理素質訓練要以啟發談話為先導,讓官兵認識到心理素質訓練的意義和作用,樂意進行心理素質訓練。在講道理時,可介紹一些心理素質訓練已收到良好效果的實例,或讓已“嘗到甜頭”的官兵現身說法,從而提高官兵參加心理素質訓練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心理素質訓練的組織者,應當是官兵信得過的人。這樣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質訓練的效果。
3、心理素質訓練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4、擺正心理素質訓練與體能、戰術訓練的關系。心理素質訓練不能代替體能訓練和戰術訓練,但如果沒有心理素質訓練,則體能訓練和戰術訓練的效果也不會太好。正確處理好它們的關系,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紅松:《軍人心理學》,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 年。
2.王煥林:《軍事訓練中常見心理障礙及其防治》,《人民軍醫》,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