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勇氣是青年官兵勝利完成多樣化任務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現實中,由于種種原因,負性心理已成為部隊官兵心中抹不去的陰影, 嚴重影響和干擾了正常的工作、訓練和生活。 然而遂行多樣化任務的順利完成取決于又合格的政治素質、過硬的軍事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 可見,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負性心理的概念
所謂負性心理,是指不利于高效完成工作或正常思考,有損于身心健康的主觀體驗。 由于某些特定事物、特殊環境和矛盾沖突中,由于認知水平、實踐經驗及性格、氣質、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而會不同程度的產生焦慮、恐懼、麻痹、畏難、急躁等負性心理。 它主要表現在注意力難以集中,胡思亂想、過于敏感和消極退縮等四方面。
二、負性心理產生的原因
負性心理所涉及的內容形形色色, 但產生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一是對事物一知半解;二是有過創傷性的體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三是感到孤立無助;四是缺乏自信。
負性心理一經形成,便會成為心靈中一道很難抹去的陰影,它影響身體的健康,個人的成長進步,也影響任務的完成。 給我們身心帶來的痛苦、給工作、生活、訓練以及執行任務所帶來的困擾是長期的,也是非常嚴重的。
三、兩種常見負性心理的調適方法
(一)焦慮心理及其調控
1.概念:焦慮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性的負性情緒,是對未來的一種預期的,不明原因的害怕。 例如:當部隊突然接到參加任務行動的緊急命令后,部分官兵有對行動任務不明確,對執行任務無把握而產生的期待性焦慮; 有對生命完整性和即將受到破壞和威脅而產生閹割性焦慮; 還有對家人安全和未來生活的牽掛而產生的分離性焦慮2.表現:胸悶 、失眠 、呼吸急促 、無明確對象的緊張 、煩躁 、易怒、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預感會發生不幸,容易與人發生爭執等。
3.調適方法:可采用暗示法。暗示法,它是通過語言的暗示功能來主動調控心理狀態,保持自身心理穩定的心理訓練方法。 在遂行任務當中,多數官兵是處在一種應激狀態下,應激的主要癥狀就是思維混亂、大腦僵持、精神緊張。 而這種暗示法它恰恰能夠幫助人們明確動機、激發潛能從而提升自信、穩定情緒。 舉例:
官兵在對接受任務無底數、對未來戰況不可預知時,為了克服焦慮心理,可以對自己說,相信自己,冷靜下來,就一定會想出對策,完成任務,從而提升自己的信心和膽量。 其實自我暗示就是一種自我鼓舞,自我誓約,通過自我調整、自我平衡最終戰勝困難,克服焦慮。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做一個這樣的設定,在我們感到壓力很大時、感到無助困頓的時候,我們可以跟自己說這樣的話,“我相信我自己”,“我能克服困難”,“我一定能行”,“我一定會成功”,當戰士敢到退縮、萎靡、士氣低下時,我們可以傳遞這樣的信號,“我相信你一定能戰勝困難”,“你在我心里永遠是好樣的”,“我對你充滿期望”,同時,也可以加以肢體動作,例如,輕拍肩膀、握住手掌或連連點頭等對自己表示肯定的方式來鼓舞士氣。 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能夠調節官兵負性情緒,幫助官兵提升自信,克服焦慮。
(二)恐懼心理調適方法
1.概念:恐懼是指面對復雜、嚴酷的現實或血腥的場面時 ,心里產生的十分恐慌、懼怕的情緒。
2.表現:為目瞪口呆、驚慌失措、面色蒼白 、渾身發抖,支配或控制自己的能力減弱,不能正確地實施處置行動,甚至有退縮、逃避或者蠻干的行為。
3.調適方法:
第一,自信自立,做一個勇者。 自信自立是消除恐懼心理的前提。 每增加一份自信,就會多一份勇氣,就能消除一份恐懼。 自信自立,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自我鼓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多進行自我鼓勵,避免自我貶低。在恐懼面前, 多想想自己的長處, 多回憶自己努力后成功的事例,這就能牢固樹立克服恐懼的信心。
第二,勤奮學習,做一個智者。 智者無懼,“當知識完備的時候,所有的恐懼,將統統消失。 ”首先要正視恐懼的對象。 也就是要弄清自己到底怕什么,不要強迫自己回避感到恐懼的事物,也不要掩蓋自己的恐懼感。 有恐懼心理的官兵,必須先問自己“到底怕什么?”之后才能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知識,以消除恐懼。 其次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一知半解是恐懼的溫床,因此,對疑慮不解的問題,我們只有不恥下問,耐心地找出正確的答案,才能變疑慮為了解,消除恐懼的根源,逐漸克服恐懼的心理,投入正常的工作、學習和訓練之中。
第三,錘煉意志,做一個強者。 意志是人類重要的心理品質,是人們自覺遵守目標并克服困難,力求實現目標的內在動力。 人的意志力量是無限的,并具有創造性的社會價值。 高爾基說:“堅強的意志,產生奮不顧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恐懼和障礙,能在世界上創造奇跡。 ”所以說,堅強的意志,是克服恐懼的重要心理潛力,是做一個生活強者的重要基石。
第四,掌握方法,做一個能者。 一是轉移注意。 將自己的注意力從恐懼的對象上轉移到其它無關的方面,從而淡化恐懼,并消除恐懼。 二是逐漸適應。 有恐懼心理的人,如果反復接受引起恐懼事物的刺激,并使其逐漸適應,習慣成自然后,也就不再恐懼了。 三是依眾壯膽。 有恐懼心理的人,要時刻想到自己始終生活在—個群體里,靠集體的力量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遇有恐懼的事物,要注意觀察其他人的反應,如果大家都不害怕,自己也就沒有理由害怕。 這樣,恐懼心理也就自然消失了。
古人云,仁、智、勇兼備成君子人格,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努力防止和消除負性心理對官兵的困擾,才能無愧于忠誠衛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