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認為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中的心理戰行動,必須融入聯合作戰的整體行動,遵循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的規律,才能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軍重心戰中的心理戰,既可以作為相對獨立的作戰行動,直接攻擊敵作戰體系內的認識域重心目標;也可以作為己方作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充分融入各作戰要素、單元和子系統在不同作戰階段的作戰行動,形成對敵作戰體系包括物理域、信息域和認識域在內的全領域重心目標立體打擊的整體合力,發揮最佳作戰效能。
一、強調重心戰中的心理戰是聯合作戰的必然要求
美軍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中非常重視體系破擊,而立體打擊敵重心則是體系破擊的基本途徑。因而美軍重視探索重心戰中的心理戰規律,并將重心戰中心理戰的主要理論思想融入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的基礎理論,以指導美軍提升聯合作戰心理戰的效能,加強聯合作戰能力的建設。
將重心戰中的心理戰作為聯合作戰心理戰運用的基本模式。美軍認為,重心戰是基于重心目標打擊需求為牽引的作戰行動,通過對敵作戰體系重心目標的立體打擊,實現快速達成作戰目的。在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中,重心目標打擊需求在作戰行動中的牽引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圍繞重心目標展開的“偵察目標系統---選定重心目標---立體打擊重心---評估打擊效果”將成為一個閉合回路系統。重心戰是實現體系破擊的捷徑,是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的基本作戰樣式。重心目標無論是在物理域、信息域還是在認識域,都需要心理戰行動進行配合、支援甚至直接打擊,所以,重心戰中的心理戰成為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心理戰的基本運用模式,就成了勢在必行的選擇。
重心戰理論為心理戰行動有機融入作戰體系提供科學依據。作戰重心的理論是美軍聯合作戰的重要理論??藙谌S茨認為:“我們必須把交戰國雙方的主要特點牢記在心,這些主要特點中會產生一個中心點,而所有一切都取決于這個力量和行動中心。這就是我們必須集中所有力量對付的敵人的重心?!薄爸挥胁粩鄬で髷橙说暮诵?,為求全勝而投入全部兵力去擊碎這個核心,才能打敗敵人。250美軍現代聯合作戰理論認為,重心是一支軍隊、一個國家或一個聯盟能夠從中獲得行動自由、物質力量或戰斗意志的那種特長、能力或部位 .可見,重心是作戰體系的關鍵部位也是敏感、脆弱的部位,其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起決定性作用,找準敵作戰體系重心并對其實施全領域立體打擊,能夠有效破擊敵作戰體系,從而實現作戰企圖。
在復雜紛繁的信息化條件聯合作戰中,心理戰的目標、策略和行動會因為立體打擊敵重心目標的任務牽引,而變得更加清晰和明確。當敵作戰體系的重心主要是敵物理域內的關鍵目標時,心理戰主要圍繞配合攻擊物理域關鍵目標展開行動;當敵作戰體系的重心主要是敵信息域內的關鍵目標時,心理戰主要圍繞支援攻擊信息域關鍵目標展開行動;當敵作戰體系的重心主要是敵認識域內的關鍵目標時,心理戰主要行動是直接攻擊認知域關鍵目標,同時引導武力戰行動和信息戰行動形成敵認知域關鍵目標形成全方位的打擊和影響。
美軍非常重視運用重心戰理論指導心理戰各作戰要素與整體作戰要素高度集成,以及心理戰的各作戰單元與其他作戰單元密切協同。比如,美軍“各組織機構的心理戰職責”中明確規定了國防部的職責,指出“所有的軍事指揮官都應承擔以下職責:(1)將心理作戰計劃活動納入各種類型軍事行動的所有計劃制定過程;(2)在制定體系作戰計劃的過程中,考慮所有行動方案的心理影響和意義;(3)讓心理作戰資源參與所有軍事行動計劃和實施的全過程?!盵2]Ⅱ-1美軍還指出:“考慮到心理戰對實現指揮官的戰略意圖極其重要,指揮官應集中籌劃心理戰行動。作戰司令部司令命令組建下屬聯合部隊時,必須將心理戰參謀納入聯合部隊司令部參謀機構?!雹?-1這些作戰理論和要求,對美軍的心理戰行動能夠深度融合在近幾場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行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將重心戰作戰體系作為心理戰充分發揮特殊重要作用的平臺。美軍認為,在對敵作戰體系重心目標的立體打擊的基礎上進行的心理戰行動,既能配合攻擊敵物理域關鍵目標,也可支援攻擊敵信息域關鍵目標,還可直接攻擊敵認知域關鍵目標,其所發揮的作用是武力戰行動和信息戰行動無法完全替代的,有時甚至對戰爭的勝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美軍認為在聯合作戰中,心理戰、武力戰、信息戰等作戰力量以什么方式有機融合才能形成對敵作戰體系重心有效的立體打擊,從而在整體上產生最大的作戰效能,這是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戰斗力生成至關重要的基本問題,也是貫穿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全過程的中心問題。因此,美軍確定聯合作戰整體打擊的目的、目標、方法、手段等關鍵的問題時,都要考慮通過運用心理戰手段來強化體系作戰效能的問題?!奥摵铣霭嫖锏?3 - 0《聯合作戰條令》規定,‘心理戰行動必須在計劃初期就被納入所有作戰計劃,以確保達成最大效果'.……盡早籌劃并運用心理戰,可對目標地域的國外受眾產生最大的潛在影響?!盵3]Ⅰ-6 -7北約軍事聯盟也善于把心理進攻與武力進攻的目標、手段融合起來以提高整體進攻的殺傷力,提出“要以敵方軍事人員為目標,通過確定敵方政治、經濟、社會和軍事形勢中的弱點,以及對其重要性、可利用性和脆弱性進行評估。爾后對這些弱點發起協調一致的、連續的攻擊,從而挫敗其士氣,使其產生悲觀情緒,甚至引發分歧、混亂、叛逃和投降?!?/p>
二、美軍重心戰中心理戰運用的基本經驗
美軍在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中的心理戰行動,重視探索和遵循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的規律和要求,強調以打擊敵作戰體系重心目標為牽引,以合力制勝的作戰思想為指導,通過巧妙發揮心理戰的最佳作用,積極促成聯合作戰效能最大化,從而形成了較為成型的重心戰中心理戰運用的基本經驗。以對敵重心目標有效攻擊為牽引,確定與聯合作戰戰法體系相配套的心理戰戰法。美軍認為,打擊敵作戰體系的重心是取得聯合作戰勝利最直接的途徑,也是有效和果斷地執行作戰計劃的重要保證。
因此,美軍強調心理戰戰法和聯合作戰的戰法體系,都必須將目標指向敵作戰體系的重心,強調要著眼敵作戰體系重心,精選打點,飽和攻擊,有效摧毀,強化對敵要害目標的多重打擊。實際戰爭中,由于敵戰役、戰術層次重心的易變性,以及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所以對敵關鍵點的尋找又常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對敵重心目標致命打擊的心理戰戰法是采取懷柔攻心、威懾施壓的戰法? 還是采取離間策反、心智誘導的戰法? 或采取軟硬兼施、恩威并舉的心理瓦解戰法? 這要求心理戰的戰法與武力戰、信息戰等的戰法必須形成一個整體戰法套路。雖然心理戰與武力戰、信息戰的性質特點有著很大的差異,各自也存在著一定獨特的自我作戰空間,但心理戰的戰法行動必須與武力戰、信息戰等戰法行動要形散神聚,武力打擊要力求達成最佳的心理影響效果,心理攻擊要最大限度地破壞敵基于信息系統體系作戰的效能發揮。要善于運用各種遠程的心理戰攻擊系統,與武力戰和信息戰攻擊系統一起在遠距離甚至在敵方的防區外發起和實施的立體打擊,并且依靠遠程作戰系統的空間優勢和快速反應能力,從不同的方向和空間領域,果斷選定突擊的重要方向和關鍵目標,在戰場的全方位、全縱深、多領域對敵實施物質、精神和信息的立體打擊,確保各種作戰能量同步快速釋放,使聯合作戰效能最大化。
以敵重心目標的性質和特點為依據,恰當選擇心理戰力量組合類別。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中,要對敵重心目標實施有效的立體攻擊,以致敵作戰體系癱瘓,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作戰力量必須聚優,并且其作戰效能也必須高度集中。所以必須根據敵作戰體系重心目標的性質、類別和特點,選擇與之匹配的心理戰力量,并與其他作戰力量形成最佳的立體攻擊組合。心理戰力量組合不僅要“形合”,即投入力量的數量和類別要與目標特點要匹配,更要“神合”,即投入力量可釋放的效能必須足夠完成任務。特別是要根據重心目標的位置、作用、特點,以及己方心理戰力量的能力、風格等因素,科學制定心理戰力量投入的類別、數量和與武力戰、信息戰力量的組合模式、協同方式,從而形成最大的整體結構力。
遵循打擊敵重心目標的各作戰力量功能耦合、集成綜合優勢的原則,合理構建心理戰在聯合作戰中的運用模式及方法步驟。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中的心理戰既可以作為相對獨立的作戰樣式采取行動,又是聯合作戰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功能的發揮不僅要考慮心理戰行動本身的效果,更要考慮到它對聯合作戰目標實現的影響作用。在聯合作戰中構建心理戰的模式及方法步驟,必須要著眼于心理戰力量與武力戰、信息戰力量在功能上長短互補和效能倍增。強調心理戰力量與武力戰、信息戰力量在各作戰階段始終要組合成三維一體的立體打擊整體,始終要將攻擊的目標指向敵作戰體系的重心。
當聯合作戰的重心隨作戰的進程變化時,由心理戰力量與武力戰、信息戰力量組成的三維一體的立體打擊行動也要適時調整攻擊的目標方向,圍繞敵作戰體系新的重心目標和關鍵點展開行動。美軍還重視通過分析立體打擊重心的作戰需求,目標的性質特點,以及不同模式及方法心理戰的預期效能,優先選用效能最匹配的心理戰模式和方法。美軍強調,要盡可能避免采用可能造成與武力戰、信息戰相互間能量相耗的心理戰模式和方法,如果發現某種模式和方法的心理戰效能的發揮對武力戰或信息戰行動可能附帶產生消極影響或可能發生矛盾沖突時,則重視以整體作戰效能的需要為依據,按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要求進行取舍和重新組合,從而形成最優的整體作戰效能。
按照對敵重心目標立體打擊、整體聯動的作戰需求,協同心理戰的各種行動。美軍強調對敵重心目標立體打擊,要以結構破壞的思路為指導,系統分析敵方整個作戰體系,找出敵作戰體系中最為重要、最為薄弱的關節,通過對其打擊,破壞敵作戰體系結構,達到癱瘓體系功能,就能達成最大的作戰效益。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戰行動既可直接攻擊認知域中的關鍵目標,又可通過對配合與支援的方式,間接打擊物理域和信息域的關鍵目標。
由于不同作戰階段敵作戰體系的重心目標可能會有所變化,因而隨著作戰進程的變化,美軍非常重視心理戰行動與武力戰、信息戰行動緊密協同,按照立體打擊重心目標和確定各自所要打擊的目標類型和行動時機。美軍強調要按敵重心目標分布的領域,確定心理戰與武力戰、信息戰聯合行動所要重點攻擊的目標類型;要根據重點目標的類型及基本屬性,確定心理戰直接攻擊重心目標或者配合、支援攻擊重心目標的行動模式;要按重點目標的組成結構和關聯性因素,確定心理戰行動所要攻擊的要害部位、突破口及先后次序。通過科學高效的一體化作戰指揮和堅強有力的協同韌性,使心理戰行動與武力戰、信息戰行動在各自的作戰空間形成天衣無縫的立體攻擊,對敵作戰體系的重心目標同時施壓,形成縱向隨戰斗進程整體推進、高度統一,橫向相互支撐、無縫鏈接。
三、美軍重心戰中心理戰運用的基本模式和手段
依據作戰體系的重心指向不同的領域,美軍心理戰運用主動適應作戰要素集成、單元合成、體系融合的科學規律,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組合,以期對敵作戰體系的心理支撐點形成有效的致命打擊。心理打擊直接摧毀敵認知域關鍵目標。美軍認為,當重心偏重于指向認知域內的目標時,領導決策者的決心意志、整個軍民的抵抗意志對戰爭的勝負都有著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對這些目標進行打擊,可摧垮敵方的抵抗力,從而直接達成戰爭目的。因此,美軍強調要通過有效的心理攻擊,渙散敵方軍隊士氣,改變敵方領導人和民眾對于戰爭的態度。同時,有針對性地通過引導信息戰、武力戰的配合、支援行動,就能夠對敵重心目標形成高效的立體打擊,徹底摧毀敵方的抵抗意志,從而實現“不戰而勝”或“小戰大勝”的目的。美軍強調,當敵方領導指揮層的決心意志成為體系作戰的重心時,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其實施全方位、高強度的心理打擊。特別是要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采取輿論造勢、法理宣傳、意志瓦解、利益引誘、公關游說等方式對敵方領導指揮層實施孤立施壓,動搖或改變其決心意志;同時引導武力打擊和信息攻擊對敵領導指揮機關進行精準有力的配合與支援。如果不能直接促成敵領導指揮層決心意志的瓦解和崩潰,則應以打擊和摧毀支撐敵領導指揮層決心意志的其他關鍵目標,尤其是敵領導指揮層非常敏感和在意的重要目標,如關鍵的軍事基地、戰略性撒手锏武器裝備、民眾對戰爭的態度、軍隊的戰斗士氣,等等。通過對敵方民眾和下層官兵的懷柔感化、離間策反,引起敵方民眾反戰情緒,激化敵下層民從對其當局的不滿情結和敵對態度,并引導武力戰、信息戰對敵戰略性撒手锏武器裝備進行攻擊,全方位給敵方領導指揮層施壓,從而間接促成敵方領導指揮層決心意志崩潰之目的。
心理攻擊間接破壞信息域關鍵目標。美軍認為,當重心偏重于指向信息域內目標時,心理戰行動要配合信息攻擊行動,破壞敵關鍵的指揮通信系統,切斷敵重要的作戰數據鏈,剝奪敵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輸信息的能力,從而徹底摧毀敵人觀察、判斷、決策和指揮控制部隊的能力,造成敵整個作戰系統的癱瘓。特別是要通過高效的心理打擊行動,擾亂敵方領導指揮層的決策,動搖敵方作戰意志和決心,對敵作戰指揮控制系統造成全方位的破壞影響,從而加速勝利的進程。美軍強調,當敵一體化的作戰數據鏈成為敵戰役作戰體系的重心時,要在對敵重心目標實施信息阻斷、破壞或摧毀等信息攻擊時,巧妙融入詭詐和威懾等攻心的手段策略,特別要重視運用綜合信息火力戰和攻心奪志戰等多種作戰手段,將信息打擊的“實”與“虛”緊密結合起來,滲透至敵指揮信息系統中,篡改或刪除重要作戰信息,輸入誘導就范的錯誤信息和威懾性信息,干擾和攻擊敵作戰信息系統,影響敵領導指揮層的指揮決策意志和武器裝備系統的效能,引發敵作戰指揮人員心理混亂、判斷失誤、戰役決策出錯,進而使敵戰役指揮決策層意志崩潰、作戰體系癱瘓。
心理攻擊間接影響物理域關鍵目標。美軍認為,當重心偏重于指向物理域內目標時,實施武力打擊行動,摧毀能夠對戰局產生決定性影響或對戰爭勝負起關鍵支撐作用的物理域重要目標,直接削弱敵實施戰爭的實力和潛力,動搖敵方軍事抵抗的物質基礎,削弱敵方軍民的抵抗意志。此時,組織心理戰力量,渲染和強化武力打擊的心理效果,并通過對敵軍心士氣和民眾戰爭態度的影響,間接影響物理域的關鍵目標,尤其是心理打擊行動要遵照集中精銳、精打要害、攻心奪志、速決制勝的指導思想,對敵物理域重心目標實施軟硬兼施、恩威并舉、打拉結合的立體打擊和影響,在武力打擊同時,提高心理威懾的層次、增強心理威懾的言辭,加大威懾宣傳的力度,力圖達到懾敵止戰的目的。美軍還強調要在精確的火力打擊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渲染己方火力打擊行動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擴大精確打擊的心理毀傷效果;要善于結合特種作戰行動,有針對性地對敵指揮首腦機關重點人員進行精確的攻心宣傳、恐嚇威脅、離間策反等心理打擊,從而對敵重心目標的全維致命性打擊予以有力支援,徹底摧毀敵軍的戰斗意志,加速勝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克勞塞維茨。 戰爭論[M]. 張蕾芳,譯。 北京:譯林出版社,2010.
[2]Joint Publication 3 - 53. Doctrine for Joint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Washington,DC:Joint Staff,1996.
[3]Joint Publication 3 - 13. 2. Doctrine for Joint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Washington,DC:Joint Staff,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