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有言":約而達,微而臧."蘇軾也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語文教育專家崔巒老師更是多次提出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璞歸真.那么,我們又該怎樣在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而排除一些形式上的、不必要的東西,做到刪繁為簡呢?
一、回歸本真,簡化教學環節
"簡約"這個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它給人的是一種明了、凝練的感覺,運用在教學中,就是要教學板塊簡單,卻又注重方法提煉,使我們的語文課也與生活一樣簡單.對于一篇具體的文章,我們不需要故弄玄虛,將本來文質兼美的文章弄得支離破碎,只講功利而忽視語文教學的本質規律,而應給學生一點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回歸到"讀"和"悟"的自然狀態,多思考回味,從而體會文本背后的文化意蘊,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以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沁園春·雪》一課為例,有的教師忽視了文章自身的美感,仍遵循應試教育的要求,一點一點地解剖文本,肢解性講析使文章喪失整體美感.教師在授課中雖然也運用了多媒體情境教學和小組探究的模式,卻是"熱熱鬧鬧一堂課,空空蕩蕩無收獲"!而有的教師則讓整堂課都圍繞著"讀"有序地進行,以"讀"解意,以"讀"悟道,以"讀"激情,以"讀"明志,使人一下子聯想到許多偉人也都是僅憑自己讀書而學好了語文.
在教學中,只用簡潔的"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寫一寫",沒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繁瑣,也沒有流于浮華的花哨,更沒有失之膚淺的喧鬧,追求形式簡約但內蘊豐富的課堂,將課堂回歸到"讀"和"悟"的自然狀態,才是一堂原生態的本真語文課.
二、削枝強干,優化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結構的安排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進度和質量,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安排和布置.我們常??吹接行┱Z文教師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里設置了太多的教學目標,反而沒有關注到學生如何有效地學習和探究,顧此失彼、不盡人意.課堂時間畢竟有限,我們何不鎖定目標、主次分明,做到削枝強干,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教師的有效點撥和引領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重拳出擊"呢?
以七年級上冊"奇思妙想"主題單元《皇帝的新裝》一課為例,教師首先從體裁入手,因勢利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給文章增加副標題.然后引導學生捕捉"文眼",根據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思考:"這個故事是圍繞哪一個字展開的,你能用一個字概括出這個童話故事的情節嗎?"通過從整體到細節的感知,揭示文章的中心字眼"騙",正如欣賞名畫一樣,教出了語文課的魅力,而不是需要課堂的大容量和一個接一個的 Task 以及花哨的課件來搶奪眼球,在刪繁就簡中讓學生更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更深入地與文本對話,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題.
三、返璞歸真,簡化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憑著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完成教學.而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被頻頻搬上課堂,環節多,形式也多.在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功能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反思我們的教學,是否熱鬧有余而寧靜不足?就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合情況而言,很多教師都存在著形式大于內容的認識誤區,認為只要是公開課教學就一定要用課件,覺得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自然會跟著先進,根本沒有去思考是否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思考時間與體驗的空間.為此筆者認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應擺脫花哨的形式,讓繁瑣的教學手段少些再少些,還學生思考的空間,還課堂一份寧靜.
以《觀刈麥》一課為例,有的教師就利用 PPT 在課前向學生展示了農歷五月那金黃的麥浪,然后配以圖片引出觀刈麥就是看割麥子的意思,再以眾多課件讓學生聽讀原文、配以譯文,整個過程似乎都離不開課件的呈現.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學生在眼花繚亂中失去了自我想象的空間.沒有多媒體課件,我們也一樣可以李紳的《憫農》詩引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鋤禾時的情景,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在教學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內容自我想象,以幫助學生理解詩詞所表達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圖畫內容的不斷充實,學生也能逐漸地將詩詞內容的畫面、意境變得充實、豐富起來,刪繁就簡的學習效果反而非常好,這是任何"課件"都無法代替的.
四、去粗求精,落實訓練重點
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以簡馭繁,省時高效是我們追求的教學理想.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去粗求精,把一個單元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進行系統梳理之后,摘錄下典型的例題,做到"少、精、活".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多彩四季"后,教師可以精簡些"注音""補充詞語""填空"等題型,以少而精的綜合思考題落實訓練的難點,如:《三峽》一文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分別是什么?《濟南的冬天》一文寫作成功的要素有哪些?《夏》一文第二段對季節變化的描寫有何妙處?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你認為寫景的作品有何方法可循?
雖然項目不多,但重點突出,而不是簡單、機械、枯燥的題海戰術了.精選練習所遵循的是"少而精"的原則,這既不會占用學生太多的做題時間,讓學生在思考中知識水平有所提高,也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題型.
簡約的課堂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只有在簡約大氣和激情澎湃中才能凸顯語文本色.這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努力把教材讀厚、讀深、讀透,減少繁文縟節,以藝術化、精良化、高效化的教學呈現初中語文課堂別樣的"簡約之美".
參考文獻:
[1]王曉君.潛心會文,刪繁就簡---從《故鄉》的主問題教學說起[J].教師,2010,\\(25\\).
[2]張毅.淺談如何"簡簡單單"教語文[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8\\).
[3]劉金虎.初中簡約課堂的設計與實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2,\\(12\\).
[4]周倩.放棄面面俱到 走向簡約課堂[J].學語文,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