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機飛行員是擔負保衛祖國領空安全重任的特殊群體,其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部隊的戰斗力[1-3].戰斗機飛行員即使在非戰爭條件下,也面臨許多非戰斗軍事航空應激源,如高強度的訓練、執行重大任務、飛行中機械故障、飛行險情,以及與親人分離、社會交往受限等生活因素,嚴重的軍事應激反應會影響飛行員心理健康,影響其軍事訓練和家庭生活,影響部隊戰斗力。目前多數研究集中于探討軍事應激對身心的影響程度及機理,而心理訓練對應激官兵尤其是戰斗機飛行員軍事應激損傷防護效果的研究還較少[4].本文旨在探討軍事應激反應對戰斗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以及心理訓練的防護效果,為臨床的心理衛生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選取某殲擊機飛行師參加軍演任務的飛行員69 名,均為男性,年齡 26 ~ 34 歲,平均 ( 29. 16 ±2. 37) 歲; 學歷: 大學本科。隨機分為訓練組( 35 人)和對照組( 34 人) .
1. 2 方法
1. 2. 1 訓練內容 ①認知調節訓練: 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克服認知偏差,緩解不良情緒; ②生物反饋訓練: 采用南京偉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 Infin-ity - 3000A 多參數生物反饋儀進行訓練,通過學習訓練教會飛行員身心放松的技巧和方法,并運用到飛行和日常生活中; ③沙盤游戲訓練: 促進成員自我覺察、自我探索能力,增加人際互動; ④團體心理訓練: 同舟共濟、心有千千結、信任圈、戴高帽、禮物大派送,提高有效人際溝通的技巧、增強團隊凝聚力[5-8].
1. 2. 2 訓練設置 訓練前測為軍演前 2 周,訓練后測為軍演前 1 天。訓練組參與心理訓練,由 4 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協作參與指導,認知調節訓練和團體心理訓練每周 1 次,生物反饋訓練每單日進行,沙盤游戲訓練每雙日進行,對照組常態工作。
1. 2. 3 評定工具 采用第四軍醫大學研制的多項心理測量儀 VI 型( DXC - VI) ,由專業的心理醫生組織實施測試。采用癥狀自評量表( SCL -90) 進行評估,SCL - 90 包括 90 項目,可分為 10 個因子,每個項目的嚴重程度按 1 ~5 的 5 級評分。10 個因子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9-11].
1. 3 統計處理
采用 SPSS 16. 0 軟件包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主要統計方法為單樣本 t 檢驗和獨立樣本 t 檢驗,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軍事應激條件下戰斗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
SCL - 90 量表中軀體化、強迫、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因子分顯著高于軍人常模 ( t = 3. 753,2. 219,3. 141,2. 032,2. 060,2. 772; P < 0. 05) ,見表1.
2. 2 心理訓練后兩組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訓練前訓練組和對照組 SCL - 90 各因子分無顯著性差異,心理訓練后訓練組軀體化、強迫、焦慮、敵對、偏執因子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 t =-2. 656,-2. 247,-2. 244,-2. 106,-3. 181; P < 0. 05 ) ,見表 2.
3 討 論
軍事應激是指軍人在軍事活動和日常軍事生活中面臨或覺察到環境變化對機體有威脅或挑戰時做出的適應和應對的過程,也可簡單的說是在軍事環境條件下軍人所發生的情緒反應,主要是緊張狀態[12-16].飛行員除面臨著與其他社會成員相同的個體和職業因素外,還面臨著特殊的職業因素,如基礎訓練壓力、戰斗值班、高難度飛行、復雜氣象飛行、其他單位飛行事故等,這是造成飛行員應激水平高于其他職業人群的重要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飛行員應激損傷比技術上的欠缺對飛行安全的潛在危險更大[17-18].軍事應激損傷反應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反應,主要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改變; 又有心理、行為反應,包括軍事應激情緒反應、認知反應、行為反應和心理防御反應。關于應激損傷的生理反應以往研究較多[19-21],本文主要探討了應激的心理、行為反應。研究結果顯示,軍事應激條件下戰斗機飛行員軀體化、強迫、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因子分顯著高于軍人常模,心理衛生狀況比一般軍人群體差,需要心理衛生服務。心理訓練后訓練組軀體化、強迫、焦慮、敵對、偏執因子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心理訓練能夠改善軍事應激條件下戰斗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訓練是維護和促進軍人心理健康,預防和治療軍人心理障礙,提高軍人心理素質和增強部隊戰斗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對于部隊官兵,尤其是戰斗機飛行員,無論是平時的工作訓練還是重大軍事任務前后,都應加強心理訓練項目和訓練時間,提高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預防軍事應激損傷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蕾,萬憬,徐彩霞,等。 執行某重大任務飛行人員心理健康水平階段性變化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 10) :1218-1219
[2]王洪芳,李成飛。 空軍飛行員人格特征調查報告[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 1) :45-46
[3]孫鵬,宋華淼,苗丹民,等。 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個性特點分析[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 4) :373-375
[4]李曉瓊,甘景黎,高寸友,等。 軍事演習對官兵生理指標的影響及心理行為訓練[J]. 實用醫藥雜志,2010,27( 8) :741-743
[5]萬憬,白海霞,楊蕾,等。 高性能戰斗機飛行員心理訓練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 6) :850-852
[6]張偉,劉曉紅,倪方,等。 現代戰爭對戰時軍人心理的影響及心理訓練實踐的探索[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2005,13( 4) :308-310
[7]劉寒凌,季明江,鄒來智,等。 綜合心理訓練對軍官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 9) :1343-1345
[8]鄭真,江立紅,施斌斌,等。 軍事飛行人員心理干預策略探討[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9,23( 1) :59-60
[9]汪向東,王希林,馬弘。 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 北京: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