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彈性( Resilience) 是指個體在面臨壓力事件時恢復和保持適應性行為的能力[1],強調個體在經歷壓力事件后,個體積極應對、良好適應和順利發展的能力。研究表明,具有較高心理彈性的個體,能夠輕松面對壓力、逆境和挫折,有效調控情緒與行為,積極實現社會適應和主動發展[2].
相較于內陸城鎮,西藏高原地區軍人需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繁重而危險的部隊任務和嚴格的軍事管理,多重壓力對高原軍人的心理彈性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謬毅等[3]對于新訓期間野戰部隊新兵的心理彈性研究表明,新兵心理彈性對其新訓期間心理健康、心理應激具有較好的預測作用。另有研究表明,海軍新兵的心理彈性屬于中上水平[4].許瑩等[5]對于高原軍人心理彈性進行的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內外向和神經質是影響高原軍人心理彈性的重要因素。石磊等[6]關于軍校學員的心理彈性研究結果表明,學員對軍校生活的適應程度與其心理彈性顯著相關。然而國內現有研究鮮有涉及高原新兵這一特殊群體,新兵的心理彈性狀況與影響因素仍不清楚。研究高原新兵的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有助于幫助高原新兵提升應激恢復能力,更好地適應高原軍營生活,更快地應對壓力與挫折,迎接與完成好各項任務。本研究立足這一問題,以高原某部 2012 年冬季入伍新兵為對象,對其心理彈性進行相關的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高原某部 2012 年冬季入伍新兵 539 名,均為男性,漢族,年齡 16 ~24( 18. 68 ±1. 48) 歲。初中文化程度 126 名 ( 23. 4%) ,高 中 文 化 程 度 228 名( 42. 3%) ,中( 大) 專文化程度 172 名( 31. 9%) ,本科文化程度 13 名( 2. 4%) .體檢健康,均無高原( 海拔 3000 米以上) 居住史。
1. 2 方法
采用心理彈性量表( 中文版) ( CD - RISC) 、癥狀自評量表( SCL - 90) 、軍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 PSET) 、團體用心理應激調查表( PSSG)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 SCSQ) 、艾森克人格問卷( EPQ) ,于新兵抵達駐地 1 周后集中進行現場測評。整個測試過程由心理學專業人員實施,采用統一指導語,解釋調查的目的、方法以及保密原則。共發放 550 份問卷,當場全部回收問卷,剔除漏答、極端數據等無效問卷,有效問卷 539 份( 98%) .
1. 2. 1 心理彈性量表( 中文版) ( Connor - DavidsonResilience Scale,CD - RISC)[7-8]包含 25 個項目,采用5 級評分,從1( 很不符合) ~5( 很符合) .量表包含堅韌性、力量和樂觀性 3 個因子。在軍人及大學生中應用信效度良好。
1. 2. 2 癥狀自評量表( SCL - 90)[9]該量表共有90 個項目,從 1( 無癥狀) ~ 5( 嚴重) 進行 5 級記分,包括 10 個癥狀因子,主要用來衡量研究對象的自覺癥狀及嚴重程度,其信、效度較好。
1. 2. 3 軍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 PSET)[10]該量表由李權超等編制,由 10 個題目組成。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測量軍人心理應激水平的有效工具。
1. 2. 4 團體用心理應激調查表( PSSG)[11]全量表含 44 條目,包含生活事件、情緒體驗和應對方式等相互關系的 3 個評估層次。本調查中僅取前 28個條目來評估生活事件與情緒體驗。
1. 2. 5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 SCSQ)[9]由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維度組成,包括 20 個條目。積極應對維度由第 1 ~12 個條目組成,消極應對維度由第13 ~ 20 個條目組成。該量表信、效度較好。
1. 2. 6 艾森克人格問卷 ( EPQ)[12]由龔耀先修訂,主要選用其中的 E 維度、N 維度分量表進行評估,EPQ - E 維度分數越高,表明越外向; EPQ - N 維度分數越高,表明情緒越不穩定。
1. 3 統計處理
采用 SPSS 21. 0 統計軟件進行描述統計、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