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Luthans等[1]將積極心理資本的概念定義為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它主要由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和韌性四個部分構成[2].研究證實,積極心理資本對領導和員工的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有促進作用[3-5];同時,積極心理資本對心理健康的各項指標也有顯著的預測能力[6].目前,國內針對地方大學生、企業員工、教師、醫務人員等的研究,多采用Luthans[1]編制,張闊[6]、溫磊[7]、駱宏[8]等修訂的心理資本量表,尚缺少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對軍校合訓學員心理資本進行系統研究的調查工具。合訓學員是指"基礎教育合訓,任職教育分流"的組訓方式(以下簡稱"合訓")。作為未來軍隊建設和作戰指揮的骨干力量,其健全人格、良好的情緒與人際關系等將對我軍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準確掌握軍隊院校合訓新生的心理資本狀況,以期早發現心理問題,早提供心理衛生保健服務,早預防并治療心理疾病,同時為合訓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依據,作者對某軍校合訓新生進行了心理資本問卷調查?,F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12-05月,選取某軍校144名合訓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條件:①合訓學員;②大一新生且入學>6個月;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者。其中男學員134名(93.10%),女學員10名(6.90%),年齡17~24(19.51±1.23)歲;政治面貌:黨員10名(6.90%),團員134名(93.10%);民族:漢族136名(94.40%),其他民族8名(5.60%).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編的《軍校合訓學員積極心理資本問卷》[9].該問卷共28個項目,包含5個維度,分別為自我效能(6個條目)、韌性(6個條目)、希望(9個條目)、情緒維度(4個條目)、樂觀(3個條目)。各條目采用7級評價(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有點不符合、4說不清,5有點符合,6比較符合,7完全符合),分數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問卷總體Cronbach'sα系數為0.85,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65~0.90之間。說明合訓學員心理資本問卷信度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各項目負荷值在0.449~0.858之間,累計的解釋變異量為56.49%,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問卷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是否獨生子女、政治面貌、父母親受教育程度、家庭所在地及家庭月收入等內容。
1.3 調查方法
以學員大隊為單位,由經過系統培訓的調查員說明填寫事項并著重向學員強調調查結果的保密性后進行集體測試,采用無記名填寫方式,要求學員獨立完成問卷,調查表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4份,有效率為96.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學員心理資本各維度得分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不同性別、獨生子女、政治面貌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其余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比較均采用完全隨機設計方差分析;合訓學員心理資本影響因素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 合訓新生心理資本各維度得分情況
除韌性維度外,合訓新生心理資本總體與其余各維度的均分均在一般水平(3.5分)以上。結果表明:軍校合訓學員韌性水平一般,心理資本狀況總體較好,見表1.
2.2 不同特征合訓新生心理資本得分比較
在韌性維度,女學員得分高于男學員、黨員得分高于團員,其余各維度之間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獨生子女樂觀維度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P<0.05);入學前身份不同及不同家庭月收入(元)各維度之間的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合訓新生心理資本影響因素分析
以合訓新生心理資本總分為因變量,一般情況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具體賦值情況及結果見表3~4.
3討論
3.1 軍校合訓新生心理資本水平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除韌性維度外,合訓新生心理資本總體與其余各維度的均分均在一般水平(3.5分)以上,說明軍校合訓新生心理資本狀況總體較好。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軍事院校的學員在入校之前經過了初步面試和篩選,某些明顯具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在入校之前已經被淘汰,使得這一群體心理資本水平較高;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剛剛入學,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強,對生活對未來更富有激情,尤其是青年合訓學員,入校前經歷的是較為純粹的學習生活,社會閱歷較少,對生活的理解基本上都是從課本上學到的,比較理想化,熱情度更高。此外,軍校學員學習、生活經濟來源有保障,對畢業后工作有明確的去向,不用自己找工作,無后顧之憂等,也是軍校新生合訓學員心理資本水平較好的原因之一。韌性得分較低,可能與新生入學時間短,軍校的嚴格管理致使新學員在遭受挫折時不能完全做好應對有關。
3.2 合訓學員心理資本影響因素的分析
3.2.1選擇軍校目的
研究結果顯示,選擇軍校目的是獻身國防和向往軍營的合訓新生得分較高,其原因是這部分新生對自己的未來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劃和清晰目標,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更容易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遇到的困難,較好地調整自己,樂觀面對學習、訓練、工作和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而因為父母意愿或其他原因來到軍校的合訓新生,因為選擇軍校違背了個人意愿,可能需要更長時間適應軍校嚴格的管理和環境,部分合訓新生甚至可能產生一定抵觸、逃避等消極心理,受到挫折時常歸因于最初選擇錯誤,抱怨環境不適合自己,所以處于一種被動、消極的學習生活狀態。
3.2.2合訓模式了解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對合訓培養模式不了解的合訓新生在希望、韌性及情緒智力因子得分低。原因可能是因為入學前對合訓人才培養方向等相關要求了解不準確,原本希望從事工程技術類工作或畢業考研深造,畢業分配到條件相對優越的崗位工作,對將來軍事指揮工作認同感低,對畢業后不能直接考研思想準備不足,對到作戰部隊基層工作產生為難情緒,因為思想準備不足,落差與失望導致個人對前途期望降低,學習訓練工作積極性不高,生活中也表現出隨性多于理性。而入學前認識充分的合訓新生,避免了落差帶來的失望心理,能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標不斷努力,目標牽引下自我要求也會較高。
3.2.3同學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與同學關系融洽的合訓新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和同學關系一般或不融洽的合訓新生(P均<0.05)。人際關系的好壞,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關系越融洽,說明越容易與人交往,對于生活的態度也越積極樂觀,同時自信心也會受到很大的鼓舞,對于自己的未來常常充滿積極的態度。此次調查發現,和同學關系融洽的合訓新生,往往性格較外向,得到各方面的關注較多,在遇到困難時有更多的應對方法,因此對學習、訓練、工作和生活表現得更積極、更自信、更樂觀,他們渴望得到學員隊干部和教員的肯定,得到同學的敬佩和尊重,會自覺提高自我要求,常常做到自我反省,不輕言放棄。另外,人際關系不夠融洽的合訓新生,得到的關心、幫助等社會支持相對較少,遇到困難與壓力時得不到及時疏導,危急感、挫敗感強,易出現情緒失控或過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