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但是對于武警官兵心理健康和軍事訓練相關性的研究報告較少[1,2].在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了解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狀態與軍事訓練的關系對于高原地區預防和減少訓練傷,提高部隊軍事訓練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于2012-04對海拔2 900~3 800m武警官兵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并進行了軍事訓練成績測評,為提高高原軍訓質量,加強軍事訓練健康保護,提高部隊戰斗力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2012-04抽取某部士兵和士官共700名,均為男性,年齡17~28歲,平均(20.41±2.02)歲;軍齡1~11年。受試官兵參加測試時,身體健康,均無精神異常既往史和家族史。共發出問卷700份,收回問卷696份,有效應答率為99.43%.
1.2 方法
1.2.1心理測評:心理問卷測評選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3]進行。反映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睡眠飲食等10個方面的因子,每項癥狀分5級評分法計分。為確保量表的客觀性和準確性,由具有心理測試經驗的專業人員統一組織,按標準化規定進行團體測試,測試前向被測試者講明測試的方法與目的,由個人獨立完成,現場交卷,在規定時間內集中收回。
1.2.2軍事訓練成績:依據武警部隊的特點,軍事訓練選測3000m跑、400m障礙、擒敵術。按照中1練成績進行標準測評。
1.2.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均用(x珚±s)表示,數據進行t檢驗、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
2結果
2.1心理因素測評結果:SCL-90總分為(129.28±33.21);陽性項目數為(25.20±19.11);陽性項目均分為(2.54±0.43)。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某部武警戰士SCL-90各因子分均顯著低于軍人常模(P<0.01)。SCL-90因子分與軍人常模[4]結果比較,見表1.
2.2軍事訓練成績:3000m 跑和400m障礙及格率均達95%,擒敵術及格率達100%,總體成績達到良好。
2.3心理因素和軍事訓練成績的關系: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顯示3000m跑和400m障礙成績與SCL-90總分呈正相關(P<0.01),擒敵術成績與SCL-90總分呈負相關(P<0.01)。以3000m跑為因變量,以SCL-90內10個因子為自變量,用逐步回歸分析數據,結果發現,10個因子中進入回歸方程的有3個因子,依次為睡眠飲食、強迫、敵對性,且標化回歸系數有統計學意義(P<0.01)。以400m障礙為因變量,以SCL-90內10個因子為自變量,用逐步回歸分析數據,結果發現,10個因子中進入回歸方程的有4個因子,依次為強迫、精神病性、焦慮、人際關系,且標化回歸系數有統計學意義(強迫:P<0.01,其他:P<0.05)。
以擒敵術為因變量,以SCL-90內10個因子為自變量,用逐步回歸分析數據,結果發現,10個因子中進入回歸方程的有4個因子,依次為人際關系敏感、精神病性、軀體化、偏執,且標化回歸系數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3.1心理因素測評結果分析: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某部武警戰士SCL-90各因子分均顯著低于軍人常模(P<0.01),說明藏區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狀況良好[5].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一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人際交往、心理障礙、人格特征等,已成為武警部隊與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二是藏區武警戰士的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藏區部隊的戰斗力,藏區部隊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武警戰士的身心健康,積極開展心理骨干培訓、心理行為訓練、心理問題團體講座及心理健康普查等,及時了解武警戰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并適時給予干預,從而促使甘南藏區戰士的心理健康狀況較以前有所改善。三是在新兵征集時嚴把質量關。所有新兵入伍前必需進行心理健康檢測,所征集的新兵不論從心理素質、身體條件還是文化水平上都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選拔出了更符合軍人要求的部隊新生力量。
3.2心理因素和軍事訓練成績的相關結果分析:結果表明,心理因素與軍事訓練成績有一定的聯系。軍訓成績優秀的官兵絕大數心理健康,情緒積極穩定。這和譚百慶等[1]研究結果一致。軍訓質量高低不但取決于戰士強健的體魄,科學的訓練,同時健康的心理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通過回歸分析,在3000m跑的過程中,睡眠飲食、強迫因子和敵對因子有著顯著的預測力。在3000m跑步訓練中良好的睡眠 和飲食,擺 脫無意義的思想、沖動和行為[6],以及適度的競爭意識有助于成績的提高。在400m障礙訓練中,強迫、精神病性、焦慮、人際關系因子有著顯著的預測力。在400m障礙訓練中克服無意義的思想、沖動和行為,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克服焦慮情緒以及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團體動力有助于成績的提高。在擒敵術訓練中人際關系敏感、精神病性、軀體化、偏執因子有著顯著的預測力。
在擒敵術訓練中良好的人際關系,積極陽光的情緒,健康的身體狀態和精力的高度集中有助于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可以發現軍事訓練中不同科目需要改善的心理因素是不同的。因此,針對不同科目開展心理指導,可以提高軍事訓練質量。
參考文獻:
[1]譚百慶,羅志紅,劉艷.武警戰士心理因素與軍訓質量關系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6,4(4):223-224.
[2]譚百慶,羅志紅,劉艷.武警戰士健康綜合狀況與軍訓質量關系的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8,1:89-90.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3):31-35.
[4]王煥林.我國軍人癥狀自評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結果分析[J].中華精神雜志,1999,33(1):38-41.
[5]劉俊麗,劉云波,馮正直,等.2 486名軍人SCL-90測試結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6):4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