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鴉片戰爭前后社會存在的矛盾探究
【緒論】清政府對社會矛盾的調和研究緒論
【第一章】鴉片戰爭前的社會矛盾問題
【第二章】1842年戰后的社會矛盾分析
【3.1】鴉片戰爭戰前社會保障
【3.2 3.3】戰后解決措施不力之根源剖析
【結束語/參考文獻】清道光朝的社會矛盾問題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束語
與現在的社會矛盾所體現的住房問題、就業問題、醫療問題和教育問題不同,清道光朝的社會矛盾問題主要體現在鴉片戰爭前的人口過剩、土地集中,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災害連年不斷和鴉片的走私猖獗;鴉片戰爭之后又突出表現在外國資本的入侵,銀貴錢賤的現象更嚴重,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戰后,由于外國資本的入侵出現了大量的失業人群,成為了社會上的流民,政府將軍費和賠款的轉嫁,人民抗租斗爭高漲,社會秩序更加混亂。在道光朝,人口、土地、災害問題一直困擾著統治階級,慢慢的鴉片貿易愈演愈重,成為了清政府特殊的社會矛盾問題之一。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還能勉強達到收支平衡,還能為百姓做點實事、好事,尚有能力來調和社會矛盾,鴉片戰爭結束后,清政府喪失了部分的主權和領土,并在高額的軍費和戰爭賠款后經濟條件每況愈下,國外廉價商品和大量鴉片的輸入,使得政府稅收困難,國庫虧空,入不敷出,統治階級便大肆的剝削農民,使廣大貧民百姓飽受戰爭和剝削之苦,紛紛破產,流離失所,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小民難以為生。且戰后,在國內外大環境下,道光皇帝也力不從心,政府為調和社會矛盾所做出的努力也越來越少,使得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更加突出,最終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
1840 年爆發的鴉片戰爭可以說是清朝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鴉片戰爭前后的社會矛盾問題則突出表現了當時的社會最嚴重問題。清王朝是距現代社會最近的一個封建制王朝,他的方方面面都對近現代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雖然以當時的能力和條件,封建統治者很難解決他們面臨的社會矛盾,可道光皇帝為緩和社會矛盾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我們所借鑒的,同時我們更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解決當今社會某些局部問題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 史料:
清宣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清)
賀長齡?;食浭牢木嶽M].清道光七年翻刻本(清)
包世臣。安吳四種[M].清光緒十四年包誠重刊本(清)
盛康?;食浭牢睦m編[M].光緒十四年上海圖書集成局鉛印本(清)
錢泳。履園叢話[M]. 北京:中華書局,1979(清)
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M]. 北京:中華書局,1981(清)
梁廷枏。夷氛聞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7(清)
文慶等?;I辦夷務始末(道光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清)
夏燮。中西紀事[M].北京:中華書局,2009
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
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一輯[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7
中國史學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2003
▲ 著作:
蕭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0
胡煥庸,張善余。中國人口地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1998
王學泰。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路遇,騰澤之。中國人口通史[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
周育民。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 1368-1953[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鄭劍順。晚清史研究[M].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2004
張杰,張丹卉。清代東北邊疆的滿族(1644-1840)[M].遼寧: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5
戴逸。簡明清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 論文:
湯象龍。鴉片戰爭前夕中國的財政制度[J].財經科學,1957(1):52-70
陳在正。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與太平天國革命[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1):1-19
梁義群。鴉片戰爭與清廷財政[J].近代史研究,1989(5):108-120
世博,伯鈞。道光朝的水災及有關問題[J].歷史教學,1989(9):13-16
楊華山。論道光帝在鴉片戰爭期間的態度[J].武當學刊(社會科學版),1994(1):70-72
田彤。清代(1840 年前)的人口危機及對近代社會經濟的影響[J].史學月刊,1994(3):52-57
曾永玲。關于鴉片戰爭失敗原因的再認識[J].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1):72-79
李向軍。清代救災制度與社會效果[J].歷史研究,1995(3):71-87
嚴愛景。有關八旗生計措施[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6):45-47
雷洪。我國現存社會的歷史特征[J].社會科學戰線,1997(6):244-253
謝世誠。道光朝官員腐敗問題[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3):43-47
葉依能。清代荒政述論[J].中國農史,1998,17(4):3-7
羅志田。"天朝"怎樣開始"崩潰"--鴉片戰爭的現代詮釋[J].近代史研究,1999(3):9-24
聶樹峰。清朝盛世的民生問題[J].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1999,12(1):56-64
蔣大椿。關于鴉片戰爭的評價問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24(4):424-429
楊杭軍。清代中期的社會問題及其影響[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0,2(3):17-52
徐木興。略論流民與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21(3):102-105
陳樺。清代防災減災的政策與措施[J].清史研究,2004(3):41-52
張國驥。清嘉道時期的吏治危機[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33(2):73-78
范荔著。略論清代封建官僚政治對鴉片戰爭的影響--以鴉片戰爭時期的吏治、
軍制腐敗為例[J].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26(1):81-83
張國驥。清嘉道時期的社會危機[J].湘潭大學學報,2005,29(3):121-126
劉海峰。論道光末年國家財政的虛耗[J].民營科技,2008(11):95-96
郭福亮。論道光朝前期駐防八旗生計問題[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4):51-53
康麗躍。清代社會保障政策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