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恩格斯軍事思想的貢獻研究
【緒論 第一章】恩格斯的軍事生涯及主要軍事著作
【第二章】恩格斯對軍事物質層面的探討
【第三章】恩格斯對軍事宏觀方面的探討
【第四章】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理論意義及當代啟示
【結語/參考文獻】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1.恩格斯一生軍事色彩頗濃,為其軍事思想方面的貢獻提供了物質基礎。
2.恩格斯的全部著述中,軍事方面占了他全部論著的近 1/4,為此,贏得了"大軍事家、將軍"等稱號,成為了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奠基人。
3.恩格斯軍事方面的著述,軍事思想的物質層面占了很大的比重,一方面,此為其探討軍事問題提供了時代背景,另一方面,也為加深對許多問題的分析提供了條件。其研究軍事技術注重數據,以數據說理,此體現了偉人探討問題的實證風格,也為我們今人探討許多問題提供了方法的啟示意義。
4.恩格斯軍事思想在物質層面的探討,抓住了當時的核心科技的物化物-船炮,對其的技術和性能探討入微,從而不愧于炮兵專家的稱號。對船炮的作用,他認為:以船炮為代表的軍事技術是戰斗力,可以變革作戰方式,從而加劇新的軍事力量的失衡,誘發新的戰爭。軍事技術之間一直是矛與盾的拉鋸戰,最終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更。
5.恩格斯軍事思想在宏觀方面重點對軍事技術和科學技術發展關系、軍事技術與軍隊理論間關系和軍事技術和武裝起義方面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同時,針對落后國家在戰爭中失敗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得出戰爭的勝負與物質的經濟條件有很大的關系。
6.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及啟示:對恩格斯軍事思想的研究,對拓寬恩格斯的研究、拓寬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的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可起到細化作用,對我軍發展戰略可提供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經典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斯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4].《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業年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年版。
[5].《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著作選讀》[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8 年版。
[6].軍事科學院:《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軍事文摘》[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3 年版。
[7].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M],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1982 年版。
[8].《恩格斯軍事論文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年版。
[9].《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10].《列寧全集》,中文 2 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
[11].《列寧選集》,中文 3 版修訂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
[12].《列寧軍事文集》[M].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 年版。著作
[1] 尚金鎖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軍事思想簡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版。
[2] 羅范懿著:《恩格斯》[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2 年版。
[3] 張樹德編:《恩格斯軍事年譜》[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年版。
[4] 張樹德編:《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思想年譜》[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 年版。
[5] 張樹德著:《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思想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 年版。
[6] 劉戟鋒著:《哲人與將軍》[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
[7] 劉戟鋒:《兵器進化之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11.
[8] 楊春長編:《馬恩列斯軍事理論教程》[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年版。
[9] 黃迎旭著:《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思想新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1 年版。
[10] 王兆春:《世界火器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
[11] 梁必骎:《軍事革命論》[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
[12] 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恩格斯傳》[M].柏林:狄茨出版社,1972 年版。
[13](美)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 年),安常容等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14]〔美〕T.N.杜普伊。國際軍事與防務百科全書:第 4 卷[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
[15] (美)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李志興譯[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5.
[16] (英)伯里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10·歐洲勢力的頂峰 1830-1870》,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17] (英)安德魯?蘭伯特著:《風帆時代的海上戰爭,1650-1850》,鄭振清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8] (英)理查德·希爾著:《鐵甲艦時代的海上戰爭》,謝江萍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 (美)羅伯特·布魯斯、(英)伊恩·迪基著:《圖解世界戰爭戰法:裝備、作戰技能和戰術·拿破侖時代:1792-1815 年》,崔建樹譯[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20] 小戴維·佐克著:《簡明戰爭史》(中譯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21] 戈德·史密主編??茖W的科學[C].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162.
[22] 康寧。古代戰爭中的攻防戰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3] 羅伯特·L.奧康奈爾。兵器史[M].??冢汉D铣霭嫔?,2009:154,80.
[24] 1102(英)AN 懷特海??茖W與近代世界[M].何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95.
[25] (蘇)巴著:《恩格斯軍事理論觀點的形成與發展》[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年版。
[26] J·F·C 富勒著:《西洋世界軍事史》(中譯本)[M].軍事譯粹社,1968 年版。
[27] 克勞塞維茨著:《戰爭論》(中譯本)[M].商務印書館,1982 年版。
期刊論文:
[1] 烏蘭汗:《恩格斯,將軍》[J].載《國外社會科學》,1980 年第 10 期。
[2] 鮑世修:《恩格斯對無產階級軍事理論的偉大貢獻》[J].《世界歷史》,1981 年第 1 期。
[3] 劉戟峰:《火藥西傳以后》[J].載《大自然探索》,1985 年第 2 期。
[4] 劉戟峰:《現代軍事技術對社會的影響》[J].載《科學·經濟·社會》,1985 年底期。
[5] 金隆德:《恩格斯的軍事辯證法思想》[J].《晉陽學刊》,1985 年第 6 期。
[6] 蘇振雷:《恩格斯的軍事著作對唯物史觀的運用和發展》[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 年第 4 期。
[7]. 馬杰:《恩格斯斯軍事技術思想的意義》[J].《科技信息》,2011 年第 5 期。
[8] 李春祥:《恩格斯軍事技術辯證法思想初探》[J].《社會科學論壇》,2005 年第 11 期。
[9] 盧厚明:《恩格斯軍事思想研究》[J].《毛澤東思想研究》,1996 年第 1 期。
[10] .張樹德:《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的理論來源探尋》[J].《軍事歷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
[11].夏征難:《深入開掘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奠基者的理論遺產--<馬克思恩格斯軍事理論研究>評介》[J].《中國圖書評論》,2001 年第 9 期。
[12]單秀法:《恩格斯軍事哲學思想概述》[J].《軍事歷史研究》,1987 年第 4 期。
外文文獻:
[1] H.McNeill,The Pursuit of Power:Technology,Armed Force, and Society sinceA.D.100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2] W.O.Henderson,The life of Friedrich Engels,Frank Cass and Company Limited,1976
[3] Enfield,The Guinness Encyclopedia of Warfar.Middlesex:Guinness Pub.Ltd.1991.
[4] Engels. Notes on the war,Far Eastern Book-Sellers .1971.
[5] Berger,Engels, armies, and revolution,The Shoe String Press.1977.
[6] M.Howard,The Canses of Wars,London,1983
[7] Terrell Carrer,Engels,Hill and Wang,New York,1981.
[8] Martin van Creveld,Technology and War,The Free Pree,1989.
[9] E.Ctell ahoba,Friederich Engels,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Moscow,1958.
[10] Kenneth Macksey,Technology in War,Arms and Armour 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