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成為給學生提供“真實”情感體驗場所,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感受用心感受課文中人物的情感,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 語文教師要在課堂學習中呼喚真摯的情感、真實的語言、真切地感悟,還學生一個本真的語文課堂。
一、真實的語文課堂呼喚本真的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真實情感,可以借助直觀的教具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學生能深入課文內部,對內容進行分析,掌握課文的重點。 例如,在教學《小動物過冬》一文時,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玩具帶到課堂中, 學生拿出玩具之后,課堂氛圍非?;钴S。 這時我說:“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喜歡的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 ”然后讓學生主動探究小動物的過冬方法,并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手中的動物過冬的方法講給其他同學。由于是讓學生探究他們喜歡的動物的過冬方式,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在傾聽其他同學講述時,讓學生了解了更多動物的過冬方法。在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之后,我接著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探究課文中小動物的過冬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真實情感的激發,讓學生很自然地進入到對課文知識探究過程中,促進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堂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 從學生喜歡的小動物過冬方法的探究,把他們引入到對課文的深入探索, 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把學生對小動物的愛進行了拓展,使他們通過探究課文內容了解更多的動物,把學生的興趣從課堂外引入到課堂上,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用充滿激情的話語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調中燃起探究知識的興趣,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真實的語文課堂呼喚本真的語言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在進行情境創設時也要以能促進學生進行探究知識為目的,使豐富的教學設計和環節為學生的進步服務。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新課標要求語文課堂要通過創設情境來活躍氣氛,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思維。 但是在一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課堂情境教學的真正目的,他們在創設情境時只考慮了氛圍的調節,而忽略了體現真實的課堂。 在一次公開課上,教師教學內容是語文綜合實踐課,我曾是上了《望月》之后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來展示有關月亮的內容。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起來了,有的學生背誦了李白的“靜夜思 ”;有的學生講了 “嫦娥奔月 ”;還有的學生用畫筆畫出了有關月亮的畫。我讓其中一名學生把自己的畫粘貼到黑板上,畫上顯示的是一位老人和他的孫子在望著月亮\\(同《望月》課文內容相似\\),在對著孫兒說什么? 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畫中表達的意思? 學生說:“我給這幅畫的名字命名為《盼歸》。 ”我很有興趣地問:“說說看,為什么命名為 《盼歸》? ”學生說了:“老人青年離開家鄉,現在居住在臺灣,老人希望早一點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希望兩岸關系統一,他在教育他的孫子。 ”我表揚說:“你說得多好啊! ”于是所有學生一齊抬手說:“棒棒棒,你真棒。 ”那個學生得意地坐了下來,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一堂看似成功的語文課,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卻存在追求課堂表面化的缺點問題。 教師為了在公開課上有好的氛圍,可以創設情境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如果過于追求課堂氛圍的表面化,而忽視了學生是否能真正說出自己的感受, 是否能表達真實的情感。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情趣,沒有必要進行一些不真實的拔高,要讓教室里的聲音都是學生自己真正的表白,使他們能說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真情實感,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三、真實的語文課堂呼喚本真的課堂感悟
課堂它最需要“真”,也就是真心實意地為了所有學生的發展, 師生真誠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實話實說,無需虛假的造作。 課堂上,真情投入, 教師應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與文章蘊涵的情感相吻合,師生一道激動、平靜,愉快、悲哀、得意、緊張,真心地去面對學生情緒、情思。如在外地考察聽一位名師上《第一次抱母親》一課,教師和學生傾情品讀,傾心感悟,通過對課文語言的朗讀,品悟,感受,體驗,表達,體會母親的無私,博大。
師:母親為了家庭,為了子女,付出了這么多的艱辛,作出了這么多的犧牲,這是她心甘情愿的嗎? 從哪句話中能看出來?
生: 母親點了點頭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哪一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呢? ”多么質樸的微笑,多么樸素的話語啊。 我看到了一個平凡的母親,一個偉大的母親。 從“哪個”詞中,你還想到了誰?
生:我想到了我的媽媽。
生: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我媽媽的媽媽。
師: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媽媽。 她也是一位平凡普通的媽媽,在我們兄妹三人很小的時候,媽媽幾乎天天為我們織毛衣、織毛褲,縫補衣裳……如今她上了年紀, 卻全身都是病,但她對我的關愛,仍然不斷。 她仍關心著我,關心著我的孩子。
課堂上,情深深,意切切,師生在真情的噴涌中獲得美好情感的洗禮和升華。 課堂上,因為有了真情, 所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課堂上,因為有了真情,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學生有效地參與,不止是行動上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進行課堂內容的設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加以引導,使他們能通過深入閱讀課文體會到作者的真實情感,使文章描寫的場景能真實地再現到腦海中,讓學生走入語文課文情境中,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和作者發生情感的碰撞, 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文學感悟,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