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其他論文 > > 功能性身心干預訓練對戰士身心素質的提升
功能性身心干預訓練對戰士身心素質的提升
>2024-02-01 09:00:00


軍事訓練是軍隊戰斗力生成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戰場打贏的重要保證。然而在訓練中所產生的訓練傷病也成為部隊非戰斗減員的重要因素之一,據對基層部隊訓練傷調查報告顯示其傷病率在 2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趨勢[1-3].有研究表明人體機能與心理因素是訓練傷形成的重要致因[4-5].目前,訓練與醫學專家對軍事訓練傷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調查和治療方面,而對訓練傷病的預防研究較為缺乏,本文旨在針對戰士由于心理和身體的不適應造成的訓練損傷,運用功能性身心干預訓練提升戰士身心素質,主動適應軍事訓練的同時預防訓練傷,降低訓練傷的發生率,為促進作戰需要的科學化的軍事訓練模式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以全軍衛勤訓練基地 2014 年參與培訓的 118 名戰士為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從中篩選出 80 名無心理健康問題、訓練傷病、感冒及慢性疾病的戰士。將 80 名戰士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 40 名。其中干預組年齡( 19. 37 ±2. 50)歲,身 高 ( 170. 08 ± 5. 03) cm,體 重 ( 62. 91 ±6. 38) kg,對照組年齡 ( 19. 09 ± 2. 78 ) 歲,身 高( 169. 75 ±4. 12) cm,體重( 60. 56 ± 4. 70) kg.本研究均征得受試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年齡、體重、身高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試驗訓練: 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對干預組進行本研究規定的功能性身心訓練與軍事訓練相結合組訓模式,對照組則進行原有的軍事訓練。共進行為期 8 周訓練( 試驗訓練) ,每周訓練 3 次,每次1. 5 h.具體訓練內容如表下: 干預組訓練內容: 動作準備訓練: 動態拉伸、神經激活; 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訓練、懸吊舉腿訓練、懸吊倒立; 速度訓練: 彈力繩抗阻跑、跑臺階、跑跨欄架、折返跑; 有氧訓練:12 min跑步; 心理行為訓練: 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信任背摔; 康復再生訓練: 靜力拉伸、扳機放松、泡沫軸滾動; 綜合訓練: 400 m 障礙跑階段性練習和完整練習。對照組訓練內容: 力量訓練: 上肢力量訓練、下肢力量訓練、腰腹力量訓練; 速度訓練: 100 m、30 m沖刺跑、往返跑; 耐力訓練: 5000 m、3000 m 跑; 綜合素質練習: 400 m 障礙跑。

1. 2. 2 心理量表測試: 采用 SCL-90 癥狀自評量表、自我效能評價量表兩種心理測試工具,訓練傷問卷調查表、專業醫生診斷作為測試工具。測試心理癥狀水平和訓練損傷出現的可能性。SCL-90 癥狀自評量表包括 90 個問題,設置有 9 個基本癥狀因子[6].內容涵蓋軀體化、敵對性、人際關系等方面。

1. 2. 3 功能動作篩查(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測試: FMS 是通過深蹲、跨欄步、直線弓箭步等7 個動作表現對機體發生訓練損傷預判。該測試分為 4 級評分制: 受試者按規定完成動作是出現機體疼痛為 0 分; 受試者不能完成規定的測試動作為 1分; 受試者完成規定動作但出現機體的代償現象為2 分; 受試者順利準確完成規定動作為 3 分[7].

1. 3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9. 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 ± s) 表示,采用配對 t 檢驗比較受訓者試驗前后心理素質的變化情況; 采用秩和檢驗比較受訓者試驗前后 FMS 各項動作平均得分變化情況; 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采用 χ2檢驗比較試驗前后訓練傷病情況,α =0. 05 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 1 身心功能性訓練對戰士心理應激素質水平的影響 經過 8 周功能性身心干預訓練,干預組SCL-90各因子除恐怖、偏執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與訓練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0. 05,P < 0. 01) ,其中以敵對性、人際關系、抑郁、精神病性、焦慮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差異顯著 ( P <0. 01) ; 對照組訓練前后 SCL-90 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兩組訓練后 SCL-90 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0. 01) ,見表 1.【1】


2. 2 功能性身心訓練對戰士身體運動功能水平的影響 訓練前,對干預組 40 名戰士進行 FMS 測試,由于訓練前后各個動作的得分數未能成正態分布,因此,對訓練前后的動作得分率進行 FMS 得分符號秩和檢驗,結果顯示 7 個動作訓練前后得分除直線弓箭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 P ﹥ 0. 05) ,其余6 個測試動作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 P <0. 01) ; 對照組 7 個動作訓練前后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 05) ,兩組訓練后各個動作的得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0. 01) ,見表 2.

2. 3 兩組訓練傷發生率比較 訓練后,對干預組和常規組發放軍事訓練傷病調查問卷各 40 份,回收80 份,并且邀請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醫生常規組和干預組學員進行訓練傷的醫學鑒定。干預組訓練后訓練傷為 3( 7. 5%) 名,對照組為 12( 30%) 名,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0. 01) .

3 討論

功能性身心干預訓練是融合功能性體能訓練和心理行為訓練,旨在由訓練的視角提升運動功能和心理素質從人體適應本身預防訓練損傷的新型訓練模式心理行為訓練沿用并創新了拓展訓練的“體驗式”培訓的訓練理念[8].因此它的訓練模式的產生與拓展訓練有很深的淵源。同時,以軍隊新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準備為牽引,圍繞“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這種訓練利用戶外活動的形式,模擬真實心理應激情境,對受試者進行心理素質進行培訓,有助于提升心理素質,從心理層面改善訓練傷的致病因素。本試驗中,對試驗組訓練前、后進行 SCL-90 和自我效能感測試并進行對比分析,除 SCL-90 量表中的恐怖、偏執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余各因子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敵對性、人際關系、抑郁、焦慮、自我效能感具有顯著性差異,兩組訓練后 SCL-90 和自我效能感測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看出,通過身心功能干預的階段性訓練,對受訓者的心理特別是容易造成訓練損傷的主觀應激心理因子如: 自信、焦慮、團隊協作、抑郁等個性負面因子具有良好的正向影響。

身體功能性訓練最早起源于美國 AP 公司,由Cook 等[9]設計并與 20 世紀 90 年代提出。與只注重運動表現的傳統體能訓練不同,身體功能性訓練是通過功能動作的練習,注重人體動力鏈的整體訓練,強調能量傳遞的效能和人體最基本的靈活性、穩定性的訓練。并形成階段性、多層次的系統訓練模式[10-11].

功能性身心訓練的第一步是進行功能動作篩查(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FMS 是一個預測系統,它是依靠 7 個功能動作觀察和 3 個排除性測試對人體基本動作的情況進行確認、分級和排序。

預判人體在運動訓練中由于肌肉、筋膜、骨骼的不適應性造成損傷的可能性[12].測試項目包括: 深蹲、跨欄步、直線弓箭步、肩部靈活性、直腿主動上抬、軀干穩定俯臥撐、扭轉/旋轉穩定性并附有 3 個傷病排查動作。有研究表明,FMS 測試總分 14 分以上者,運動訓練中受傷的概率小于測試總分 14 分以下者[13-14].通過功能動作篩查( FMS) 測試,推斷人體運動系統存在的運動代償與受限,為制定安全科學且能有效預防訓練傷的訓練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訓練前,對干預組進行 FMS 測試研究,根據訓練前測試數據分析可見,受試的人員運動系統的功能水平整體不太理想,特別是如跨欄步、旋轉穩定性等非對稱性動作測試項目得分較低。受測人員完成動作測試時容易出現動作代償性現象,導致人體運動能量的損耗和力量傳導的損失,并且,運動表現中動作的長期代償和不對稱是產生訓練傷病的最主要內在隱患[15].干預組通過 8 周功能性身心干預訓練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后再次進行 FMS 測試,并進行訓練前、后比較,其中有 6 個動作訓練前后的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訓練后各個動作得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通過身心功能性干預訓練對測試人員的運動功能,特別是人體最基礎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具有顯著性的提升,該訓練對適應高強度的軍事訓練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同時也為訓練損傷的預防提供了身體的功能性保證。

受訓者的心理和身體的適應能力和訓練的不科學化是造成軍事訓練傷最主要的兩大原因。人體的身體機能、身體形態、心理素質、運動能力的不同導致適應軍事訓練的能力參差不齊,在接受大強度、長時間的軍事訓練很難避免訓練傷的發生,然而借助醫學、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倡導人體在健康的情況下有層次的訓練勢必能有效地預防軍事訓練傷[16-23].本研究從眾多戰士中挑選出未受過訓練損傷且無其他疾病的 80 名戰士為研究對象,其中干預組接受功能性身心干預與軍事結合性訓練,訓練8 周后干預組訓練傷人數為 3 人,受傷率為 7. 5% ,遠遠低于現目前所調查的軍事訓練傷的發生概率。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身心功能性干預訓練采用目前較為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方法,通過提升受試者心理和身體機能的適應性,從而降低軍事訓練中的機體損傷的可能性,達到預防軍事損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昌林,王前進,王帥,等。 2009、2010 年全軍軍事訓練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J]. 解放軍醫學雜志,2012,37( 1) : 59-61.
[2] 黃昌林,楊衛強,朱履剛。 2006、2007 年全軍軍訓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J]. 解放軍醫學雜志,2009,34( 1) :91-93.
[3] 趙剛,孫磊,史慶軒,等。 某特種作戰團 2011 年度訓練傷調查[J]. 解放軍醫學雜志,2013,38( 8) : 675-679.
[4] 萬國華,宋軍,楊小勇,等。 大學生課外運動損傷的影響因素[J]. 體育學刊,2013,20( 1) : 88-92.
[5] 李山。 運動損傷的心理學分析[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25( 3) : 5-7.
[6] 張作記。 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 北京。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
[7] Gray Cook. 動作 - 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 張英波,梁林,趙洪波,譯。 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8] 楊杰,黃文硯,楊飛。 軍人心理行為訓練融入軍事體育課程的必要性探討[J]. 體育研究與教育,2012,27( 6) : 53-55.
[9] Cook G,Burton L,Hoogenboom B. Pre-participationscreening: the use of fundamental movements 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part 2[J]. N Am J Sports Phys T-her,2006,1( 3) : 132-139.
[10] 李丹陽,胡法信,胡鑫。 功能性訓練: 釋義與應用[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 10) : 72-76.
[11] 龍斌,李丹陽。 功能性訓練的科學內涵[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 2) : 72-76.
[12] 鄧運龍。 預防軍事訓練傷的功能動作篩查與糾正練習[J]. 人民軍醫,2012,55( 10) : 1058-1059.
[13] Pasanen K,Parkkari J,Pasanen M,et al. Neuromuscu-lar training and the risk of leg injuries in female floorballplayers: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 BMJ,2008,337: a295.
[14] Emery C A,Cassidy J D,Klassen T P,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home-based balance-training program in reduc-ing sports-related injuries among healthy adolescents: a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an Med Assoc J,2005,172( 6) : 749-754.
[15] 扆錚,尹軍。 對“功能動作訓練”之“功能動作篩查”的審視與思考[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 3) : 62-70.
[16] 黃智,趙丹,龍仕柏,等。 科學施訓對軍事訓練傷的效用觀察[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1,25( 5) : 424-425.
[17] 李海鵬,劉玉杰,朱娟麗,等。 裝甲兵軍事訓練傷調查分析[J].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0,24( 6) : 480-481.
[18] 馬曉燕,張瑞,白玉萍,等。 武警某部訓練傷 210 例調查分析[J]. 武警醫學,2014,25( 10) : 1035-1036.
[19] 馬玉萍,王興泰。 軍事訓練性傷害監測的理論與方法探討[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2,33( 1) : 73-74.
[20] 向大偉,王興泰,姚亞軍,等。 2294 名軍人傷害住院情況分析[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5,26( 1) : 23-25.
[21] 楊建新,韓海建,趙景平,等。 某部軍事訓練傷防護操對降低部隊訓練傷的效果觀察[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2,23( 4) : 284.
[22] 石朝瓊,徐德超,汪志勇,等。 空降兵部隊軍事訓練傷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空軍醫學雜志,2011,27( 3) :178-179.
[23] 趙翠英,穆燕紅,韓立存,等。 飛行員軍事訓練傷的調查與分析[J]. 空軍醫學雜志,2014,30( 3) : 131-13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