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通常稱為“扳機指”或“彈響指”,本病可發生于不同年齡,多見于婦女及手工勞動者,多發生于拇指、中指捏取動作頻繁的工作者。該病起因一般是由于長時間勞動產生的重復性勞損或者外傷,使得手指長屈肌腱部位滑車發生肥厚增生等情況,患者手指長屈肌腱出現狹窄情況,對手指的屈伸以及活動等均會造成嚴重影響。筆者從 2008 年 6 月至 2014 年 6 月局麻下運用中醫小針刀手術治療手指狹窄性腱鞘炎 110 例,獲得滿意的療效。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 110 例 (193 指 ),女 77 例,男 33 例,年齡 20~67 歲,平均 46.3 歲。左側 54 指,右側 113 指,雙側 26 指。本組病例均存在皮下結節,且有絞鎖或彈響。確診后,給予保守治療無效或病史較長的患者。
1.2 手術方法
患者坐姿或平臥,在拇指或中指的掌骨頭掌側皮下觸摸到結節狀物,且在屈伸手指時有滑動感處,做好皮膚標記,用利多卡因溶液在標記處局部浸潤麻醉,術者持中醫小針刀在皮下結節處垂直刺入皮下至腱膜鞘管,用刀尖觸摸到掌骨頭相對應的指屈肌腱纖維鞘管的起始部,由遠及近依次切斷鞘膜,做完松解后,拔除小針刀,讓患者屈伸活動患指,若彈響感或絞鎖感消失,證明松解到位,否則需再重復一次,包扎,不必縫合。
2 結果
本組 193 指,痊愈標準是手指活動自如,無彈響感,治愈率達 100%,均獲隨訪 6~15 個月,平均 11 個月,無神經、血管副損傷及復發等并發癥出現,皮下硬狀物消失。
3 討論
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為多發病,多發于婦女及手工勞動者。多見于拇指及中指,隨著目前手機及網絡的普及,此病的人數也出現高發態勢,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主要以手指頻繁屈伸引起,有疼痛、彈響、屈伸活動受限等癥狀,掌骨頭掌側可及硬性皮下結節,又稱扳機指或彈響指。拇指、中指發病部位在掌骨頭的環形纖維鞘管處,此處構成相對狹窄的纖維性骨管。指屈肌腱變性進而形成膨大,最終通過困難,引起手指活動受限、疼痛[1].對其他部位的狹窄性腱鞘炎采用激素封閉治療,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2].傳統手術方法是切開皮膚,保護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直視下切除部分狹窄卡壓的鞘管,同時屈伸手指,檢查松解到位,術畢縫合切口,包扎,術后功能鍛煉手指。本手術雖然暴露充分、安全、可靠,但切口長,瘢痕大,鍛煉時疼痛易使患者活動時不夠積極主動,肌腱粘連可能性大,致手術效果欠佳,且手術開放治療后患者會出現感染、指神經損傷、瘢痕疼痛等嚴重并發癥。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患者接受保守治療方案,該方案以激素局部封閉為主,療效雖然能夠令人滿意,但并不能完全解除患者手指滑車增生肥厚的病理因素,患者在治療后有較高的復發率,經內窺鏡腱鞘松解術設備昂貴,對術者要求高,準備和手術過程復雜,難以推廣[3].郭長青[4]利用 11 號尖刀采用微型切口手術治療,同樣達到了良好效果。
局麻下運用中醫小針刀治療狹窄性腱鞘炎具有安全、創傷小、時間短,術后功能鍛煉時不會懼痛,切口小、無瘢痕等特點,患者對此類治療依從性高,且術后不會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操作過程簡單,術前體表定位必須準確,小針刀入點與皮膚成 90°,松解從遠及近,同時進行手指屈伸活動檢查松解是否徹底,效果立竿見影,本次研究結果提示了對狹窄性腱鞘炎患者在局麻下運用中醫小針刀治療具有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值得普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顧玉東 , 王澎寰 . 手外科學 [M]. 上海 : 上??茖W技術出版社 , 2002:750-751.
[2] 汪丙昂 , 李改麗 , 王二豐 .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封閉致手指壞死一例 [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 2010, 25(1): 88.
[3] 李文軍 , 史其林 , 孫貴新 , 等 . 內窺鏡下腱鞘切開治療狹窄性腱鞘炎的初步報告 [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 2003, 3(4): 335-336.
[4] 郭長青 . 采用微型切口手術治療拇指狹窄性腱鞘炎 260 例臨床體會 [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 2012, 27(5): 47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