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階段各類型的施工建設項目當中, 混凝土屬于運用最為廣泛,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而混凝土泵送模式則是當前最為經濟、最為合理的模式。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證實,混凝土是否能夠進行泵送不但與混凝土自身品質息息相關,比如泵送劑、水泥、石、砂等材料的配比與品質,并且還與施工現場的施工工藝等密切相關。
1 可泵性混凝土的配料
1.1 骨料的級配
骨料的級配對于泵送性能的影響巨大,應當嚴格按照鋼筋混凝土施工與驗收的相關規定,泵送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徑應當控制在管道內經的 1/4~1/3。 倘若混凝土當中的細骨料含量偏高,骨料的總面積變大,就需要增加水泥的數量,才可以全部包裹住骨料,從而獲得良好的泵送成效。細骨料含量偏低,骨料的總面積降低,包裹骨料的水泥用量減少,而骨料之間的空隙無法徹底填充,輸送壓力偏低,泵送就較為困難。
1.2 水泥用量
水泥的實際用量不但要滿足結構所需的強度,同時也必須要具備一定數量的水泥泵漿當作潤滑劑,其在泵送進程當中的作用在于傳遞輸送的壓力,緩解接觸部件之間的磨損,降低摩擦產生的阻力。水泥的用量通??刂圃?270~320kg/m3,倘若水泥的用量大于 320kg/m3,不 但無法起到提升混凝土可泵性的作用, 反而會導致混凝土的黏度增加,導致泵送的阻力加大。 為了提升混凝土的可泵性,可以適量加入火山灰、巖石粉末以及粉煤灰等物質,通常情況下,粉煤灰是最為常用的,大約控制在 35~50kg/m3。
1.3 水灰比、坍落度
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應當控制在 0.4 至 0.6 之間, 倘若水灰比過大,混凝土的稠度就會降低,流動性能過高,泵送壓力就會顯著降低,然而因為壓力副作用,骨料之間的潤滑膜會逐漸消失,混凝土自身的保水性較弱,非常容易出現離析而堵塞管道,所以,必須要嚴格控制水灰比。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應當控制在 8~15cm,最佳的坍落度應當控制在 9~13cm,當坍落度高于 15cm 的時候應當加入減水劑。
2 混凝土的運輸
為了保障混凝土泵送能夠順利實施,攪拌好以后的混凝土拌合物從生產產地到施工現場之間的運輸工作至關重要。相較于一般使用的混凝土來說,泵送混凝土所涉及到的坍落度偏高,混凝土運輸距離過長非常容易出現離析,導致管道堵塞。因此,應當選擇專用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來進行運輸,在進行卸料以前,應當高速正轉運輸車的攪拌桶 3 分鐘左右再進行喂料。
3 混凝土泵送工藝
3.1 泵送前的準備工作
在進行泵送以前,應當針對泵機實施全面的檢查,實施試運轉來實現真的對系統各個位置實施調試檢查的目的,從而有效保障泵機能夠在正式泵送階段正常運轉。 仔細核查輸送管道的鋪設是否準確、牢固。在進行泵送以前,應當加入 10 升左右的清水來濕潤閥箱與料斗等位置,之后再添加適當的水泥砂漿,通常采用的配合比為 1:2,水泥砂漿的實際用量應當根據輸送管的長度來決定,以剛好對所有管道實施潤滑為最佳,泵送完潤滑砂漿之后才能夠實施混凝土的正式泵送。
3.2 泵送作業
泵機的工作人員必須要通過系統、嚴格的訓練,了解泵機的主要結構與其工作的原理,熟練掌握泵機的操作方法與操作流程,可以處理簡單的泵機事故。 用水泥砂漿潤滑完泵機以后,應當在料斗內砂漿尚未泵送完成的時候導入混凝土實施正式的泵送,從而防止空氣進入到閥箱當中。當混凝土不能及時供應的時候,必須要暫停泵送,暫停的時間不宜過長,并且要及時實施正反泵操作。剛開始進行泵送的時候,應當采用低壓小流量泵送,與此同時,要檢查泵機的運轉是否處于正常狀態,輸送管的接頭是否出現漏漿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狀況,必須要立即停泵進行檢查。 泵機的料斗上面必須要裝有濾網,并且要派工作人員實施檢查,以免異物或者大石塊進入到泵機當中引起堵塞。
4 混凝土泵的清洗
當混凝土泵送完成以后, 應當立即對輸送管與混凝土泵進行清洗,清洗方法包括氣洗法與水洗法這兩種。因為水洗法具有安全、便捷的優勢,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進程中,水洗法是最為常用的方法。進行水洗以前,應當計算泵管當中剩余的混凝土數量,甭管當中的混凝土數量可以參考附表,洗管以前應當先進行反吸,從而有效降低管內的壓力與混凝土數量,洗管的時候,彎管出口與布料桿都禁止站人,應當采用圍欄與安全架進行阻擋,以免引發安全事故。
相較于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模式, 泵送混凝土具有保項目程品質、提升施工速度、降低項目造價、減少勞動強度以及節約勞動力的優勢。隨著社會、經濟、科學的不斷發展,再加上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相信混凝土施工工藝定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覃正韞,韋繼往 .淺析混凝土泵送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J].大眾科技 ,2009\\(04\\).
[2]劉曉東,王立軍.對施工中混凝土泵送相關技術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