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往往是由于某些違法活動與行為導致污染物排放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因為自然、意外因素的影響,導致水體、水生態環境突然受到嚴重污染和危害,進而影響人類正常社會經濟活動。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具有不確定性、危害緊迫性、需快速有效響應性等特點,可能在短時間內影響供水系統,導致停水,并經由蔓延、轉化、耦合等機理嚴重影響到城市生態系統進而引發復雜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做好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保護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及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概率與日俱增,環境安全與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據統計,1993-2004 年,全國共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21152 次,其中重大事故566 次,特大事故374 次。在環境污染事故中,多以涉及水污染形式發生。以云南省文山州為例,2006-2011 年共發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 6 起,平均每年最少1 起。在突發性污染事故的處理中應急監測非常重要,其要在第一時間掌握污染物的含量及擴散程度,為政府決策、污染物治理、群眾撤離等提供重要依據,以將危害減至最小。
1 概況
1. 1 文山州概況
1. 1. 1 地理位置概況文山州位于東經 103°35' ~ 106°12',北緯 22°40' ~ 24°48',地處云南省東南部,東與廣西百色市接壤,南與越南接界,西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北與曲靖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 255km,南北縱距 190km,總面積 32239km2.主要分為珠江和紅河兩個水系。
1. 1. 2 經濟發展概況文山州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產業為主,工業發展相對落后。但文山礦產資源豐富,有礦床 ( 點)816 處,其中: 大型礦床 17 個 ( 包含伴生礦產) ,中型礦床 37 個?,F已探明和發現的黑色、有色、稀有貴重金屬、非金屬礦 11 類 55 種。其中銻、錫儲量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三位,錳儲量居全國第八位,鋁土儲量居云南首位。
1. 1. 3 交通道路概況文山全州公路通車里程 23108km,其中高速公路 303km,一級公路 59km,二級公路 110km,三級公 路 1297km,四 級 公 路 9744km,等 外 公 路11595km.緣于氣候、海拔、自然等原因,交通一直是制約并決定文山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文山市是文山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四周卻只有公路干線: 北上省會昆明市 369km,東至廣西南寧市675km,南下船頭口岸 122km、河口口岸 168km,西至紅河州蒙自縣城 128km,且山石眾多,道路基本上是 “依山傍水”.各個鄉鎮之間的連接線路狹窄,有的地方只容一輛車通過; 路面也是坑坑洼洼,許多路基垮塌,造成嚴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1. 2 文山州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概況
文山州 2006-2009 年先后發生突發性水污染事件: 2006 年 “8. 24”西疇縣小錫板銻礦尾礦庫垮塌事故,富寧縣因交通事故引發的 2007 年“12. 28”粗酚污染事件,2008 年 “4. 12”粗苯泄漏污染事件,“5. 27”蒽油泄漏事件,“6. 7”粗酚泄漏污染事件,2009 年 10. 21 南盤江雷打灘庫區網箱養魚死亡事件?!?】
2 文山州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主要污染風險源分析
2. 1 主要風險源
按照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來源可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為因素又分為交通運輸、生產儲存、超標排放等[1].
交通運輸造成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是由于各種原因的汽車、船只發生碰撞或翻倒,造成其運輸的原料、產品或者其本身的油體、固體散落泄露,從而引發水污染事故。生產儲存造成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是由于生產、儲存有毒有害原料和產品的工廠、企業、單位,由于人為或自然因素,引起火災、爆炸等,其污染物隨滅火用水、雨水沖刷直接進入河道,造成水污染事故。超標排放主要是工業企業的生產生活污水不經過處理或處理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直接引起的水污染事件。
自然因素引起的污染事故包括雨、雪等極端天氣和地震、臺風、山體滑坡等不可抗拒力量,將人類生產污染物帶入水庫、湖泊、河流等,引起水體水質急劇惡化,造成水污染事件。
2. 2 源項分析
文山州 2006-2009 年,交通運輸、生產儲存、其他原因排污造成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分別占66. 7% 、16. 7% 、16. 7% ,無因超標排放造成的污染事件。
2. 2. 1 交通運輸據統計,近年來因交通運輸發生水污染事故的頻率最多,在 2008 年連續發生 3 次,由于文山工業化、城市化迅速發展,從而導致大量有毒有害工業材料運輸進入文山地區,加上突發事件發生地點地理位置險要、交通道路安全等級低,交通運輸成為文山州突發水污染事件的主要風險源。
2. 2. 2 其他由于文山主要以農業發展為主,工業還不發達,生產儲存及工廠排放引起的突發水污染事件相對較少。但文山礦產資源豐富,開采量、存儲量大,雖政府加強了對礦業秩序的整頓,但文山州目前仍存在礦業規模偏小,資源配置方式落后,安全投入不足,無證開采、私挖濫采,小工礦廠生產、生產區生活用水不經過處理超標排放等現象,因此生產存儲、非正常排污引發的水污染事故的風險等級比較高。
文山州屬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嶇不平,極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各類采礦區、露天采石場不規范的開采方式,廢碴、尾礦的隨處堆放,可能造成大量工礦廢水進入河道,引起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突發水污染事件?!?】
3 突發環境污染事件處置中存在的問題
在 6 起突發性污染事故的處置突然過程中,文山州突發性污染事故的處理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 1) 應急監測能力薄弱。主要表現在由于缺乏現場監測設備,監測工作不能在現場完成,需采樣后送到實驗室內進行分析,途中耗費時間過多,不能及時提供監測數據,直接影響到現場指揮部的決策。
( 2) 無救援處置物資貯備。由于平時沒有貯備救援處置物資,也無物資供應商的聯系方式,在事故發生初期處置物資要到州外、省外調運,運距較大,物資到位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污染物的處置。
( 3) 現場指揮和各部門聯動工作不足。事故發生后,文山州處置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先后到達現場,但由于人員較多且分散,現場指揮部與各單位聯系不暢,不能有效聯動,給處置污染事件的協調工作帶來一定困難[2].
4 突發環境污染事件防治處置措施
4. 1 提高應急監測能力
隨著文山州城市化、工業化的迅速發展,污染物排放從原來的小排量、單一污染轉變為大排量、復雜的污染,政府應增加人員,加大投入,解決原來只配備基礎應急監測設備的問題。購置先進的儀器、設備、車輛,改善實驗室環境,提高環境應急監測能力。建立專門的應急物資儲備倉庫,準備好充足的應急物資,同時對周邊城市生產、銷售應急物資的單位進行咨詢、調查登記,建立應急物資信息庫,便于污染事件發生后調用。建立預警預報裝置及水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減小和防治水污染事故帶來的危害。要加強人員應急監測能力的培訓,提高人員的應變能力。
4. 2 強化環保監管力度
嚴厲打擊違規、超載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行為,在高速公路事故多發地段實行嚴厲的交通管制和強制檢查措施,保證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的行車安全,確保環境安全。開展各類環境污染隱患的全面排查工作。對各類重點污染源、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單位以及運輸環節隱患進行全面檢查,加大對居民集中區、河流沿岸及水源地上游污染事故隱患的整改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落實專人督辦,從源頭上杜絕各類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4. 3 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敏銳性和責任感
進一步完善環境應急預案,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健全環境應急指揮系統,配備應急裝備和監測儀器,一旦發生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環境危害。
4. 4 重視防范污染事件的宣傳、培訓工作
加強對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公眾的宣傳,提高各部門的聯動能力和社會力量的參與程度; 加強對重點污染企業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企業防范和處置污染事件的能力; 對污染源周圍及事故多發路段沿線居民進行有針對性的科普宣傳,增強群眾自我防護、自救互救意識,減輕事故危害; 及時公開信息,做好社會輿論的引導。
參考文獻:
[1] 李霞,馬穎怡,翁士創。 廣東省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特征分析及防治思路探討 [J]. 人民珠江,2010 ( 6) .
[2]云南省水利廳。 云南省水利系統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Z]. 2008.
[3]王亞宜,嚴敏。 城市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J].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