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目前,我國的水體污染便得越加嚴重,多數河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現象。近三四十年,國家已經制定和頒布和很多相關的水環境治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不過這種污染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特別有效的管控。有些河流流經城市會遭到生活污水以及工業廢水的污染,大部分的污染物都是人為造成的,主要是生活和工業垃圾等,同時也存在一些無機污染物。上述這些污染物質導致這些內河會呈現比較嚴重的有機污染,這種現象在大型的城市更加明顯,這樣便會使得河流整體質量受到影響,不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且一旦這些河流受到污染,勢必會對我們的飲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對居民的飲水安全與健康也帶來隱患。
1、河流水污染現狀
目前,我國的水體污染問題比較嚴重,河流已經受到絕大多數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這種污染日益嚴重。環保相關部門在全國的幾百條河流做質量測試與評估工作,特別是一些經過城市的河流,污染更是嚴重。數據表明,類似的城市河流已經有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即四類水和五類水。在我國 47 個環保重點監測斷面中,有百分之 29 屬于五類水。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遼河流域地表水水質是全國水質最差的幾個河段。黃河流域與松花江流域的水體質量較差,而珠江,長江水體質量總體良好。
2、河水污染成因分析
2.1 自然河流的環境容量較小,水體質量差
自然河流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與限制,其容量以及水體質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證,這些因素主要涵蓋: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嚴重,攔水大壩上游水庫等。并且,一些城市由于管理和治理不善,很多工業以及生活污水任意過量排放,造成一部分河流失去可使用的價值。這些污染中,有機物造成的污染會使得好氧微生物快速分解,這就需要造成氧氣的大量消耗。一旦河流被污水污染,那么其中含氧量會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
2.2 嚴重的水土流失加劇了水質的惡化
據有關研究統計數據表明,全國主要河流都有不同嚴重程度的水土流失問題,這種現象在北方尤為突出。特別是土地如果利用不合理,經會更嚴重,尤其是在山坡區域如果過度開采等活動,會導致植被以及地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樣河流在兩岸就缺失有效的植被保護,水土的保持也就受到負面的影響,同時,加之水侵蝕、凍融等自然因素,很多有機物進入流域,導致水質遭到破壞。
2.3 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通常情況下,江河流域在下游聚集很多商品糧的重要產地,很多耕地就分布在這些河流的附近或者兩岸,當前,很多農藥以及化肥的實際利用率很低,這樣就導致很多流失的農藥等都會隨著地表徑流進入江河水體中去,這樣也是水質遭到破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一些禽獸等的排泄物也一般不能被集中處理,很多都隨意堆放,這樣很多夾雜糞便的溶液也會隨著地表徑流進入江河流域中去,目前,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逐漸增加,污染趨勢越來越重,據估計,水污染負荷 50% 以上來自農業面源污染。
2.4 生活垃圾污染嚴重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市的平均垃圾產出量為七十萬噸之多,很多城市在處理上仍然是堆放以及簡單的掩埋處理。這種傳統的簡單的處理方式也是造成污染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垃圾堆滲出的滲濾液對淺層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嚴重污染,威脅流域內的飲用水安全。
2.5 工業污染仍然嚴重
當前,我國的產業結構也有失合理性,很多產業水源的消耗比較嚴重,同時污染也很嚴重,這種結構性的工業性質的污染比較嚴重和凸顯。同時很多傳統的企業設備太過時,并且技術也不夠先進,無論是消耗還是能源的使用率都存在不理想的現象,同時資金緊缺,在廢水處理上也管理與整治不足,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與處理,這種類型的企業消耗大量資源的同時,制造和排放很多廢物與污水,勢必會給河流水體造成不利的影響與破壞。
3、河流水污染治理對策
3.1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實踐已經表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本是絕對不可以的,我們必須要有這種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觀念,要呼吁全社會、全民去保護水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道路不斷發展與進步。
必須要努力探索經濟社會以及環境保護之間能夠均衡發展的途徑與方法,合理確定和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觀。在進行水資源的重點開發與利用的同時,要做好相應的環境以及水體的保護工作,優化資源配置,將相應地區的資源以及環境的承載力不斷增強。要注重加強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必須要強行關閉污染嚴重的小作坊和企業,不斷使得河流水體得到保護,水質得到保護。
3.2 全面實施總量控制
要對一個區域的水環境進行保護,必須要對污染物的總量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必須保證污染物的量必須保證水資源能夠承載或者自凈,必須是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保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同時進行,協調發展。所謂的總量控制,能夠控制污染量的同時,還可以層層分解責任,將這些排放量要求真正落實到企業中去,不進有效提升了環境管理效率,而且還優化空間水環境容量的分配,避免了區域水水環境質量的惡化。
3.3 提升水利用效率
在實際工作中要注重對水源的合理使用以及保護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率很低,工業消費用水利用率也不高,總體重復利用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遠遠落后與發達國家,因此,可以斷定我國的節水用水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3.4 盡快實現從污染后治理向污染源控制轉變
要鼓勵與發展清潔生產企業的建立與發展,企業規劃的時候要將環境保護工作作為一個重要的評估標準,前期必須要有相關的環境監管工作,如果項目超出了河流污水的標準排放標準,就不能夠順利審批,必須嚴格把關。一些煤炭、鋼鐵、水泥、玻璃、煉油、造紙、發電等污染嚴重行業以及技術滯后的企業,在浪費資源的同時還制造污染,針對這種情況,必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或者重組,注重技術改革與升級,加快轉型與調整,對于過于落后的企業要堅決淘汰與關閉。
4、結論
本文主要對我國當前的河流污染情況進行大致的分析與論述,繼而對造成污染的原因與因素進行合理科學的論證與說明,并概括出主要的原因為:一是河水的流量不足以其有足夠的自凈作用與能力; 二是城市生活以及工業廢物排放,但是處理不夠科學合理,排放與處理工作不夠協調; 三是水土流失會加劇對河流污染; 四是農業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終,提出河流治理的一些對策與方法,并對工業發展給予環境方面的考慮。
參考文獻
[1] 尹子卉.三峽庫區水域修造船廠防污染管理探討 [J].交通科技,2008\\(02\\)
[2] 劉兆輝,張鳳杰,酈懷秀.廢日光燈管的回收利用與管理對策 [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