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況
臥龍湖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是遼寧西北半干旱區向中部平原濕潤區過渡的生態敏感帶,起著抵御科爾沁沙漠侵襲沈陽市及遼寧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生態作用。對于調節沙化地區的干旱氣候,凈化環境,補充地下水,調節水生態環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鑒于臥龍湖的重要生態作用,2001 年 5 月,經遼寧省政府批準,成立沈陽市第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界定保護區區域面積 112 km2,其中水域面積 64 km2,灘涂面積 48 km2.保護區內生物種群達550 多種,其中有白鸛、黑鸛、白頭鶴、丹頂鶴、白鶴 5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 種二級保護鳥類,140 多種水鳥,在全世界存有的 15 種鶴中,有 6 種在臥龍湖遷徙; 有浮游植物 154 種,浮游動物 38 種,兩棲類 5種,爬行類 2 種,鳥類 39 種,水生植物 48 種等。近幾年,臥龍湖內蓄水量呈逐年下降趨勢,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正在衰退,隨著水面逐步萎縮,臥龍湖區域的生物種群急劇減少,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臥龍湖是遼寧中部城市群北部生態的安全屏障,一旦干涸,不僅威脅康平城鄉生存環境和經濟發展,也會給沈陽市的投資環境造成影響。為盡快恢復臥龍湖的生態環境,康平縣政府正在通過各種措施恢復臥龍湖濕地功能。經過幾年的治理,目前臥龍湖水面面積約70 km2,蓄水量超過1 億 m3,最深水深約3.1 m,已成立臥龍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2 湖泊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2. 1 健康評估指標體系確立
2. 1. 1 健康評價方法
本次評價工作,結合遼寧省湖泊的特點提出了湖泊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必選指標為全國技術標準中的必選指標,新增指標為本次評價遼寧省新增加的指標。遼寧省根據自身湖泊特點新增了幾項指標。本次對臥龍湖健康評價指標體系采取分目標層、亞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進行賦值,準則層包括水文水資源完整性、物理結構完整性、化學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和服務功能完整性5 個方面。指標層則根據《全國湖泊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 辦資源[2011]223 號) 及全國重點河湖健康評估一期試點成果來確定。采用加權法最終進行綜合評價賦分的評價方法。
2. 1. 2 指標權重的確定
指標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在評價過程中,權重的變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評價結論的變化。因此,各個指標權重賦值的合理與否關系著整個評價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根據《湖泊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 試點工作用) 》,對臥龍湖的健康評價指標進行權重賦值,健康評價指標權重賦值情況如表 1 所示。
2. 2 健康評估生物指標評價標準
2. 2. 1 浮游植物數量
采用直接賦分法對浮游植物數量進行賦分。根據《中國湖泊環境》調查數據,我國上個世紀 80 ~90年代湖泊藻類數量年平均值變動范圍在 10 ~10 000萬個/L 之間。結合《中國湖泊環境》調查數據和相關文獻調查數據,確定浮游植物數量指標賦分標準為: 藻類密度在 40 PHP( 萬個/L) 時,賦分值則 90PHPr; 藻類密度在 100 PHP( 萬個 / L) 時,賦分值則75 PHPr; 藻類密度在 200 PHP( 萬個 / L) 時,賦分值則 60 PHPr; 藻類密度在 500 PHP( 萬個/L) 時,賦分值則 40 PHPr; 藻類密度在 1 000 PHP( 萬個/L) 時,賦分值則30 PHPr; 藻類密度在2 500 PHP( 萬個/L)時,賦分值則 10 PHPr; 藻類密度在 5 000 PHP( 萬個/L) 時,賦分值則 0 PHPr.
2. 2. 2 魚類損失指數
魚類生物損失指標標準建立采用歷史背景調查方法確定。選用 1980 年代作為歷史基點?;跉v史調查數據分析統計評估河流的魚類種類數,在此基礎上,依據不同魚類自然分布特征,在不同河段確定魚類分布名錄,并開展專家咨詢調查,確定各評估河流所分布的魚類歷史背景狀況,確定魚類指標調查評估預期值[1].
3 湖泊健康調查監測
3. 1 湖泊分區調查評估
臥龍湖集水面積屬于同一個水功能區,因此本次調查評估工作不再對臥龍湖進行分區。
3. 2 湖泊健康評估指標調查與監測
3. 2. 1 水文水資源
最低生態水位滿足狀況。利用逐日庫水位資料,計算年均水位、3 d、7 d、14 d、30 d、60 d 平均水位。利用臥龍湖水位 ~ 庫容、水位 ~ 面積曲線,確定最低生態水位,為 86. 5 m.將臥龍湖最低生態水位與 2011 年年均水位,3 d、7 d、14 d、30 d、60 d 平均水位進行比較后,臥龍湖年均水位大于確定的最低生態水位,根據評價標準,臥龍湖最低生態水位滿足狀況賦分 90 分。
入庫流量變異程度。臥龍湖水庫上游為西馬蓮河,現無流量監測資料,調查后,發現上游取用水量很小。鑒于資料實際情況,參考松遼委對查干湖評估方法,因此對該項指標不再進行分析。僅選擇最低生態水位滿足程度作為臥龍湖水文水資源準則層指標,根據《湖泊健康評估指標、方法與標準》評分標準,綜合考慮臥龍湖水文水資源指標賦分為 75 分。
3. 2. 2 物理結構
1) 湖岸帶狀況。本次評估將臥龍湖劃分為上游區、庫區以及下游區 3 個斷面。調查表明,3 個斷面的岸坡穩定性均處于基本穩定與次不穩定之間,監測斷面的平均岸坡穩定性屬于基本穩定狀態。3個斷面的植被覆蓋度均在 70% 以上,整體平均覆蓋度為 83%.實地查勘發現,臥龍湖周邊的干擾庫岸形態的人為活動較多,主要有: 垃圾堆放、管道、沿岸建筑物( 房屋) 、農業耕種、庫岸硬性砌護以及公路等。根據以上 3 種指標的賦分情況以及指標權重,計算得到臥龍湖的岸帶狀況賦分為 80 分。
2) 河湖連通阻隔狀況。通過查閱資料、計算分析,得出臥龍湖的連通狀況賦分為 100 分,連通性優。
3) 湖泊淤積狀況。通過向相關人員調查了解,得知臥龍湖的庫容損失率約為 10%,臥龍湖淤積狀況賦分 60 分。綜合上述成果及各指標權重,臥龍湖物理結構準則層賦分為 82 分,健康情況屬于理想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