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因環境污染所引起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政府開展環保工作面臨著更復雜的形勢,所以要從多方面著手推進環保工作水平上一個臺階,而環境保護監測工作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耳目首當其中,面臨著新的挑戰。目前環境監測面臨的復雜形式,如污染物種類繁多、技術水平能力不足、人手不足、專業性強等問題,都需要從制度上構建更加完善的體制機制,全面規劃,確實提高環境保護監測的技術能力水平,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二、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環境污染范圍大,監測工作任務量大
導致環境污染的實際源頭有很多,其中大部分來自人們的生活、生產等不同的領域和方面。污染物的所包含的種類眾多,性質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大部分污染物都是通過代謝、性質發生轉變、聚合等一系列的反應后,對環境污染的實際損害就進一步加劇了很多?,F階段我國環境污染的范圍大,污染源頭多,實際監測工作任務量大。這也就給環境監測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不僅加大了監測人員的工作強度,也使監測工作變的更加復雜。
(二)環境保護監測的相關法規不完善
現階段就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工作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沒有一套完整的政策體系,導致監測工作的開展不太順利。由于其環保監測部門沒有很好的執行到自身部門的實際職能,也致使了環境監測工作過于表面化,沒有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環境保護監測工作的公益屬性。監測的數據不具有相對權威性及獨立性,監測信息的公布還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化,導致環境監測沒有章法可依的狀況時有出現。
(三)環境保護監測的基礎能力建設還不完全
就目前階段來看,我國環境監測標準化建設還不夠完善,缺乏相應的基礎建設,沒有對環境監測能力項目有一個良好的儲備,致使監測能力不強。由于我國開展環境監測相對時間較短,監測的設備和實際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其裝備和技術水平也不是很現代化。環境保護監測還處在粗放化水平上,加上國產化儀器的技術較落后,設備儀器滿足不了實際監測工作的需求。在人員配備方面,大部分縣區級站離標準化建設的要求相去甚遠,出現了有設備但沒人能用的尷尬狀況。
(四)環保工作人員的素質偏低,專業人才缺乏
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時間較短看,相對的專業人才還是比較匱乏,不能滿足環境監測工作量的實際要求。環境監測人員由于長時間在戶外進行工作,沒有很長的時間進行培訓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專業技術水平,導致其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跟不上環境保護監測工作的發展。這也就導致了環境保護監測沒有一支頂尖的監測隊伍的現狀,妨礙了環保監測工作的長遠有序發展。
三、環境保護監測問的應對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環境監測的法律法規
加強環境監測法律法規的建設進程,按照監管法律法規來進行多環境保護監督的工作。有計劃的對環境保護實施監控,確保監測工作依法監督管理,對環境信息依法、合法和有效的監測,監測的信息要按照相關法律進行公開、公示。加快環境保護監測管制制度的進程,讓環境保護監督工作有法可依。真正把環境保護監測落實到實處,逐步規范環境保護監測管理機制,創造有利于加快環境監測科學發展的體制環境。
(二)增強環境保護監測能力建設
加快構建標準化監測站的進程,進一步實現我們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所提出的實際要求,加快環境保護應急監測能力。做好監測項目的實際貯備,進一步提升環境保護監測技術設備的整體水平。促進監測機制朝著現代化方向前進,構建環境保護監測管理體系,使環境監測由粗獷到精準型轉變。不斷加強監測設備的國產化,彌補國產化監測設備的不足。根據計劃保護監測技術選擇合適的設備儀器的型號,充分發揮監測設備的作用。不斷完善、調整監測管理體系,要對土壤、農作物、生物等重點監測對象進行深度分析,加強在實驗室的分析研究,真正從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及時對環境污染做出處理,把環境污染對人們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三)提高環境保護監測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根據我國實際的國情,各地區的環境保護部門要對其工作人員進行嚴格培訓,進一步保證工作人員整體的技術水平。并且要嚴格要求其監測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有技術證書才能上崗,加強對其監測技術的培訓,使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斷提高,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進一步推動建設專業技術水平高、素質能力強的專業性隊伍。在對監測隊伍的精準把握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環境保護的實際情況,提出整體建設的目標,保證其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專業能力。實際技術水平等,進一步培養出更高層次的監測專業人員和技術骨干,從而形成一支強有力的環境監測隊伍,對我國以后的環保監測工作做出實際貢獻。
結語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監測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漫長的工作,只有通過不斷的摸索和探究工作有效實施的途徑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環保工作正常的開展以及不斷的改進,提升環保監測的整體機制和管理水平。對環境污染給予及時的處理,從而減少環境污染對周圍人群的日常生活以及健康的實際影響,并且為我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胡正生,吳志強,康長安,等 . 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分析與解決措施 [J]. 中國化工貿易,2012(03):232.
[2] 賈人獻 . 垃圾處理設施環境監測現狀以及問題分析 [J]. 低碳世界,2013(08):127-128.
[3] 潘玉虎,李宏波 . 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 [J]. 科技風,2014(22):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