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是另一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大氣污染非常嚴重的國家之一,特別是最近頻頻出現的酸雨及霧霾天氣更是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敲響了警鐘。在今年兩會之中,《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訂更是說明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刻不容緩。而要想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就必須對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進行實時、準確的監測,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標準及對策。
1 我國大氣污染的現狀
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以大量的能源消耗為基礎,而由于我國是一個煤炭資源豐富而化石燃料人均存儲量相對較少的國家,從而使得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所占比重較高。在較長時期內,煤炭仍會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占據主要地位。煤炭及化石燃料的大量排放,使得我國的大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這也決定了我國的大氣污染是以煤煙型污染為主。在我國南方地區,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使得該地區的酸雨天氣頻頻出現,而在華北地區部分城市,有資料顯示,其可吸入污染物年均濃度超過國家三級標準。并且隨著汽車的普及,汽車尾氣的排放量急劇增加,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也將會相應增加。因此,對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這三種大氣主要污染物的監測成為我國大氣監測的重點。
2 大氣中首要污染物的監測
2.1 對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監測
顆粒狀物質的產生多與人類活動有關系,如化石燃料燃燒產生和排放的煙塵、建筑場所施工過程中的產生的粉塵等??諝庵杏写罅康念w粒狀物質,而在這些物質中有一部分直徑小于10微米,可以被人吸入呼吸道深部,這就是可吸入顆粒物,這類顆粒狀物質對人體危害較大??晌腩w粒物成分復雜,由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組成,并且極容易在彼此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反應,從而產生更大的毒性。在對大氣中的顆粒物進行檢測時,要對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進行測定,分析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并對其化學成分進行相應的分析檢測,同時還要對降塵量進行檢測。
2.2 對大氣中二氧化硫等硫化物的監測
在工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煤炭和石油燃燒加上硫礦石冶煉等工業活動過程會產生及排放大量含硫污染物。而在這些污染物中,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分布最為廣泛的是二氧化硫。因此,在對硫化物進行監測時,主要測定其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在監測中,利用二氧化硫的化學特性,采用“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紫外熒光法”、“定位電解法”等方法對其進行監測。
2.3 對大氣中氮氧化物的監測
氮氧化物污染主要來自汽車尾氣的排放,除此之外,生產化肥時產生的廢氣以及石化燃料高溫燃燒時產生的廢氣都會產生和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在氮氧化物中,最具危害性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監測中,主要采用氮氧化物分析儀,利用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對氮氧化物的成分及比例進行測定。
3 大氣污染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完善監測體系,合理開展污染源治理
在治理大氣污染問題時,要進行污染源的調查,并加大對大氣污染物的監測范圍,從而對污染物進行準確監測,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利用建立的監測站,改進現有的大氣監測技術,對當地的環境質量及空氣狀況的變化趨勢進行實時監測,確定當地的污染源,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監督監測。建立并完善基于無線傳感器技術的網絡環境監測系統,從而可以對于重點污染區域及人工難以及時測量的地區進行全面監測,綜合分析污染物的分布與遷移規律。在此基礎上,對重工業企業所在地可以設置永久性監測點位和采樣監測平臺。相關部門要根據監測結果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大氣排放標準。
3.2 促進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加快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目前我國的工業企業大多依舊采用傳統的粗放式生產,煤炭燃料使用廣、能耗高、污染大。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必須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采用集約式發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另外,加大對其他清潔能源的開采和利用渠道,并不斷探索對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興能源的利用,完善我國的能源結構。推廣新能源汽車,發揮科學技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促進作用。
3.3 采取防治措施,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
對污染物的治理應從源頭和控制排放兩方面進行控制:首先,要設立合理標準,要求對煤炭燃料進行洗煤及脫硫等預處理;其次,改革生產工藝,對燃煤技術進行改善,改進燃燒設備,提高燃燒效率,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要求工業企業在燃煤設備上加裝除塵裝置,通過冷凝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在汽車上也裝置相應的尾氣凈化裝置,以減少進入大氣中的污染物數量。
3.4 完善對大氣污染的監督管理機制
國家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的財政投入力度,完善大氣污染治理的相關法律條令,加大對環境污染企業的處罰力度,給予新能源及環保企業相關的政策優惠。相關部門要對不達標的重污染企業進行相應的關停及整改措施,合理規劃工業區的布局安排,減少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同時,聯合城市管理部門,對城市的露天施工場所的粉塵及車輛污染物的排放進行監管和整治。發揮媒體及群眾的監督作用,共同對污染企業及污染源頭進行監督控制。
4 結語
環境問題,特別是大氣污染問題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整治大氣污染,需要國家和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對污染物的排放進行凈化處理,完善對大氣污染物的監測體系,提高環保意識,切實有效地落實污染物排放的監管機制,在經濟發展中,注重資源的利用及環境的保護,才能促進經濟和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曉玲。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8(88)。
[2] 魏金龍。試述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6(31)。
[3] 劉明慧,王永飛。關于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檢測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3,9(14)。
[4] 王小平,趙娜。工業綠色轉型中環保服務業發展研究[J].行業發展,2015,1(367)。
[5] 陳原。環保局環境監測系統的實施及改進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