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新要求已經變成以水土資源綜合治理作為治理核心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快速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貫徹執行科學發展觀,我國水利部門在 2006 年提出了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的發展方向,就此,生態清潔小流域的研究與實際操作工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發展、完善與提高,當中建設的內容包括了多個方面,不但要使山變綠、水變清、民變富,更加重視的是建設質量的提升,建設的主要立足點是將生態水土流失的情況加以改善。
1 中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背景
1.1 生態清潔小流域的基本理念
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指的是將流域內范圍當成治理的單元區域,整體規劃,綜合治理,將治理辦法和當地主要的景觀相互協調,從自然發展的和諧角度出發,基本上完成流域中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最佳的資源配置,將人和自然綜合發展的和諧理念當成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1]。
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全新發展形勢,是小流域綜合治理在本質上的深化。流域范圍內的水資源、土地資源與生物資源等的基本承受能力相互結合,改變人的活動,將生態和中心建設當成是發展的核心思路。并且根據當地的具體自然社會情況,制定出針對性較強的發展計劃,一步一步地開展推進工作。
1.2 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現狀
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別使得學者對小流域的基本理念以及其操作功能存在著不同的認知,而且各項治理辦法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國現如今小流域的綜合治理與研究工作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治理小流域的有效方法。在治理黃土高原地區,使用的是工程和生物兩種方法相結合,綜合治理小流域,逐漸形成了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基本模型。而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基本內容是農田建設,是將水、壩、梯田與灘地的明確當成是治理目標,但是治理辦法配套形式并不集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逐漸累積了相關的經驗和教訓,也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體系,慢慢的認識到治理小流域的整治需要采取綜合形式[2]。因此我國現在治理小流域工作使用的是綜合治理的措施,將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行綜合性分析,整體性操作,為小流域綜合治理覆蓋上一層網。
1.3 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問題分析
上個世紀 80 年代,水利部將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目標當成是一項重要的發展經驗并開展一系列的推廣工作,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由此我國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漸發展成以小流域作為基本單元的綜合治理的全新階段。另外,我國在確定了以黃河長江為首的六大流域以及水土流失嚴重的 8 個區域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的試點單位。到了 80 年代,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工作已經成為作為我國的水土流失與發展的主要操作形式。
1.4 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自從我國頒布了《水土保持法》后,代表著我國的水土保持工作發展到了法制化階段,接受了法律的保護。將水土保持工作加入到了發展的基本國策當中。在這個發展階段,關于水土保持的工作更加的深入,在常規治理的基礎上,注重事前的預防工作,將小流域治理工作和區域的經濟發展互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治理與開發相結合的基本形式。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進入全新階段,自從我國水利部在北京召開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工作的會議以來,提出了新時期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的全新要求。
2 小流域監測內容基本研究情況
2.1 小流域監測內容與監測指標
2.1.1 監測內容
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監測重點一般包含了五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侵蝕影響因子、侵蝕狀況、水土流失及水質污染危害、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效益評價等。
2.1.2 監測指標
監測指標是和監測內容直接相關的,因此在分析監測指標時需要清楚了解監測內容的具體含義。
侵蝕影響因子:降水量、氣溫、土壤類型、土壤密度、土壤水分、土壤酸堿度以及植被覆蓋度等等;侵蝕狀況:水位、流量、含沙量、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面積、土壤侵蝕量以及侵蝕性降雨等;水土流失及水質污染危害:洪水沖毀面積、土壤肥力下降、有效土層減少、土壤質量惡化、洪澇損失、高錳酸鹽指數以及 PH 值等;水土保持措施:
溝頭防護數量、坡改梯工程、谷坊工程、截水溝、排水溝、沉砂池、蓄水池數量、水土保持林面積以及林木密度等;水土保持效益評價:凈效益、效益費用比、投資回收年限、經濟效益系數、投資回收期以及減輕面源污染效益等。依據監測內容分析監測指標,能夠更好的把握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方向,為小流域綜合治理提供更大的裨益。
2.2 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包括了調查監測、地面觀測、遙感監測、土地水資源評價等等。調查監測主要就是通過文獻資料了解清楚此項監測所需要的各項材料;地面監測主要就是對地面的徑流、土壤、泥沙、水質等進行監測工作;遙感監測是一項新型的監測技術,通過衛星圖片監測小流域范圍內的各項指標以及具體情況;土地水資源評價通過建立等效的數據模型,分析存在于土地上的植被、土層、酸堿值等進行評價監測[3]。
3 結束語
現如今水土保持清潔型小流域建設還只是剛剛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需要繼續摸索,在探究的過程中要不斷研究新問題,總結全新的發展經驗,使我國的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研究向著更加全面完善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華,袁利,于興修,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現狀與研究展望[J].中國水土保持,2012,6(11).
[2]楊憲杰,溫美麗.水土保持生態情節性小流域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節能與環保,2009,12(13).
[3]陳新軍,田里,張望林.基于“生態系統控制論”原理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對策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10\\(1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