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空氣質量的惡化,我國陰霾天氣逐漸增多,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嚴重危害,我國把陰霾和大霧天氣一起作為災害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是霧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濕度大時,霧的成分多。白天濕度大時,霾占據主力,相對濕度在 80%~90%之間。其中霧是自然天氣現象,雖然以灰塵為凝結核,但總體無毒無害。霾的核心物質是浮在空氣中的煙、灰塵等物質,空氣相對濕度低于 80%,顏色發黃,氣體能直接進入并黏附在人體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對人體健康有傷害。
一、霧霾天氣成因
(一)氣象原因
根據我國氣象中心的數據來看,秋冬季節是我國霧霾天氣頻發的主要季節。秋季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冷空氣勢力較弱,風力較小,大氣層結構穩定,不同密度大氣的高度分層狀況十分穩定,在這種穩定的天氣形勢下,空氣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不容易向外擴散,相似的污染物在空氣的淺層集聚,從而導致污染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同時,青藏高原南部暖濕空氣強度較強,來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流異?;钴S,這股暖濕氣流順著西南方向將豐富的水汽運送到我國中東部地區,從而引起了這些地方空氣濕度大,促進了地層逆溫的產生,給霧霾天氣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城市內部,城市高層的建筑物,當風流經過市區時被建筑物阻礙,出現了摩擦力并降低了風的速度,風力的減小不利于污染物的分解和擴散,從而長期積累在城市或者郊區的上空及附近。
(二)人為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煤、石油等為主要原料的工業逐漸增多,我國人均汽車的擁有量也在逐年增加?;瘜W工廠污染物的排放、汽車尾氣增多、農作物秸稈的燃燒等行為都可以引起空氣中顆粒物含量增多,從而引起空氣質量不斷惡化,造成我國霧霾天氣呈上升趨勢,目前 PM2.5 成為空氣質量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家庭裝修的過程中,家庭中粉塵的彌漫,也會產生粉塵“霧霾”,給房主和裝修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均消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在享受著汽車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不知產生了大量的污染氣體和懸浮顆粒,從而大大降低了能見度。
二、霧霾天氣的危害
(一)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霧霾天氣中的顆粒物很微小,肉眼幾乎不可見,當被吸入人體后進入支氣管中,會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當空氣中的污染物加重時,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會增高,霧霾天中的顆粒污染物不僅會引發心肌梗塞,還會造成心肌缺血或者損傷。霧霾天氣還容易使人產生悲觀情緒,如果不及時調節,很容易造成人情緒失控,從而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二)危害生態環境
空氣中的顆粒物較小的時候,它的沉降速度慢,在大氣中存留的時間比較久,在大氣動力的作用下能夠吹到很遠的地方。顆粒物的污染物能夠波及很廣的區域,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同時大量的顆粒物落在植物的葉子上能夠影響植物的生長,落在建筑物和衣服上能夠腐蝕建筑和衣物。當空氣中顆粒物增多時,會干擾太陽對地球的輻射,從而對全球性的氣候造成一定的影響。霧霾天氣能夠形成酸雨,對人體和社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危害交通和農業
當出現霧霾天氣時,室外的能見度低,持續性的霧霾天氣將造成交通堵塞,嚴重時甚至交通事故頻發,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霧霾天氣對農業的生產也不利,通過農業專家的研究表明,霧霾天氣能夠間接地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當污染加重時,太陽輻射的降低和吸收日光能力下降將導致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減弱,從而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減產。
三、 霧霾天氣的治理措施
(一)注重研究, 合理規劃布局
霧霾天氣的治理不僅要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空氣質量信息公布透明力度,更要開展研究活動,根據城市空氣質量政治方式和階段目標以及相關的治理項目技術,鼓勵開展全面、科學、深入地研究,并投入大量的資金,找出天氣變化的規律,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要結合地形和其他的自然環境,根據地形和專門觀測可能出現的主要大氣污染情況。同時,限制工業污染的數量與規模,合理分布工業污染設施的數量與規模,防止污染設施與生活區的集中布局。要嚴格劃分生活區和污染區,盡量避開盛行風向的影響。
(二) 加強監管,積極防護
加大對交通運輸重要場所的監管,主要是道路和機場的安全監管。
當霧天能見度低的情況下應按照相關規定封閉道路或降低飛機起降架次,從而降低交通污染排放,以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另外,汽車司機也要大力配合,平時多關注霧霾天氣處理方法,霧霾天氣盡量減少出行班次。市民在霧霾天氣時應該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污染物侵入肺部。霧霾天氣要調整飲食,多關注老人和兒童的身體健康,平時要多注意飲水,飲食要清淡,少食用刺激性的食物,要堅持科學的生活作息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對于早起鍛煉的人來說,當霧霾天氣出現時,應盡量避免外出鍛煉,最好進行室內鍛煉。當外出歸來時,應立即洗手洗臉清洗裸露的肌膚,將塵埃等清洗掉,注重室內通風。當霧霾天氣減弱后要開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三)優化產業結構,控制污染源
治理霧霾天氣,政府要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嚴把新項目建設許可關,將環境影響納入到企業產業發展評價體系中。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合理調整產業結構,逐漸淘汰高污染產業;加大推行清潔能源力度,重點整治煤炭排量;制定并執行更加嚴格的石化、鋼鐵、火電等重點產業大氣污染排放限定值,保證二氧化硫、顆粒物和氮氧化物的總量下降;重點實行多污染物協同限制,避免第二次污染的出現。另外,機動車輛排除的大量尾氣也是形成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政府部門要重視機動車輛的污染防治力度,實行獎勵和制約兩手抓政策,推動汽車使用的燃油質量和機動車排放標準相一致,提高汽車燃油清潔能力。政府要加大對機動車環保監管力度,完善車輛環保驗收機構的監督機制,全方位控制汽車排氣總量。治理霧霾天氣必須充分動員全社會力量,才能有效提高治理霧霾天氣的效率,擴大范圍。社會公眾可以減少私家車輛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杜絕過度裝修等行為,為減少 PM2.5 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建立霧霾天氣預報系統
治理霧霾天氣,要了解大氣污染物的擴散規律,模擬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對空氣中大氣污染物的分布情況和污染程度進行預測,逐步建立各大城市城區霧霾天氣預報系統,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治理技術保障,完善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監測系統。要制定霧霾天氣防治預警應急預案,出現霧霾天氣時有效啟動應急系統。
建立大氣污染預報技術,對大氣預警預報系統進行詳細的設計,實現對大氣污染有效的監控。對監控過程中出現的污染嚴重的企業,要采取限制污染企業排放量、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機動車輛限制出行等方法,提出解決企業污染問題的方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準確定企業排量。從根本上解決霧霾天氣,需要合理解決人力資源矛盾,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提倡生態文明,注重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使用清潔能源,讓大家都達成綠色生產生活的共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城市。
特薦論文:政府如何治理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