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水利工程建設就如同我國早期的機械設備一般,外形傻、大、黑、粗,性能上經久耐用。伴隨著現代水利工程建設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正在向生態水利、生態工程的路上邁進。在很多的地方,這條路走的很踏實,做出了很大的成績。這些建設首先從非生態化水利建設可能帶來的弊端入手,分析弊端,積極采取先進的工程管理及工程生態管理,對于因水利工程建設受損的河流及周邊生態環境,進行必要及時的修補措施,努力維護水域環境和其生態體系功能。
1 防堤生態建設工程
(1)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下幾方面:a.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我們通常會人為的改變河流的渠道流向,包括人為的規定河流的河道,人為的截斷河流的斷面,導致河床硬質化改變;b.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河流會出現非連續化現象。主要包括:修筑河壩,截斷了河流的流向,修筑河堤,在橫向方向阻撓了河流的向外拓展,讓河流按照我們規劃好的流徑流淌。只有充分認識到以上影響,積極消除影響,才會在水利建設的同時,做好水域的生態保護,盡量還原水域原有的生態體系。
目前我國的防洪工程建設和整治河川的建設,都采用了現在水利工程的最新技術和最新材料。為的就是減輕施工水域的生態破壞,保護水域生態系統的功能。例如現在非常流行的生態型護坡設計和堤壩綠化工程就是很好的事例,且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我國現有的生態建設技術較之其他生態建設先進的國家還有一段距離,沒有系統的問題總結,施工過程總結,缺乏施工技術規范的指導。
(2)什么是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一個統稱,它包含很多內容,例如防洪、灌溉、發電、水資源保護,新建的、擴建的、修建的水利建設工程及其附屬工程。也有一種解釋是通過對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控制和調整,達到最有利于我們的工程。這兩種解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通過改變,讓水資源朝著有利于人類的方向發展。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沒有水的世界不敢想象,自然界的水不完全是人類需要且適用人類的水,基于此情況,人們才大興水利建設,控制水流,即可疏導抗洪,也可進行水資源的調配,例如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把南方充足的水資源引流到北方水資源相對較缺的地方。按照梳理工程的功能特性分類,水利工程分為防洪工程,農田工程,水利發電工程及海涂圍墾工程等。這些水利工程都是根據不同地方的水資源的不同使用方式,最大限度的發揮水資源在當地的作用。
(3)影響環境的因素。水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對周圍地質的影響、周邊生活的影響和陸生生態的影響。其中對陸生生態的影響最大,關系到水域周圍的生態鏈的建設。
(4)如何加強生態水利建設。首先要從水利工程規劃入手,提高規劃水平。要全面認清開發水域的水資源生態系統,合理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和使用。盡力做到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高效,節能。提高規劃水平,可從以下幾方面提高:a.要實地調查研究,盡可能的提出多種建設方案以備選擇;選擇適合當地自然特色的最優方案并提出建設工程的規模,工程規模的確定一定要按照當地資源確定,切不可盲目。要請相關專業專家在當地進行實地考察,對當地的地形,地貌,水流做出勘測,在技術層面給出最準確的建議。b.政府要完善與生態水利建設有關的相關法律,對于不適宜進行大規模水利施工的區域,例如國家及地方自然保護區,著名的風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國家自然遺產等區域,進行必要的保護,規定可開發建設的區域,不可開發建設的區域,同時禁止進行大規模以上的水利建設。從保護環境,保護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入手,對嚴重破壞當地自然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水利建設項目,重新考評,無法達標的建設項目,要立即停止建設,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再次破壞。c.轉換開發思路,由于現階段征地成本的日益增高,對于移民量少,占用農用地少的地方,可充分開發,甚至是 100%開發,但是對于移民較多且占用耕地多的地方,可不開發或折半開發。水利工程建設不能總看眼前既得利益,也要向長遠看齊。對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盡到應盡的責任。要做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2 生態化防洪工程的規劃建議
(1)在防洪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要實行經濟效益和環境生態效益兼顧的原則,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兼得,也要首先考慮生態環境利益。對于生態環境來說,破壞只需一天,但是恢復卻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在進行防洪工程建設開始的時候,一定要疏通整治河流上游、下游、周邊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圍繞這些,進行防洪水利工程的建設。
(2) 堤線布置和堤形選擇的方式要以生態環境的保護為前提。人為改變河流的流向,使河流統一化,會直接影響當地水域的物種。故,再此建議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補充幾點關于保護當地山川湖泊的技術要求,盡量保留當地水域應有的濕地或淺灘。在防堤寬度上盡量采取宜寬不宜窄的原則。盡量做到防堤的功能在保護土地的前提下實現。
(3)關于河流的斷面的建議。在河流斷面的設計上盡量要求不要違背當地的自然河流的河床特點,避免因人為化設計河流斷面導致河流的均一化。河流的斷面設計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適應。
(4)岸坡的防護結構。在水利生態建設過程中,交錯的岸坡防護結構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最嚴重。因此,岸坡的防護結構應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出發,在滿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進行岸坡防護的設計。
(5)水利生態建設周邊的環境建設,即景觀建設。在此環節,我們可以參考環境美學中的觀點,在河堤起到應有功能的前提下,讓人們有享受河堤周圍景色的沖動。
自從生態化建設理念引入水利建設中以來,我們看到更多的水利工程建設都在遵循生態化建設的理念施工,在此希望,生態化建設的理念能夠在以后的水利施工建設中成為常態。讓生態化建設理念以水利工程建設為依托,成為我們家鄉變美,天空變藍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劉志強,梁文斌。論水利工程中的生態保護問題[J].知識經濟,2010.
[2]許平。淺析生態保護與大型水利工程建設[J].水利天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