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戲曲的手機微傳播,主要有APP傳播、微博傳播和微信傳播等三個路徑。三個路徑具有各自的平臺優勢及受眾人群,戲曲傳播如能充分利用三個路徑并促使三者融合,將有助于為戲曲傳播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 :戲曲傳播;移動互聯網;手機微傳播。
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人的延伸,我們通過手機了解資訊,實現與外界的溝通,手機也讓用戶直接成為終端,不需要任何傳媒中介,只需要一個平臺。戲曲傳播在這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自建平臺和借助平臺兩種方式,這兩種傳播方式都是借助手機實現,直接傳遞到最微小的個體終端,可以稱之為手機微傳播,其中有三個路徑值得嘗試 :自建APP傳播平臺 ;借助微博傳播平臺 ;借助微信傳播平臺。
一、APP傳播。
自建APP平臺,通過聽、看、教、學、賽等方式傳播戲曲,是戲曲傳播方式的新變革。戲曲APP是由互聯網技術人員與戲曲專業人士共同創制的手機專用軟件,發布于Android(安卓系統)或IOS(蘋果系統)等手機操作系統之中,供終端手機用戶下載使用。戲曲類APP起步于2014年,目前有以下三種類別 :
(一)資源型平臺。
資源型戲曲APP平臺是根據地方戲類別、戲曲名家、戲曲名段等標準,分門別類地整合各種戲曲資源,向受眾傳播戲曲音像及相關資訊,其中以“聽戲”“戲曲大全”等APP為代表。如“聽戲”APP,在戲曲館這一模塊中,劃分了京劇、豫劇、黃梅戲、秦腔、越劇等53類,涵蓋了207位著名戲曲藝術家的唱段,并有多部經典專輯供戲迷下載。板塊設計人性化、實用化,聽戲界面均有唱詞,即使不是戲迷,也能了解戲曲的內容?!皯蚯笕盇PP則精選了京劇、昆曲、黃梅戲等十個劇種,以名家、名唱段為主,配以字幕,供受眾聽唱。此外,還有一些諸如“黃梅戲”“聽京劇”“中國昆曲社”等戲曲APP,以某一個劇種為主提供豐富的戲曲資源。資源型戲曲APP,主要是供受眾聽唱的平臺,以手機取代傳統的電視或收音機,成為隨身攜帶的戲曲傳播硬件,這些戲曲類手機應用軟件的開發,促進了戲曲傳播方式的改變。
(二)互動型平臺。
互動型戲曲APP既具有資源型平臺的聽唱功能,但又主要著眼于受眾與戲曲名家、受眾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其中以“唱戲吧”“戲緣”等APP為代表?!皯蚓墶钡淖谥际恰皩崿F藝術家與戲迷真正零距離交流的互動平臺。滿足戲迷學戲、唱戲、看戲、與藝術家交流等剛性需求?!雹賾蚓夐_設了名人堂、娛樂梨園、我要唱戲、戲曲欣賞、超級擂臺、超級活動等板塊,以互動為核心、互聯為紐帶,以教學、互動、競賽、咨詢為主,聯結了戲迷、藝術家、院團、戲曲從業者與普通受眾等主體,打破了藝術家與普通觀眾之間的空間界限,顛覆了傳統的單向度的傳播方式,使每個人都成為戲曲的自媒體和傳播節點。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僅僅滿足了聽戲曲的需求,但是這些互動型平臺不僅可以聽唱,還可以唱戲、參賽、咨詢以及與藝術家和其他參與者進行深度體驗交流,人們既是戲曲藝術接受者,同時也是戲曲藝術參與者。
(三)綜合型平臺。
綜合型戲曲APP平臺,集電視、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等方式于一體,最后通過手機APP的方式呈現出來,以“央視戲曲”為代表?!把胍晳蚯笔侵醒腚娨暸_戲曲頻道打造的一款戲曲APP,整合了央視11套戲曲頻道資源,依托傳統電視傳播媒介進行的互聯網媒介創新,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央視戲曲節目,利用手機平臺探討戲曲話題,憑借電視資源構造網絡虛擬戲曲社區。
綜合型戲曲APP的核心特點是在廣播電視為主的傳統戲曲平臺的基礎上,打造綜合性的移動互聯網傳播平臺。廣播電視等傳統戲曲傳播平臺,包括了廣播、電視、音像版權,以及通過廣播電視媒介形成的受眾群體,這些元素被移植到戲曲APP之中,并通過更為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綜合了戲曲資源、戲曲交流與互動等特色。
綜合型戲曲APP的傳播路徑是在與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融合的過程中發展而來,以娛樂性、交互性、虛擬性形成網絡虛擬戲曲社區。首先,網絡虛擬戲曲社區是跨越了地域、時間,通過個人戲曲興趣集結而成的群體,延展了傳統社區的概念,為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的受眾提供在線互動交流平臺,人們在戲曲虛擬社區交流中獲得了參與戲曲藝術的平等權力,不再只是單向的接受,而是參與其中,發揮了藝術教育功能和藝術介入功能。其次,綜合型戲曲APP也可以通過網絡虛擬社區中受眾的參與程度以及偏好傾向來收集藝術大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為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所用,傳統媒介可以利用大數據獲知受眾的審美喜好、心理訴求、欣賞時間等,根據這些大數據改進廣播電視媒介的戲曲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