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建設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水電項目投入運行的經濟效益。傳統的水電建設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大型光伏電力建設的管理要求,因此要根據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地采取高效的管理策略,以提升光伏發電站的管理效率和運營效益。
1水電建設項目管理現狀和問題
大型光伏電力建設的理論依據是光生伏特效應,運用一定數量的太陽電池,從而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電力資源。光伏發電工程建設體系主要包括太陽電池板、控制器以及逆變器,這三大構件均是通過電子元器件來組成的,沒有任何機械結構。光伏發電設置比較簡單,因此它的使用不受地域和環境的限制,大型光伏電力工程的應用意義重大,不僅可以為無電地區提供充足的電源,同時還可以實現并網發電,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我區日照時間長,為光伏發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在白天也可以利用能效強的VCZ晶體發電板與太陽光進行互感對接,同時與風能發電相配合,達到互為補充的功效,利用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接收轉換柜接收電能,為我區群眾的日常生產與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不僅可以解決用電問題,還可解決飲水與灌溉問題,例如在一些無電區域,居民可以利用光伏水泵從深井中獲取飲水,在灌溉工程不夠完善的耕作區域,采用大型光伏水泵落實噴灌和滴灌技術,也能充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光伏發電不用擔心資源的枯竭問題,在運行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噪聲的污染,也不會對周圍的環境帶來任何的污染,對人體也不會造成健康威脅,并且不會受到地域條件的約束,無論是何種地勢地形,都可以建設光伏電力項目。光伏發電過程不用燃料,不會再次消耗自然資源,也不用敷設輸電線路,發電和供電的全過程在用電區域內即可完成。
光伏發電的能源利用率非常高,且電力資源的質量上乘,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所需周期也比較短,能源的獲取效率非常高,然而光伏發電依然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大型光伏電站的建設需要占用巨大的面積,這與太陽照射能量的分布密度小有關,故電站的成本相對較高,光伏電站對能源的采集雖不受地域條件的限制,但是會受到四季嬗變、晝夜更替、陰晴變化等氣象條件的影響,能源的利用效率就略顯差異。光伏發電本身不會對環境帶來任何污染,但是光伏板的生產加工過程卻會給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做好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2提高水電建設項目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為了提高大型光伏水電建設項目管理水平,主要的策略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完善市場化的運作機制
這是提高水電建設工程,包括大型光伏電力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徑。市場化運作機制的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并且這是一種將投資者作為主導因素的管理形式,有效彌補了以往投資主體不被建設項目重視的不足。市場化運作機制使得項目法人可以根據法律所賦予的相關權力,依據自身的投資意愿,在實踐中行使工程的建設權,并主持工程的建設工作。
在市場競爭作用下選擇實力較強的承包商,運用合同來規范投資商與承包商的關系,這樣也可以有效解決水電建設項目存在的投資失控、工期拖延、質量安全不過關等問題。利用市場優勝劣汰的黃金法則,可以促使承包商通過改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來不斷適應業主的嚴格要求,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市場運作機制是運用法律形式,即合同來將利益攸關方緊密聯系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水電工程建設質量,并提高管理水平,否則承包商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
2.2不斷提高建設工程施工技術,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我國常規水電站的建設成果顯著,容量和規模均處在世界領先水平,這與卓越的施工技術密不可分。工程建筑技術水平的高低對水電站的造價、建設速度、質量、進度等方面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于大型光伏電力工程的建設也是如此。光伏電站的建設雖然所需周期較短,但是規模巨大,生產光伏板的過程較為復雜,且對工藝有著較高的要求,并且光伏電站沒有任何機械設備,依靠的都是電子元器件,所以對精度要求更高,采用先進的技術是確保工程建設的重要保證。高科技的應用可以提高建設的效率,因此也相應地減少了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2.3建立健全嚴格的管理制度,采用責任管理制
嚴格的管理對提高水電建設質量至關重要,也對增強項目承建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意義重大,正所謂“三分技術,七分管理”,而完善管理制度則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水電工程建設的管理制度包括計劃部署、施工管理、進度和質量檢查、獎懲制度等,每一環節都要嚴格要求,以確保整體質量的提高。嚴格的管理可以看作是行為的法制化、市場化、科學化、現代化的過程,甚至是一種軍事化管理過程,因此管理制度不僅要細致明確,還要將管理責任具體化,避免出現問題無人問津或找不到負責人的現象發生。采用責任管理制可以調動企業全員的積極性,各管理層級間及時溝通信息,可最大限度提高管理的效率。水電建設施工的環境相對其他行業比較惡劣,大型光伏電力建設也不例外,經常處于荒郊山野,為增強施工隊伍的凝聚力和執行力,嚴格的管理非常必要,同時也要注意嚴格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制度中要體現出人性化的一面,不能太過苛刻,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可以將柔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管理中來,并以此為基礎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促進施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為工程的建設管理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
2.4不斷提高管理者和企業員工的素質
不斷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并加強對企業全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建立一支高水平職工隊伍。
水電建設管理者自身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一個事業心強、精通知識與技術、懂得管理藝術的業主,可以充分調動各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并能夠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同時技術優良、責任感強、內部管理水平高的承包商同樣是水電工程建設所需要的施工隊伍。為了提高施工隊伍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增強全體員工的職業覺悟和道德覺悟,令其在日常的工作中秉持著認真的態度,不僅可以減小返工的幾率,還可以降低管理的成本。大型光伏電力工程建設涉及的專業知識多,對科學技術的要求比較高,因此要在施工前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并對施工的進度和效果進行隨時抽查與管理,并做好記錄,對管理的結果要進行評估與反饋,以便及時彌補不足之處。
3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水電工程建設中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大型光伏電力的投入建設過程中受到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的限制,為了提高水電工程,尤其是大型光伏電力建設項目管理水平,就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全過程管理方案,切實提高監管的力度,為電力工程的建設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遠亮.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學,2011.
[2]祝顯圖.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蘭州大學,2010.
[3]陳云華,吳世勇,馬光文.中國水電發展形勢與展望[J].水力發電學報,2013,12(25).
[4]張海東.項目群管理在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11.
[5]屈濤.在建水電站資產移交及后續建設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