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黃龍灘水電站是 20 世紀 70 年代成立的一個老水電企業,原來的 2 臺懸吊型機組單機容量為 85MW,總裝機容量為 170 MW。到 2005 年 8 月擴建工程結束后,又增加了 2 臺半傘型機組,單機容量為170 MW,總裝機容量為 340 MW。該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已經由以前的 170 MW 達到現在的 510 MW。
后增加的 2 臺半傘型機組\\( 即#3,#4 機組\\) ,其調速器各配置 1 套壓油裝置,壓油裝置配置 2 臺壓油泵,互為備用,該壓油泵型號為 SMF440R46U121W23,工作壓力為 4 MPa,轉速為 1 450 r/min,軸功率為32. 8 kW,流量為 22. 7 m3/ h。壓油泵技術要求: 油泵運行時響聲正常,打油效率應符合設計要求; 2 臺壓油泵互為備用時,正確動作率應達 100%。
1 故障現象及原因分析
黃龍灘水電站#3 機組#1 壓油泵在安裝運行時油泵工作響聲異常,運行了半年,#1 壓油泵逐漸出?,F油泵打油效率下降的現象,并伴隨異常聲音。隨著時間推移,油泵效率越來越低,響聲也逐漸增大。
出現上述情況后,水電站對組合閥閥組進行了調整,同時對油泵泵體外觀也進行了檢查。通過調整,油泵異常聲音有所改善,但打油效率仍然很低,嚴重威脅#3 水輪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
根據上述情況,從安裝工藝、設備本身、人員技術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對水電站#1 壓油泵異常情況進行了分析。
\\( 1\\) 該油泵吸油桶的結合面采用紙墊密封,紙墊密度小,易進氣,因而油泵運行時真空度達不到要求,使油泵出現異常響聲。
\\( 2\\) 在吸油桶的內膽上加了 4 個 \ue54f 50 mm 的吸油孔,且孔的上緣與吸油桶上結合面的距離為 50mm,這樣就造成了吸油桶內儲油容積縮小,因而油泵運行時產生的真空度小,不足以將集油槽內的油吸到油泵內。
\\( 3\\) 油泵檢修必須嚴格按照檢修規程中的工藝規定進行,檢修工藝控制不好會造成油泵的質量下降,從而無法保證油泵正常運行。
\\( 4\\) 集油槽的油位低,會造成油泵運行時吸不到油而使油泵出現異常。
\\( 5\\) 檢修回裝后,油泵與電動機的同心度誤差超標,造成異常響聲。
\\( 6\\) 壓油裝置的閥組彈簧有卡阻現象,使油泵出現異常響聲。
2 處理方法
針對上述分析,2006 - 04 - 24,對#1 壓油泵解體檢修。
\\( 1\\) 將油泵吸油桶上下接口處的紙材料密封墊更換成厚度為 3 mm 的耐油橡皮墊。
\\( 2\\) 通過計算,將吸油桶的內膽上原 4 個 \ue54f 50mm 的孔改為 12 個 \ue54f 20 mm 的孔,并將孔上移,使孔的上緣與結合面的距離為 70 mm,吸油孔達到油泵設計輸油量技術要求標準,使吸油桶的容積增大,滿足正常需要。
\\( 3\\) 對檢修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高檢修工藝水平,嚴格把關設備驗收,認真處理每一道程序。
\\( 4\\) 對各管路滲漏點進行處理,確保無滲漏。
\\( 5\\) 隨時觀測集油槽油位,油位不足時立即加油,確保油位在設計標準內。
\\( 6\\) 檢修回裝時,對油泵和電動機的同心度進行調整,使連接的油管順暢。
\\( 7\\) 同時對壓油裝置組合閥閥組的活塞、彈簧進行檢查和研磨,確保閥組動作靈活。試運行時,油泵工作正常。
3 結論
#1 壓油泵經檢修處理后,經過 7 年多的運行,油泵運行平穩,無異常聲響,排油量正常,未出現故障,確保了#3 水輪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為黃龍灘水電站的安全、穩定生產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歐澤全. 油泵故障導致水輪機組停機邏輯分析[J]. 廣東水利水電,2012\\( 7\\) : 77 -80.
[2]劉戰平. 水輪發電機組軸承潤滑油系統故障處理[J]. 設備管理與維修,2010\\( 8\\) : 57 -58.
[3]胡香梅,吳道平. 油泵啟動時壓油裝置異常的分析和處理[J]. 江西電力,2009\\( 4\\) : 50 -51.
[4]王之軍. 烏金峽水電站油壓裝置壓油泵運行若干問題及改進[J]. 水電廠自動化,2012\\( 1\\) : 49 -51.
[5]李長海. 小浪底電廠油壓裝置存在問題的分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2\\) : 49.
[6]張永平. 淺談中小型水電站油壓系統檢修要點[J]. 科技資訊,2007\\( 27\\)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