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是一項非常古老的運動,在冷兵器時代,弓箭作為一種極具攻擊性的遠程殺傷性武器在軍隊之中備受推崇。當槍支被發明并廣泛運用到軍事中逐漸取代了弓箭之后,弓箭運動慢慢演變為一種健身運動在民間廣為流傳,它更多的是鍛煉人們的專注力,通過注意力的集中再加上不斷的訓練最終更準確的命中靶心。弓箭運動已經不再僅限于運動而是一種體育精神的體現,不懈的努力加上專注的態度最終達到目標。而在當前對于射箭運動的訓練以及調整方式也擁有了一個更加完善的體系來幫助人們更好的在身體素質受到鍛煉的同時達到訓練目標。
1 弓箭運動的項目特點以及訓練目標
1.1 射箭運動的項目特點。對于射箭相信任何人都不糊陌生,射箭運動已經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而 1992 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那驚艷的一箭點燃奧運圣火相信人們也一定記憶猶新。射箭運動是一項需要協調性及肌肉耐力性的項目, 其特點是在靜止站立的情況下,在較長的時間里,通過協調用力來完成每次的拉弓、撤放等一系列技術動作。所以射箭運動是一項考驗人們綜合協調能力的全面性運動,技術性非常強。射箭運動對力量的要求并不高,但對持久性的要求很高。因為射箭運動的比賽特點使得肌肉需要在長時間內保持一定的負荷量,在持續比賽的過程中參賽人員還需要有效的維持一種良好的肌肉拉伸狀態并協調身體的各個部位完成射箭,所以該項目是需要進行長久訓練通過科學的調整才能更好的達成良好的成績。除了對力量、耐力、專注度的訓練,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也是射箭運動的重點要求之一。
1.2 射箭運動的訓練目標。射箭運動的目標就是命中靶心,更高的命中率自然是射箭的最終目標。但是完成這樣一個目標僅僅依靠高強度的訓練是完全不夠的,良好的通過科學的計劃和訓練方式才能達到更高的訓練效率。首先作為射箭運動對于力量的強度要求并不高,因此并沒有像古時候的軍營里面不斷的加強力量訓練以幫助拉開更大的弓,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現在的射箭運動只是一項體育競技,是一種體育精神的體現。
射箭運動更多的在于協調性,將箭持續的射中靶心才是當前射箭運動的主要競技內容。所以在訓練方面更多的是注重對運動員的耐力和持久力的訓練。射箭本身就是對協調性要求很高的一種運動,而因為該比賽一般都需要持續進行,因此對運動員的持續的協調能力要求更高。所以當前射箭運動的訓練目標更多的是加強運動員的耐力和協調性以幫助其能在較長時間內更穩定的發揮出一個較高的命中率。
2 宏觀、微觀調控進行訓練周期計劃安排
2.1 對周期計劃的安排進行宏觀調控。良好的進行一個計劃安排才更有可能按照射箭運動的特點去達成一個高效率的訓練,所以一個完善的計劃需要科學的安排才能更好的實現。整個計劃定為撒放性、撒環性、環突性、恢復性、瓶口性、引導性以及比賽性這七個小周期計劃來達到對射箭運動員的整體訓練,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循序漸進來慢慢讓運動員的射箭技術逐漸提升并逐漸調整到最合適狀態。
首先通過撒放這樣最為基本的訓練來強化和解決相應基本技術問題,再慢慢發展至對環靶的訓練,對身體協調性,身體恢復能力等條件的訓練,逐漸的加強并對可能影響射箭的所有因素都進行了全面的訓練,最終比賽訓練來進入一個良好的競技狀態。從各個基本方面的能力開始強化最終統一進行實現并達到一個生理和心理都十分完善的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訓練處更強的能力并正常發揮出來。
2.2 對訓練量和強度進行微觀調控。雖然按照相應的計劃能夠很好的進行訓練并有效的提升運動員的射箭能力,但是每一個人的身體特點都不同,訓練量的多少以及訓練強度的大小也要因此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因為過度的訓練不僅不會增強運動員的能力反而會對其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體育競技的重點在于思想的傳遞和精神的交流,太過重視結果而使用高強度甚至超過自身負荷的訓練最終只會偏離體育競技的本質。所以完全可以根據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特質進行相關體質指標的測量來良好的規范其訓練的量和強度。比如通過運動員訓練前后血睪酮、Hb、CKP值的變化來確定其身體特點,最終科學的制定好其訓練的強度。還有在不同的時期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不同訓練量的規劃,總而言之,按照七個周期進行宏觀的計劃調控,再根據每一個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和身體特點進行微觀調控才能達到適合每個人的最好訓練效果。
3 按照相關運動學人體學理論進行科學的調整
3.1 超量恢復原理。在運動后的恢復過程中,被消耗的能源物質含量,不僅能恢復到原有的水平,而且在一段時間內還會出現超過原有水平的情況,這就叫超量恢復。而在對于消耗的過程越刺激,其產生超量恢復也就越明顯。這些都是經過科學驗證并且有很多實際案例證實了的觀點理論,因此通過這一特點運用在射箭運動員的訓練之中也能產生非常明顯的促進效果。
良好的控制訓練的間歇時間,這樣就能很好的達到一個訓練效率并且還能良好的提升運動員的耐力。通過超量恢復原理可以得知在半反應時其同樣擁有一個較好的物質基礎,那么在此時進行一定的訓練刺激,既能達到相應的訓練目的同時還能攻擊出足夠的物質基礎來消耗和馴良,這就是科學的達到高效率訓練目的。并且這樣的訓練還能讓運動員達成更加持久的訓練時間,同時提升了耐力,這對這個射箭運動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3.2 應激性原理。應激性即是指在有機體受到異常刺激時身體就會引起一種緊張的心理狀態。而本身運動的意義就在于不斷的成長和超越,挑戰身體極限并不斷超越前人的記錄。超越本身就是優異的體現,是一種打破平衡的存在,所以就一定要摒棄掉之前所形成的慣性,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負荷和刺激來對當前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從而達到相應的訓練目的。體育競技本身就是將潛能不斷刺激挖掘出來,這就是對應激性原理的良好運用。
而在這樣一個受到刺激情況下人的體質往往是比較敏感的,因此對于接受相應刺激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對度的把控。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射箭技術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取得顯著的成效,因此運動員們更需要的是鍥而不舍的訓練精神。長時間且超負荷的訓練最終只會帶來反效果甚至會對自身的身體造成永久性的損傷,那么到頭來只會影響射箭能力。即便通過應激性原理進行刺激訓練提升也一定要按照科學的訓練量和強度來實行。
射箭運動是一項考驗運動員綜合能力的運動,是將力量、持久力、協調能力進行全面的配合發揮才能最終良好的保證射中靶心,并且在射箭的過程,運動員還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和感覺,才能幫助其持續的拿到好成績。一切成績都和刻苦的訓練是分不開的,但訓練也要科學合理,所以按照科學的計劃實施并根據個人特點進行完善調整才能更好的幫助其達到一個高效率的訓練成績。
參考文獻
[1]李欣鑫,李建英。優秀射箭運動員不同負荷狀態下中樞神經遞質及腦電復雜度變化的研究[J].體育科學,2015(3):39-43.
[2]王霆,李建英,時衛東。中國射箭隊備戰第 17 屆仁川亞運會不同訓練階段腦電非線性參數分析及腦波誘導干預的研究 [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1):47-51.
[3]崔永川。射箭運動損傷的特點和處理[J].體育科技,2014(3):73-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