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廣西當代文學的形成與文學體制建設
廣西當代文學的形成與文學體制建設
>2024-03-06 09:00:01


廣西當代文藝理論與批評的產生與廣西文學體制的建構和文學的繁榮發展有密切的關系,而廣西文學體制的建構又與我國當代文學體制的改革有直接的關聯。我國的文學體制形式主要通過三個渠道來體現:一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政文藝管理機構,如宣傳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實施對文藝管理的行政職能;二是由文聯、作家協會等群眾團體構成的組織管理機構,發揮黨和國家聯系文藝家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以實現對群眾文藝團體的直接領導、組織和管理的職能;三是各種所有制類型的單位組織機構,如出版社、雜志社、報社、演出團體、研究所、高校等[1].新中國的文學體制是在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上確立起來的,它把文學看成是黨的整個事業的一部分,要求文藝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把"人民"看成是一切文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會上還成立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由中宣部直接領導,具體闡釋黨的文藝政策、部署文藝運動、開展思想斗爭。

一、廣西當代文學體制的建構

廣西當代文學體制的建構是建立在全國文學體制改革的基礎之上,并集中表現在廣西文聯、廣西作家協會、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及其所屬各級文藝團體、文藝機構的改革和建設上,使文聯和作協成為了廣西文學之家、作家之家,成為廣西文學興起的指揮所。1959年廣西作家協會成立之初屬于中國作家協會的分會,自己所擁有的獨立性很少,直到1986年才獨立為廣西作家協會。新中國成立以來,廣西貫徹黨的正確方針政策,在區委和區政府的領導下,1958年4月在廣西文聯內部成立了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落實黨的文藝政策,負責管理協調全省的各項文學創作工作。同時,各市也成立了相應的文藝機構,貫徹執行黨的文藝方針和政策,開展文學活動,維護新中國的文學體制。廣西作家協會負責團結、組織、協調和服務廣西各民族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的工作,它成立50多年來,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并倡導文學創作的自由與多樣化原則。會員們創作了一批在海內外文壇具有影響的作品,為繁榮和發展廣西文學創作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伴隨著廣西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化,廣西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不斷地拓展。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廣西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廣西文學體制的建構,具體落實了各種文學創作的制度和政策,以提升廣西文學的水平,壯大文學桂軍的實力。這種文學體制包括文學創作機制、文學人才培養機制、文學創作基地和文學創作獎勵機制的出臺和落實等,并形成了具有廣西特色、符合廣西實際的文學發展道路。這些文學體制的改革與制度,直接導致了廣西文學與批評的良性互動,并有力促成了文藝評論與文學創作的共同進步和整個文學桂軍的崛起。廣西當代以來文學體制的建構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作家簽約制度

1997年中共廣西區黨委宣傳部實施作家簽約制度,由廣西文學院負責實施。作家簽約制度按照自愿報名、平等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對廣西籍的青年作家實施簽約創作。作家原工作單位的工資待遇不變,中共廣西區委宣傳部每月發給1300元的創作補貼。作家可以自由創作,必須在簽約內完成創作,并在《人民文學》《當代》《作家》《收獲》《鐘山》《花城》《小說選刊》等全國主要文學期刊上發表或轉載中、短篇小說3-5篇,或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1種以上。作家簽約制度從1997年開始實行,以后每兩三年進行一次并長期堅持下來。作家簽約制度是廣西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種機制,它為作家們出精品提供了優越的創作條件,有效激發了他們創作的潛能和熱情,使他們的創作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在首屆簽約作家中產生了享譽文壇的"廣西三劍客"--東西、鬼子、李馮,成為廣西文學新桂軍的領軍人物。在廣西作家簽約制的帶動下,還培養出海力洪、凡一平、黃佩華、常弼宇、沈冬子、劉春、盤文波、楊映川等文學骨干和新銳。他們不斷地在全國各文藝期刊上發表作品,還獲得首屆和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奪取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及人民文學獎等各種獎項。作家簽約制度為文學桂軍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廣西文學的興起與繁榮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來作家簽約制度還運用到了廣西藝術家的聘用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文學人才培養制度和文學創作基地

為培養文學青年創作人才,1978年至1990年,廣西作家協會共舉辦了8期文學講習班,做出了大量突出的成績。1990年6月,廣西區政府在文學講習班的基礎上成立廣西文學院,制定廣西文學院的章程,每年專項撥款以招聘專業創業人員,首任院長是藍懷昌。廣西文學院創立十多年來共招聘作家學員近100多人次,培養一批廣西著名的作家如柯天國、張宗栻等,并創作出一批有影響的文學精品。目前,廣西文學院由馮藝擔任院長職務、鬼子等擔任副院長職務。

廣西文聯從2013年開始還啟動文學創作人才培養"1+2"工程。該工程由一位著名作家作為導師,結對帶領和輔導兩名青年作家進行文學創作,并完成一定數量且具有較高質量的文學作品。例如2014年3月廣西第二屆文學創作人才培養"1+2"工程儀式上,廣西作家協會主席團通過遴選,選出10位著名作家(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等方面的創作),20名有創作潛力的青年作家;每名導師對應的學員,通過抽簽產生。導師義務對學員的創作進行指導和監督,以帶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提高其創作水平。

導師們也主動關心和了解學員的創作計劃及創作中的困難,并指導他們創作[2]."1+2"工程的開展具有積極性的意義,體現了廣西文學創作培養機制中的人性化和導師制的互動性,有利于廣西文學新人的培養和創作水平的提高。另外,廣西文聯還積極為作家從事文學創作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建立了相應的作家創作基地和生活體驗基地。創作基地每年接待一定人次的作家采風創作和組織若干次文學講座、作家筆會等活動,為作家進行基地采風創作和開展文學活動提供后勤保障和優良服務。20世紀90年代以來,廣西文聯先后在風光秀麗的南丹縣、賀州市、資源縣、樂業縣等地建立了作家創作基地,極大地方便了作家們的文學創作活動。

(三)文學創作精品和獎勵機制

廣西文學創作堅持精品創作的原則,鼓勵作家們以精品來繁榮創作和回報社會。多出精品,既要搞好創作規劃,注意把握政治導向,也要講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還要調動各種新聞媒體對精品進行宣傳、推介,搞好文學評論,擴大社會影響。同時,文學創作的精品原則和文學人才培養工程結合起來,通過精品創作匯聚區內外的優秀文學創作人才,為精品力作提供人才保障。這種文學創作的精品機制后來還延伸到了影視和戲劇歌曲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此外,政府還創辦廣西文學創作基金、青年文學創作基金和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基金,建立作家與經紀人聯誼制度,解決出版難的問題。

1995年,廣西區政府設立了廣西宣傳文化發展基金,自治區財政不斷加大對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地市級對精品創作都投入不少,一般都在數百元以上。具體在文學獎勵機制方面,廣西文藝發展主要有三大獎項:一是廣西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宣部設立"五個一工程獎"后,從1991年廣西區黨委宣傳部也設立"五個一工程獎",每一年獎勵一次,1997年后改為每兩年獎勵一次。獎勵的數量少但是獎金高,有的獎金超過10萬元,評出來的都是在全國頗有影響的精品力作。二是文藝創作銅鼓獎,從1988年開始實行,區政府每四年評獎一次。這兩個獎項對各種文學類型、藝術種類和文藝評論等門類獎項評獎,并堅持少而精、寧缺毋濫的原則,有力推動了廣西文藝的繁榮與發展。三是設立廣西青年文學"獨秀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廣西文學院與廣西作協每兩年評選出一位創作獨特而成就突出的青年作家,以培養廣西的文學新人,推動文學桂軍新銳的脫穎而出。

廣西文聯下屬的各文藝協會也設立各門類評獎制度,如"廣西文藝評論獎"、"民間文藝優秀成果獎"、"金鐘獎"、"戲劇文學獎"、"曲藝文學獎"等。此外,廣西區黨委和政府還不定期地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獎勵活動。如1998年的"廣西首屆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界五十杰";2002年舉辦"廣西文藝家十三年成果展示會",獎勵了133名優秀的文藝家;2006年,廣西人事廳和廣西文聯聯合舉辦了"全區文聯系統集體和個人立二等功"表彰活動,10個先進集體和30名優秀文藝家獲得表彰。2014年7月廣西區黨委宣傳部、廣西文聯還實施廣西2014-2015年重點文學創作項目扶持。該項目共扶持廣西籍的49位作家進行創作,其中包括長篇小說、中篇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兒童文學、文學理論、報告文學、壯文文學等,每個項目獲4-8萬元經費扶持??梢哉f支持的廣度和力度前所未有,使眾多的青年作家受益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廣西當代文學的興起

在廣西當代文學機制建構的同時,文學創作也出現逐步形成、發展壯大和繁榮的局面。從整體來看,當代廣西的文學創作成果較為豐碩、作家隊伍成長較快。在新中國成立到"文革"爆發前的時間里,廣西文學基本能夠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奠定了初步形成的格局。"文革"十年當中,廣西文學遭到了一場浩劫,文學創作幾乎陷入停頓狀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由于政治生活、經濟生態的環境得到改善,廣西文學得到了健康發展,并經歷了從復蘇、探索到走向繁榮的變化過程。廣大文學工作者創作的積極性得到解放,他們參與到社會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從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中吸取豐富的營養,運用創新的藝術形式和手法去表現新時代的生活和典型人物。經過20多年的努力奮斗,到新世紀初,廣西文學調整布局,開拓創新,實現了新的發展,并形成了文學桂軍的局面,在全國文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廣西文學在文學機制改革與創新的背景下得到了為前所未有的進步和提高。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廣西文學的興起和挫折

在抗日戰爭時期,廣西曾出現過桂林抗日文化運動和文學創作的短暫高潮,但是抗戰勝利后的文學創作成就又銳減。1949年底廣西全境解放時,廣西文學基礎十分薄弱,文藝人才匱乏。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廣西作家隊伍主要由這幾個方面的人員組成:一是來自解放區或由外省調來的作家,如陸地、苗延秀、賀祥麟、陳白曙、徐君慧、樊籬、秦兆陽等,他們來到廣西后一直堅持文學創作。二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桂林繼續留下來的作家,如秦似、周鋼鳴、林煥平、胡明樹、馮培瀾、謝逸等,他們都是具有較高創作水平的作家。三是解放前就在廣西進行地下革命斗爭并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如黃青、黃福林、李英敏、丘行、周民震、藍鴻恩、梁寧、林克武、秦振武等。四是上世紀50年代在廣西成長起來的一批青年作家,如韋其麟、包玉堂、莎紅等。這些作家們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多民族的較大規模的創作隊伍,他們堅持與時代與人民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偉大旗幟,為廣西文學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陸地在廣西第三次文代會工作報告中所說:"解放初期廣西文學藝術的基礎是比較薄弱的,在省委直接領導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文學藝術事業得到蓬勃發展,形成了一支包括各文藝部門的,專業和業余的,老中青結合的,多民族的革命文藝隊伍。"廣西當代文學的興起還體現在文學刊物上。

在廣西文聯主辦的文藝期刊中,存在歷史最長、最有影響力的是《廣西文學》。該刊物創立于1951年6月,后來曾數次改名。在60多年的歷程中,《廣西文學》在不同歷史時期推出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如陸地的長篇小說《美麗的南方》《故人》,苗延秀的《元宵夜曲》,韋其麟的《莫弋之死》,秦兆陽的《兩輩人》,黃飛卿的《五伯娘和新兒媳》,聶震寧的《繡球里有一顆檳榔》,李英敏的《椰林蕉雨》以及戲劇方面胡仲實的《楚漢春秋》、周民震的《三朵小紅花》、謝民的《朝陽》等,都在廣西和中國文壇上產生了重要影響?!稄V西文學》扶持和培養了眾多的民族作家,其中不少還走向全國文壇。該刊的不少文學作品曾被全國著名和權威文學刊物所轉載,甚至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向國外介紹?!稄V西文學》在推出廣西優秀文藝作品、繁榮廣西文學創作、培育青年文藝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文革"期間,全國和廣西的文學事業受到巨大的破壞。

1969年廣西文聯被撤銷,其人員下放"五七"干校,陸地、苗延秀、秦兆陽等作家受到批判、流放、勞動改造等,被迫停止文學創作。在隨后的幾年里廣西的一切文學活動停止,直到1971年林彪反黨集團的破滅,全國各地的一些文藝活動才開始有所恢復。

1972年廣西文藝創作辦公室成立,它負責全區文藝創作工作,組織開展了一些恢復文學事業和促進文學創作的活動:一是《廣西文藝》的復刊,二是舉辦各類文學創作學習班,三是在培養工農兵作者的基礎上,先后組織作者深入基層生活,創作并編選廣西短篇小說選《南疆木棉紅》、詩選《紅水河歡歌》、歌曲選《壯族人民歌唱毛主席》出版[3].在此背景之下,廣西的一些作家和文學青年開始寫文學創作活動,創作了一批短篇小說、長篇小說、詩集、童話等??偟膩碚f,"文革"時期廣西出現的文學作品缺乏藝術價值,成就和意義不大。

(二)新時期廣西文學的崛起和繁榮

改革開放以后,廣西的文學創作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文學創作取得突出成績,是當代60多年來最有活力和成就最輝煌的時期。此時期的文學事業獲得了健康發展;作家的創作由探索走向自覺;文學成果由廣西沖向全國,形成全國性影響,取得突破性成就;文藝隊伍整體實力增強,文藝桂軍崛起[4].文學創作先后獲得全國短篇小說獎和"魯迅文學獎".其中,廣西新時期文學史上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李棟、王云高合作的短篇小說《彩云歸》獲得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另外,韋一凡、藍懷昌、聶震寧、楊克等人成為上世紀80年代廣西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他們的作品對廣西甚至全國文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文學桂軍崛起的過程中,廣西文壇產生了一批全國所熟悉的第三代青年作家,他們和廣西第一代老作家如韋其麟、包玉堂、韋一凡、藍懷昌、黃繼樹、潘琦、彭匈等,第二代中年作家如聶震寧、林白、梅元帥、張宗栻、楊克、馮藝、常弼宇、黃德昌等人,共同構成了文學桂軍的組成部分。第三代青年作家包括林白、東西、鬼子、李馮、凡一平、黃佩華、沈東子、楊映川、李約熱、朱山坡、黃土路、張燕玲、劉春等人。林白上世紀90年代初以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爭》,成為全國的女性主義代表作家之一。她還出版了長篇小說《守望空心歲月》《青苔》《致一九七五》等,新世紀以來不少高校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都把林白作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女性小說家的代表人物進行分析。

東西是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文學桂軍崛起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1997年他以中篇小說《沒有語言的生活》榮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從此一舉成名,成為了先鋒派小說家的著名代表。東西200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后悔錄》,其作品以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特殊的藝術成就榮獲第四屆華語傳媒盛典2005年度小說家稱號。2007年,臺灣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后悔錄》的繁體中文版。

鬼子是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是文學桂軍崛起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2001年,他以中篇小說《被雨淋濕的河》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他的"瓦城三部曲"(《被雨淋濕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麥田》)廣為好評;2009年其長篇小說《一根水做的繩子》獲《小說月報》優秀長篇小說獎。李馮是新時期戲仿小說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先后出版了長篇小說《孔子》《碎爸爸》等,以及電影小說《英雄》《十面埋伏》,并擔任這兩部武俠電影的編劇,由張藝謀導演而聞名遐邇。李馮的小說為我們提供了大批在傳統小說中難以見到的人物形象,他和東西、鬼子并稱"廣西三劍客".

凡一平是一位善于營造故事氛圍和具有民族氣質的作家,他出版有長篇小說《跪下》《變性人手記》《順口溜》等。其中,《跪下》獲得第三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中篇小說《尋槍記》被改編成電影《尋槍》,《理發師》被著名導演陳逸飛改編為同名電影,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凡一平因此也被稱為"渾身是戲"的作家,他和東西、鬼子、李馮并稱廣西文壇的"四君子".

跨入21世紀以來,廣西文藝工作者保持了良好的創作勢頭,在文藝各個領域繼續取得優異的成績,廣西的文學也興起了新的創作高潮。這一時期廣西繼續推進簽約作家制,作家們展現出老、中、青團體的協作力量,不斷有新的作品推出,各種文學類型的創作全面發展、數量眾多,而且不少文學作品特別是長篇小說被成功改編為影視劇,擴大了廣西當代文學與作家的影響力,一些廣西作家作品還被翻譯成外國文字在海外出版。在小說方面,東西、鬼子、凡一平、黃佩華等作家繼續簽約,主攻長篇小說的創作;沈東子、李約熱、朱山坡等年輕作家也出手不凡,出版了代表性的長篇小說。在散文方面,廣西文壇領袖、"部長作家"潘琦出版了《潘琦文集》共九卷,反映其雄厚的創作實力和主要創作成就,后面三卷則是他廣西文藝理論與批評研究的重要代表作。另外,彭匈、馮藝、張燕玲等人也取得了散文創作的新成就。彭匈著有《云卷云舒》《會心一笑》《極品男人》等多部散文和隨筆集,其作品入選多種版本"中國年度散文"及多種微小選刊,影響廣泛。馮藝的散文著作《桂海蒼?!芬惨元毺氐娜宋牡乩肀憩F和優美的文筆,獲得第八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獎。張燕玲繼續保持散文創作的良好勢頭,其散文集《靜默的世界》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此岸,彼岸》獲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此外,廣西的幾位女作家的小說創作也引人注目,如楊映川的多篇作品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選載或發表,其短篇小說《不能掉頭》獲得2004年度"茅臺杯"人民文學獎;蔣錦璐、黃詠梅的小說在《人民文學》《上海文學》《收獲》《當代》等名刊上發表,受到全國關注。還有青年作家李約熱、朱山坡的小說,劉春的詩歌等創作是此時期令人關注的優秀成果。

新世紀之初,廣西當代文學的重大成就需要總結,系統地出版作家們的文學作品成為一項必要和緊迫的任務。2004年受廣西出版事業發展基金的資助,廣西作家協會策劃并由廣西人民出版社成功出版了《廣西當代作家叢書》(60卷),這是廣西文學史上的一件盛事,為人民全面了解和研究廣西當代文學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此外,鑒于廣西作家簽約制度的推廣和不斷擴大的影響力,《廣西簽約作家小說選》等30多種文學讀物也陸續得到出版,代表了廣西文學創作的最新成就和發展狀況。關于廣西當代文學的發展和成就情況,張燕玲、黃偉林在他們的批評與研究中做了大量的闡釋和推薦,廣西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文學批評家李建平在《廣西文學50年》和《文學桂軍論》兩部論著里做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是一部影響深遠的理論著作。

同時,全國著名的批評家也高度贊揚了文學桂軍的創作成就和水平。

總之,廣西當代文學在60多年的發展中走過了艱苦曲折的歷程,表現出不斷發展壯大和繁榮的局面,特別是新時期以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文學上的繁榮發展客觀上為廣西文學理論與批評的發展創造了基礎和前提條件,加上現代傳媒的日益發展,使廣西的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交流與互動日益頻繁。文學桂軍的崛起有力推動了文藝理論與批評的自覺與發展,兩者之間逐步形成了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緊密聯系。

參考文獻:
[1]張利群。文學機制論--廣西文學發展制度化建設的長效機制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04.
[2]韋艷枝。文學桂軍人才培養"1+2"工程座談會在邕舉行[EB/OL].(2014-03-31)[2015-02-25].
[3]陳學璞。廣西當代文藝理論家叢書·陳學璞卷[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2:126-127.
[4]李建平。廣西當代文藝理論家叢書·李建平卷[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2:1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