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國家課程標準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構建了三個課程目標層次, 但沒有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要求。因此, 體育教學工作者們要以此政策為基礎, 因地制宜, 與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建立一種能夠充分帶動學生積極性, 并具有感染力的體育教學模式, 使學生在課堂所學到的知識充分利用到實際生活中。眾所周知, 中學生逐漸步入青春期, 面臨著身體和心理的轉變, 同時又面臨升學、情感以及社會交際等問題, 中學生的成長問題已是全社會所共同關注的焦點。因此, 合理地利用體育教學來有效地引導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尤為重要。轉變傳統競技體育的教學形式, 在課堂中融入體育游戲, 從狹義上來看, 對于增強課堂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帶動學生積極性, 引領其身心向著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廣義上, 對人才培養以及科教興國也有著積極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 以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在校生為調查對象。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觀察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對體育課的滿意程度
調查顯示, 學生對體育課滿意的為43人, 僅占到了26.9%;對體育課一般滿意的為52人, 占總人數的32.5%, 這些人中對與體育課的態度比較消極, 屬于消磨時間;不滿意的為65人, 占總人數的40.6%, 學生感覺體育課形式單一, 并且部分學生的不滿意也與體育教師的能力有很大關系。調查反映出的問題值得深思, 當今的教學形式不僅要在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游戲, 更要在此基礎上, 豐富體育游戲類型, 更要求體育教育工作者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感染力和親和力, 以促進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2.2 體育游戲進課堂前后學生對其態度變化的對比分析
通過對比表1、表2可以明顯地看出, 在中學體育課堂中, 融入體育游戲前后, 學生對其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梢钥闯?, 體育游戲進入課堂前, 喜歡的人數是45人;體育游戲進入課堂后, 人數則增加到了90人, 呈現出成倍增長的態勢。其所占比例, 更是從不足總人數的1/3, 增加到超過總人數的1/2.由此可見, 通過體育游戲的融入來指引學生, 能夠有效地增強其興趣和積極性。體育是大家共同的愛好, 中學教學中, 體育課的設置, 其主要目的是教授學生參與到體育中去的意識和技巧, 傳統體育課主要是以機械授課的方式進行的。然而中學生并不是天生就喜愛體育課的, 事實證明他們對只是單純以講授課程、鍛煉身體為目標的現行體育教學存在很大的反感, 甚至厭惡。中學階段的青年, 叛逆性很強, 心理上需求新奇、刺激、輕松、活躍, 而游戲所給予的愉快和樂趣, 是一種天然的學習誘因。所以, 將體育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 能夠活躍課堂氛圍, 增強課堂感染力, 創建一個更加放松、更具有樂趣的環境, 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 促使其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 學習體育精神, 最大可能地滿足中學生的需求, 推動體育知識在現實生活的應用以及體育靈魂與社會的融合。
2.3 傳統教學方法與游戲教學方法的對比
調查顯示, 認為傳統教學方法好的僅有41人, 占25.6%, 比例相對較小。根據統計學原理可以推斷出, 整個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的體育教學中結合體育游戲教學的比例有可能會更低。而認為游戲教學方法好的有119人, 占74.4%.兩者差距很大。這說明, 學生對體育游戲教學的期望度還是很高的, 都盼望能夠在不遠的將來, 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能夠發生變化, 使大家更有興趣、更加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 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鍛煉身體, 增強自己終身體育的意識。
2.4 體育游戲對中學生心理的影響
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 能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體育游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 體育游戲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中學生情感問題最廣泛的表現是郁悶, 而游戲則成了其情感發泄的有效方法。其中, 當中學生產生郁悶情緒時, 最多的選擇便是體育游戲, 占48.7%.其次, 選擇娛樂游戲的人占31.3%;而選擇其他游戲的人僅占20%.由此可見, 體育游戲成為了其情感釋放選擇最多的手段。由于體育游戲能夠最直接地使學生們的身體產生反應, 從而使其內心的情緒得到釋放和緩解, 因此, 在課堂中融入體育游戲, 能夠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體育游戲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文化。體育游戲的特性主要包括教育性、娛樂性、競技性、趣味性, 能夠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 活躍課堂氣氛, 激發學生自我鍛煉的意識。體育游戲還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完善體育教學組織, 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
通過調查與分析得出, 把體育游戲融入到中學體育課堂中后, 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體育課的熱身活動也從原來枯燥無味的跑步變成了更加有趣的體育游戲, 對體育課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對體育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增強了學生心理適應能力, 學生解決了不愿意上體育課或怕上體育課的問題, 這是在以往傳統體育教學中所沒有的。
體育游戲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不追求個人成績, 而注重團隊利益, 增強了同學之間的配合和默契。同時, 也能使學生養成團結互助、遵守紀律的意志品質。改善學生的叛逆心理和強調自我意識的錯誤思想。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和協作能力, 為以后步入社會提供幫助,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3.2 建議
在體育教學中, 教師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 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 選擇對體育教學有意義且能夠輔助教學的體育游戲, 這樣可以保持課堂快樂的氛圍, 提高體育的趣味性, 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任務。
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時, 體育教師要向學生進行相應的講解和示范, 使學生能夠掌握游戲的內容。保證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相同的機會參與, 保持體育游戲的公正和公平。
為了能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內容以及獲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在組織游戲時要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等因素進行分析, 根據教學的內容制定具體的游戲。練習強度不宜過大也不能太低。比如, 課前利用負荷強度較低的體育游戲, 可以起到熱身的效果。而在教學的主要部分應采用運動量相對強一點的游戲, 可以讓學生體會教學內容, 逐步掌握動作要領。
參考文獻
[1]賀天津。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11 (1) .
[2]楊淑麗。體育教學與體育游戲[M].哈爾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2003.
[3]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吳勝平。淺析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2 (2) .
[5]栗曉燕, 郭海英。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太原市尖草坪三中為例[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