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教育制度改革,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成為了當前教學研究重點項目。我國教育受到傳統教育模式影響很大,很多教育者僅僅針對知識文化進行教學,新課改的背景下不需要學生掌握太多的基礎文化課本知識,而是將課堂引入到實踐之中,從實踐中獲取知識。體育教學模式研究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通過不斷實踐研究尋找出相對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促使在教學過程中構建豐富教學氛圍,有效激發學生們的體育價值興趣,從歡樂的課堂之中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
1 開展體育模式教學研究意義
新教學模式下教育部門針對新課標進行改革,首先在部分地區開展實驗性教學,然后在全國實施體育模式教學改革。教育模式改革使得課程結構對課程評價等均產生了很大的沖擊,而且對于一些基礎教育者提出了相應的挑戰。因此針對體育模式研究顯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面對這種情況,新課改模式下對于體育教學模式的程式化、節約化以及推廣化研究顯得意義重大。
通過對體育教學模式研究能夠體現出體育教學節約化,模式化教學可以排除相應的次級事物、非本質事物、本質事物以及主要抓住事物等研究。研究教育模式其最初就是對復雜體育模式教學,從教育模式關系中不斷對教學進行簡化,使得對于有經驗的教師能夠得心應手,可以確保質量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體育教學模式的程式化從某種程度來講,教育模式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看清楚教學內部因素,可以理解各個因素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更好的實現對教學模式理解。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化,其不僅體現出來了體育教學模式的真實性、可行性,必須要具有相應的理論指導或者實踐證明。
2 構建體育模式對策
2.1 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
構建體育模式的時候必須要以理論作為主要的構建基礎,然后再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模式,實現體育模式構建。通過不斷推理和演變,然后根據體育教學模式的基本設計和相應含義設計要求制定出實踐計劃。將理論教學模式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實現對體育模式的改進和完善,這種體育模式構建顯得更加符合實際。單單從理論角度來看,理論是體育模式構建的基礎,為體育模式構建提供相應的指導,但是在實際單獨應用中效果不佳。僅僅從實踐角度來對體育模式分析,體育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必須經歷了多次的實踐研究,不斷需要完善體育教學模式,通過不斷實踐研究之后需要將實踐回歸到理論基礎之上,實踐僅僅可作為基本理論的檢驗方法。例如,教學 1000 米速跑的時候,可以另外設置相應的活動項目來彌補教學過程中的空檔,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跳竹竿”活動,如此便可引起更多學生的關注,從而使得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項目之中。參賽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才能夠在眾多觀眾下發揮出實力,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
2.2 合理利用重組模式
構建體育模式的時候必須合理利用其它學科的教學模式,將其它學科有用模式移植過來,并且將其合理應用到教學模式之中,然后通過不斷進行磨合或者改進來使得這些模式更加適應當代體育。例如,體育教學中可以使用啟發式、發現式教學模式或者以小組為單位的模式教學,并且通過其他學科進行教學模式研究,從而對當前的體育教學模式不斷進行完善和改進。
體育模式構建的時候,還能夠通過其他教學模式進行移植構建,積極引入其他教學模式,實現體育模式綜合性構建。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移植改進時,一定要認識到傳統模式對于體育知識的重視,傳統模式體育教學顯得比較單一,若要發揮出體育模式教學的效果,必須采用綜合性教學。對于傳統單一模式教學進行改進,將其進行重組為實現培養學生們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提升。
合理應用重組功能積極發揮體育模式綜合效應,從根本上與體育教學模式相結合,實現了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重組,經過重組之后的體育模式在教學的時候相當于建立一個新型模式,使得學生們在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以及運動技能和學習上都會有所增加??傊?,在積極改進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同時,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重組,將重組之后的體育模式應用到實踐之中。
3 結語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不斷改革,體育教學中對于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的研究日益深入,體育模式教學已經逐漸被應用于教學之中。因此針對體育模式教學研究對于未來體育教學發展情況了解具有很大意義,體育教學不僅需要從理論角度入手進行教學,更要以實踐作為教學基礎,始終堅持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印證理論,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亞奎 .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J]. 現代閱讀 ( 教育版 ),2013,02:218.
[2] 東鋒 . 新課程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現狀及對策研究 [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11,09:26-27,48.
[3] 惠星 . 新課程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教學探討 [J]. 才智 ,2015,07:242.
[4] 孫立娟 . 新課程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索 [J].搏擊 ( 武術科學 ),2014,0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