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陽光體育背景下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的情況調查
目錄
摘要(詳見正文)
關鍵詞
1 前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和活動的頻率和時間
3.2 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3.3 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
3.4大學生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科學性研究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以下是正文
摘要:2006年12月23日,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全國億萬學生中掀起體育鍛煉的熱潮,切實提高學生素質健康水平,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大學生課外體育作為此運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他的開展狀況如何,直接反映著陽光體育運動在大學校園內的開展的狀況。因此,本文運用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邢臺市邢臺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學院、邢臺醫專四所高校420名大學生在“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后,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狀況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最后提出合理意見,為邢臺市更好的開展體育教學和全民健身,進一步落實《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陽光體育活動,推動邢臺市學校體育的研究與開發。
關鍵詞:陽光體育;課外體育活動;特征;調查研究
1.前言
1.1.1 研究背景
2005年的全國學生體制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體能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連續10年下降,而耐力素質連續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學生的比例迅速增加。這一結果公布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廣泛關注。2006年12月23日,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全國億萬學生中掀起體育鍛煉的熱潮,切實提高學生素質健康水平,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2007年4月29日,陽光體育運動啟動至今已近1年,大學生課外體育作為此運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他的開展狀況如何,直接反映著陽光體育運動在大學校園內的開展狀況。因此。筆者對邢臺市大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的參與狀況進行了調查,提出相應對策。為邢臺市高校落實《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陽光體育運動、推動邢臺學校體育的研究與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1.1.2 研究現狀
通過查閱從1994年到2007年13種體育核心期刊與課外體育活動相關的文章百余篇、專著10部,以及大量文獻資料了解到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高校體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個性的主要措施,它與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標和任務。同時,課外體育活動也是體育教學課的繼續延伸和補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觀并付諸實踐,但是它的開展還不夠完善,比較分散不集中,尤其是邢臺市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1.1.3 研究目的
對在陽光體育運動的影響下邢臺市大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的參與狀況進行了調查,提出相應對策。為邢臺市高校落實《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陽光體育運動、推動邢臺學校體育的研究與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邢臺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學院、邢臺醫專4所高校非體育專業的420名在讀大學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從1994年2007年13種體育核心期刊中與課外體育活動相關的文章百余篇、專著10部,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2.2.2 問卷調查法
多次走訪了邢臺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機電學院、邢臺醫專等有關專家、任課教師,廣泛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并對對邢臺市4所高校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發放問卷420份,回收問卷405份,回收率為96.4%,其中有問卷403份,有效率為99%。
2.2.3 數理統計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和活動的頻率和時間
3.1.1 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率
調查表明,邢臺市高校學生周一到周五活動的頻度在1-2次的所占比例最大,5次以上的有19.6%,3~4次的有28.3%,1次也不參加的有6.7%。全國高校大學生在這一段時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度在5次以上的有11.7%,3~4次的比例是23.5%,1~2次的比例有45.1%,一次也不參加的有19.7%。而在雙休日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度上,邢臺市高校學生活動次數在2次或2次以上的學生比例為48.9%,全國高校水平為12%;活動次數為1次的,邢臺市高校為38.7%,全國高校平均水平為32.%;1次也不參加的邢臺市高校為12.4%,全國高校平均水平為56%。由此可見,邢臺市高校學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率要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充分說明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邢臺市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此外,大學生每周參加課外活動的頻率,在周一至周五這一時段上,男生和女生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男生參加的頻度明顯高于女生,低年級學生高于高年級的學生。在雙休日這一時段上,男生參加課外體育和活動的頻度要明顯高于女生,而且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低年級學生要高于高年級學生,但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3.1.2 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投入的時間
調查表明,邢臺市高校大學生每次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分布相對來說比較均勻,每次活動時間在120分鐘以上的學生所占比例最少,為6.5%,而活動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學生比例為26.5%??梢?大學生每次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大都分布在60分鐘以下。每次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男生和女生之間,高年級和低年級之間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男生參加活動時間要長于女生,低年級學長于高年級學生。這說明邢臺市高校學生每次參加課外活動時間還沒有達到每天鍛煉1小時的目標。
3.2 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3.2.1 課外活動時間的選擇狀況
統計表明,邢臺市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分布較廣,從早到晚都有人參加體育活動,但多集中在下課后、晚自習后和早晨3個時段。由于周一至周五上午和下午都有體育課,場地、器材基本被占用,因此這兩時段進行體育鍛煉的人較少,早晨參加早操的人較多,僅次于晚自習后的課外活動,參加者多為低年級學生。但由于早晨時間較短,上午又有文化課,所以學生一般只能進行一些輕微的運動,跑不成為大學生的體育活動首選。在所有的時間段中,大學生在下午課后投入體育活的人數最多,但是由于課程安排過多以及場地設施的原因,仍然使很大一部分學生受到限制,不能在下午從事體育活動。
3.2.2 課外活動場地的選擇狀況
調查統計表明,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場地選擇上較為集中,有86.4%的學生選擇了校內免費體育場館進行鍛煉,有21.3%的學生選擇在宿舍進行鍛煉,20.3%的學生選擇在校外的免費公共場所進行鍛煉,只有12.0%的學生選擇了在校內和校外的收費場館進行鍛煉。這種高度集中的選擇趨勢符合大學生日常生活特點,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場所,選擇校內的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既方便又實用,成為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首選場所。在收費場館的選擇上,男生所占比例大于女生,高年級學生比例大于低年級學生但不具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男生和高年級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要高于女生和低年級學生。
3.3 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
調查統計表明,邢臺市高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具有多樣性,與同學朋友自發結伴活動的形式所占的比例最高,為64.5%,有40.2%的大學生選擇了單獨自由活動,選擇學校組織活動形式的大學生有33.3%,還有不同數量的大學生選擇了社區體育活動、參加業余訓練隊、與家人一起等活動形式。男生和女生、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上差別并不是太大。但是,男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選擇上比較集中,而女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相對比較廣泛。低年級學生在與同學朋友自發結伴活動、學校組織活動、學校俱樂部活動形式的選擇比例上要高于高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在單獨自由活動、社區體育活動、與家人一起活動上高于低年級學生。
3.4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科學性研究
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科學性是學生對健身知識和方法掌握情況的直接反映,同時也反映著體育課教師向學生傳授健身知識和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情況。學生的健身知識和方法的獲得除了老師課堂傳授以外,對健身信息的收集也很重要。所以學生對健身信息收集是學生能否進行科學健身的重要前提之一。調查統計表明,有80.4%的大學生從事過健身信息的收集,56.6%的學生只是偶爾收集,而從不收集的學生比例也有17.6%,這充分說明了邢臺市高校學生對健身知識的掌握相對較為貧乏。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 邢臺市高校大學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度多集中于1~3次,每次參加的時間也多集中于30~60分鐘,與陽光體育運動“每周不少于三次課外體育活動,每天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的標準具有一定的差距,但總體高于全國高校平均水平。
4.1.2 邢臺市高校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分布較廣,從早到晚都有人參加體育活動,但是多集中在下課后、晚自習后和早晨這三個時段。在活動場所的選擇上,絕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在校內免費的體育場館進行鍛煉,還有部分學生選擇在宿舍和校外免費場館進行鍛煉,選擇在收費場館進行鍛煉的學生很少。
4.1.3 在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上,邢臺市高校學生主要集中于與同學自發結伴進行活動、單獨自由活動和學校組織活動這三種形式,選擇與同學自發結伴進行活動進行鍛煉的學生最多。
4.1.4 大學生對健身知識的掌握比較貧乏,參加課外活動的科學性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4.2 建議
4.2.1 學校要進一步加大陽光體育運動的推進力度,通過創設體育文化協會、舉辦體育文化節和各種體育比賽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是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為其進行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2.2 進一步調動大學生體育協會積極性,大力扶持學生會、體育部下屬的各種學生體育協會組織,使其起到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并成為大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中心。通過廣泛努力發動,實現在校大學生每人都能參加一項體育學會組織的目標,體育教師要對各協會組織進行理論和技術指導。
4.2.3 學校進一步加強課外體育活動的管理力度,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管理范疇,健全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嚴格按照《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定期對學生進行體制測試,并將測試結果與學生獎學金、評優和畢業等掛鉤,促進和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從而使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不斷增強。
4.2.4學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場地設備,合理安排項目的活動時間,以挖掘現有硬件設備的潛力;另一方面,學校還應適當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將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所需資金納入學校財政預算之中,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資金保證。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S].中發[2007]7號.
[2]賈邵華,邱梅婷,蔡瑞廣,陳瓊霞,河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與行為的性別研究 [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29\\):42-44.
[3]郝海濤.“長三角”地區普通高校課外體育和活動現狀與對策[J].武漢 報,2005,39\\(11\\):108–110.
[4]賈邵華,邱梅婷,蔡瑞廣,等.河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與行為的性別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42–44.
[5]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8\\(14\\):10–14.
[6]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 [S].教藝[2006]6號2006–12–23.
[7]張廷.論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體系的構建與實施[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9,\\(06\\).
[8]李揚清.課外活動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6,\\(12\\).
[9]王愛清.江蘇省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8,\\(03\\).
[10]鄒紅梅,李儒俊,杜文曦.中外大學生課外活動比較研究[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4,\\(03\\).
[11] 苗秀麗.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與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08,\\(02\\).
[12] 李麗.“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8,\\(11\\).
[13] 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 2007,\\(08\\).
致 謝
本文是在我的指導老師張震靈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首先衷心的感謝張老師,張老師治學嚴謹,工作忘我,待人和藹可親,在學術上和生活上都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不僅掌握了做學問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在老師耐心的指導和嚴格的要求下我順利的完成本課題。在此期間教育過我的各科老師也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在此向各位老師表示最高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