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舞蹈屬于一項體育藝術項目,它將娛樂休閑、社交禮儀、健身健美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由于體育舞蹈包含了較多領域的知識,比如社會學、心理學、美學、人體運動科學和人文學等,因而現代高等教育選擇引入這個具有多元教育功能的新興項目。到目前為止,這個項目也受到了廣大學生們的喜愛。
1、 高校的體育舞蹈教學現狀
1. 1 對體育舞蹈老師的實踐課與理論課的分析
體育舞蹈是一種運用自己的交際舞舞技,在特定節奏的情況下去展示舞蹈的魅力風格并存在競技性的國際標準的交際舞。在我們的調查中,很多大學生表達了希望學校能開一些體育舞蹈方面的實踐課的愿望。另外老師對于體育舞蹈理論知識的講解基本上是體育舞蹈的概述和發展史、編排的規則等這些理論知識。各高校對于體育舞蹈的課程設計基本是一周一節課,所以授課的老師由于課時緊張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深刻的講解,從而導致學生們對于體育舞蹈的理論知識掌握的不全面。
1. 2 對體育舞蹈教師綜合素質的分析
在我國體育舞蹈起步比較晚,現在還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目前很多高校招聘的體育舞蹈老師的知識儲備不是很多,體育舞蹈方面的基本功也不是很扎實,難免會出現教學內容方面的欠缺或是有些觀點的片面。所以在老師的授教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學生的理解發生了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1. 3 對體育舞蹈教學內容的分析
目前我國各高校的體育舞蹈教學的內容不是很合理,還需要進一步去完善和改進。在教學中,教師是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來進行教學指導和評價活動的。對于各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內容的安排,有的教師完全按照教學大綱去授課,也有的老師為了給學生們更多的知識傳輸在教學內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新知識。長此以往,無論是機械的按照大綱還是大量的增加教學內容都會給學生帶來乏味或是厭倦情緒,最后也會降低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興趣。
1. 4 對體育舞蹈的教學方法的分析
對于體育舞蹈的教學方法,它既能體現教學藝術的項目特點,也是現代教學目標的一種途徑或是手段。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很多,可以多去選擇適合自己教學風格,也能讓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只要是能夠被大家接受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方法都是可以采取的。眾所周知,在體育舞蹈中具有男女之分,它屬于男女交際的舞蹈,所以男女的舞步是不相同的。所以應該對男、女舞步進行分別教學,平時的練習再合在一起去練習。
2、 構建教學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原則是規律的一種表現。體育舞蹈必須在能夠真實反映出舞蹈課程的規律的前提下構建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2. 1 科學性原則
指標體系若既能真實的反映出體育舞蹈課程的全部基本特征,又能從本質上反映出舞蹈課的實際教學情況,便體現了科學性原則的準確性。另外在公平、合理的情況下去制定評價指標體現了科學性原則的全面性。所以評價指標的科學性原則表現為準確性和全面性兩個方面。
2. 2 導向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構建對于體育舞蹈的教學具有導向的作用。
對于一些關系到全局性的重要指標,會對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師的積極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2. 3 可操作性原則
在公平、合理的評價條件下,評價指標體系應該要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簡單易行、數據易取和重點突出。為了做到定性與定量的統一結合,對于一些指標可以由專家來評價,有些可以讓學生來評價,而對于一些的硬性的指標完全可以由統計數據之后給出。
3、 對高校體育舞蹈的教學效果的評價設計分析
3. 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
為了得出體育舞蹈的課程教學的效果評價,首先需要制定評價的指標體系。高校體育舞蹈課教學效果評價指標組成應包括: 其中一級指標包括教學內容與方法權重 0. 6\\(包括內容標準性與超前性0.4、規律性與個性化教學 0. 2、注意理論與技術并重0.2、教學密度安排合理性 0. 2\\) ; 師資隊伍的素質權重0.2\\(包括藝術修養與鑒賞力 0. 3 師資隊伍專業化程度 0. 2專業教室科研水平0.3 師德建設與師生關系 0. 2\\) 硬件設施的建設權重0. 2\\(包括室內場地的容量 0. 3 教學設備的完好性0. 3運動場所的使用效率0. 2教學設備的更新速度 0. 2\\) 。
4、 高校的體育舞蹈的教學策略
4. 1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使教育得到統一,體育舞蹈教師無論學歷多高都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另外對于人才的流動應該采取鼓勵的態度,可以給在體育舞蹈方面比較優秀的老師一些可以去外校學習的機會,讓他們更多更好的去學習,進而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
4. 2 完善硬件設施
體育場館的硬件設施需要不斷地去更新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去發揮自己在體育舞蹈方面的天賦或潛能。對于學校體育場地的設備建設應該引起學校領導層的重視,要將其納為重中之重。
4. 3 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內容
學生是學習的對象,所以對于體育舞蹈內容安排要以學生的綜合水平來制定。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要學會急與緩相結合,盡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5、 結語
體育舞蹈雖然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但是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也因此擁有藝術的特質。據統計,目前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興趣日益增加,但是教學體系還有待完善。為了提高體育舞蹈的教學效果,需要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建設設備齊全的體育舞蹈場館,營造運動方面的人文環境,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李茜.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美感的研究綜述[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6\\) .
[2] 劉陽. 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學效果的調查研究[J]. 科技創業家,2012\\(8\\) .
[3] 周振茂. 對大學生體育舞蹈教學評價機制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12\\(10\\) .
[4] 唐海英. 影響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因素探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