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當今一直以來受到社會所關注關心的話題,體育教育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什么? 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什么呢? 為此,我們要了解體育教學現在的目的就是圍繞健康第一的目標,學會一兩項運動技能,從而是使學生為以后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但僅僅這樣的字面目標不能完全代表體育教育,體育教育本身就是綜合素質的體現,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團隊協作、大局觀、互相幫助等等方面的素質就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因此,體育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認識到它的全面性,而不是單一的教師教教動作,教教技術,講講規則那么簡單,要上到素質教育的大方向上來,每個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者都要深入探討這一課題。課堂教學是很多教學活動的主陣地,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我認為主陣地仍然在課堂上,其他活動為輔的教學活動。我們要深入的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才能解決這方面課題。下面就體育教學活動與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的結合促進方面一點想法。
1 教與學的思維轉變
我們現在面臨教育主題已經是 90 后了,在現在大的歷史因素下,教師培養人才的需求要改變,不能一味還停留在二十一世紀之前的教育模塊上,我們的教育怎么面對這些群體,不愛學習,不愛運動,愛網絡,愛現代化設備。從素質教育的本身要把學生定位在活動的主體上,他們才是參與活動的主人,主人就有權利選擇他的愛好與方向。選擇了就等于他完全一定參與其中么? 顯然不是,因此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讓學多學一點多掌握一點,要給予他們空間,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了解老師。明確“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教師為了更好學,學是為了更好地教的目的,使學生的認知更合理,更準確,教師要勇于推進學生的發展,不能讓學生有趕著倒退思想。讓學生明白學習其中的道理。
2 明確“健康第一”思想
健康,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工作,讓大學生更好地學習。沒有健康做前提,我想任何工作學習都會折損大部。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健康第一”的思想。十多年前,大學體育教育教學主要沿襲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模塊,存在諸如活動單調、內容單一、形式簡單的問題,不能滿足已是成年人的大學生的體育需要,或者說是需求,基本無法調動大學生上體育課,別說上好體育課,甚至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今天,我們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需求來推薦體育課程改革,使當下的體育課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有了很大的變化,符合當代體育的發展大趨勢,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大學生體育課程模式,引導大學生明確“健康是成長基石”,“健康是身心發展的基礎”,“健康是生活的動力”,才能使大學生從單一的身體鍛煉到身心健康發展的根本性轉變。
3 培養運動習慣的養成
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永遠都是主體,體育本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育活動,沒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很難完成課的基本任務。通過選修課建設,推進“快樂體育”在課堂中的深入,學生大部分從事優勢項目或對某一項目的愛好及興趣,促進學生能動性的提高,隨著積極性的提高,體育課就會在簡單而快樂的氣氛中展開,根據時間的推進,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達到教師與學生的互對互利的雙贏局面。傳統教學中只上不教、只教不學的授課模式阻礙了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體育中學習愛好的體育項目,從中感受和體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提高了自我鍛煉的意識,培養自我鍛煉的興趣,也掌握了運動中的一項或幾項技能,在快樂中運動,在健康中成長。
4 課堂促進人格養成
心境是可以調節人的思維、思路、激情的。好的心境使人更有自信,更加樂觀,更有能量。激情是創新活動的內在動力。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創造寬松融洽的氛圍,讓學生積極、樂觀、向上、自信中成長。讓課堂充滿互動情感、互動體驗、互動交流,互動鼓勵等等。維護和尊重學生的人格魅力,淡化差異化,鼓勵和表揚; 意見和建議,好奇心和求知欲; 平等每一個學生,愛護每一個學生。
課堂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淡化教師主導作用,強化學生主體作用,建立學生互相信任與理解互助的平臺。
5 課外體育活動的載體作用
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好壞反映了一定的體育教學水平,也反映了學生一定的運動項目的運用能力,群體活動反映了體育教學中學生客觀的組織、協作、進取、拼搏、集體榮譽等多方面能力運用,而這些能力又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有著積極促進作用,體育活動的開展應采取大學生自治、自管的辦法,貫穿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課外體育活動中、業余競賽中,形成趨向與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促進學生的成長,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學生從組織課堂、編排策劃活動等方面著手,使大學生自己營造濃厚的文化體育氛圍,感受和體驗不同體育運動的魅力,培養學生自我參與、自我鍛煉、自我強化,只有這樣體育才能對我們的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有助力的作用。
現在我們正走在祖國全面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們應把目光轉向當代的教育事業中來,面向現代化建設,面對先進的教育水平,確立遠大的目標理想,學校的體育教育現在來看我認為還任重道遠,但只要我們能正確的面對未來,面對我們的學生,面對學生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素質教育著想,體育的活力就在于創新與務實,腳踏實地地為學生,為我們的后代培養有用的人才,體育有它獨特的意義。
我國的教育事業在蓬勃發展的路上,我們的素質教育還需深入開展,需要社會、家庭等方面的支持與配合,才能使大學生真正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盧 琳,徐英姿. 淺談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 7\\) .
[2] 袁紅波.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個案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6\\( 12\\) .
[3] 李振鳳. 論高校素質教育的內涵[J]. 江蘇高教,200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