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教育從精英教育已發展至大眾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社會對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新要求。應用型人才是指相對于理論型人才而言的掌握直接應用型知識和具有具體實踐能力的人才[1]。為加強鄭州輕工業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2013年申請了相關課題,經過一年的教學改革,對體育保健學教學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有了一定的心得。體育保健學是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中保健規律與措施的一門綜合運用學科,是體育運動和醫療保健的邊緣交叉學科[2],對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專業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體育指導和綜合管理人才,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對該課程的要求和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對課程結構、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對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等的全面改革,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將從學生培養的視角,以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系社體專業為例,對體育保健學課程改革的有關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和分析。
1 通過教學研究促進課程發展
1. 1 課程定位
鄭州輕工業學院體育系社會體育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體育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勝任社會體育指導、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等社會體育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專業既然培養目標已經確定,下面就是怎樣達到目標的問題。要達到目標需要從體育保健學角度來講就是課程定位問題。根據鄭州輕工業學院 07、08 屆的專業畢業生去向調研發現: 75. 2% 的畢業生在畢業生在體育\\( 俱樂部\\) 及相關的工作,24. 8% 的畢業生從事的其他工作。因此根據培養目標和專業畢業生去向將體育保健學定位為本專業的核心課程。
1. 2 教學內容
對一門課來說,教什么的問題其實就是教學大綱的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和要求制定教學大綱。同時課程目標和要求本身就是教學大綱的一部分,是對教育目標和課程定位的思考和取舍。
要培養掌握健身指導與服務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的應用性人才,制定教學大綱時必須考慮學以致用,教學內容必須是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得上的知識。過去在制訂體育保健學教學大綱時,由于當時學生培養目標不明確,只能采用其他學校社體專業的教學大綱?,F在經過七年的摸索后,專業培養目標已經確定,重新修訂了教學大綱。新教學大綱中指出掌握健身指導與服務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是學校培養人才的要求之一。
刪去了一些內容,如健康概述、運動與環境等,也刪去了運動與營養一章,因為內容與運動營養學內容重復。保留了不同人群的體育衛生、醫務監督、運動損傷、運動按摩和運動康復五大部分,將醫療體育變為運動康復,原先的醫療體育側重于醫院的康復治療,運動康復側重于亞健康人群的運動鍛煉。
2 研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工作在確定了教學目的、任務和內容后,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就成為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的方法[3]。在這里我們主要討論教師教的方法。
教學是一個過程,是師生間共同的合作活動。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學生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有一句話說得好,教學是需要創造性的。教學內容不能創造,但教學方法是可以創造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但總原則是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是指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作為主體與客體關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質,核心是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自由個性。
2. 1 案例教學
體育保健學是運用現代醫學保健知識和方法,對運動者進行醫學監督,以達到促進身體生長發育,增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防治運動性傷病并促進運動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作用。例如運動性疾病的預防和處理。運動性疾病是運動中常見病癥,包括運動型腹痛、暈厥、痙攣等。在學習這些病癥時,需要了解病癥的病因、癥狀、處理和預防,如果按照書本內容使用講授法從這四方面講,課堂效果不好,學生不愛聽,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相同情況時,學生可能已經忘記。體育保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解并不等于就能夠應用。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某一疾病形成一個生動全面的印象,便于記憶,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提出一個問題: 運動中扭傷踝關節后,病理、處理和康復。在回答這道題時需要用運動損傷的處理和康復兩個章節的內容。
目前畢業后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用人方希望招到人可以直接用,因此在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 2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現代教學媒體,將文字、圖片與音響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參與教學過程。
運用多媒體手段實施教學,和案例教學一起,多種信息輸出方式結合,能夠營造更加真實的教學情景。體育保健學運動損傷中有大量關于各關節部位解剖結構的圖片,特別是膝關節,骨、肌肉、關節的形態非常復雜。過去在教學中主要使用黑板、掛圖、模型等。由于主要靠手寫板書,課堂內容較少,掛圖較小,效果不太好??陬^和掛圖講解是一種直觀、靜態的展示,不夠生動,像體育保健學這種講解運動的學科,動態展示效果更好。但教師要注意通過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要與學生有效互動,通過互動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反應。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所需要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梢允褂脠D片、動畫、錄像等載體來體現教學內容,使教學形式更加活潑,節約了板書的時間,增加了授課內容,緩解了課本授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在運動按摩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可以播放各種按摩手法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了解按摩技術。
2. 3 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在網上建立課程網站,把各類體育保健學資源共享。學生可以在網上做題和提問。增加技能錄像內容,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3 轉變教學評價方法
改變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增加期末成績中實驗成績和課堂表現所占比例。實驗成績占 30%,課堂表現占 20%。體育保健學這門課程的實踐內容較多,比如急救,運動按摩,需要認真學習掌握。學習成績的檢查與評定是測試教學效果,對教學工作進行平衡的一個重要部分。檢查和評定成績,可以督促和鼓勵學生復習功課,鞏固所學知識,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內化,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課程的掌握程度,調節學習行為,使教師獲取教學情況的反饋信息,明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過去體育保健學以知識掌握程度作為衡量標準,以試卷成績和平實出勤成績來評價學生?,F在體育保健學考核通過評價體系的改變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應用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推動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行體育保健學的課程改革建設,在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面進行研究,同時積極申請課改課題,以研究促發展,即提高了教學科研水平,也提高了專業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梁 宏,原松梅,武高輝. 美國高校本科生培養模式及其發展趨勢[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 2\\) :76 -78.
[2] 姚鴻恩. 體育保健學\\( 第四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
[3] 胡衛中,石瑛. 澳大利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及啟示[J]. 開放教育研究,2006\\( 4\\) .
[4] 王 萍. 現代教育學[M].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