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勵勤、許昕作為世界上優秀的男子雙打代表,其技戰術代表了當今世界乒壇發展的潮流與趨勢。雙打運動員不能像單打那樣以個人的技戰術特點來作為技戰術運用的依據,而必須同時考慮到和他密切關系的同伴的技戰術特點。文章通過三段指標法、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對王勵勤/許昕在發球搶攻段、接發球搶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戰術特點以及優勢和劣勢單項技術做了系統的分析,王勵勤、許昕技術嫻熟,移動靈活,配合默契,尤其是王勵勤正手控制能力以及許昕較強的反拉能力,保證了擊球的質量。
關鍵詞:王勵勤 許昕 統計 雙打技戰術。
乒乓球雙打是兩人項目,比賽時需輪換擊球,所以配對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到比賽成績。雙打配對首先應考慮的因素是兩人情感配合, 其次是類型打法和技術配合。雙打配對形式與項目特點有關。我國優秀運動員中,男雙不同持拍手、不同打法配合為多。我國以前主要抓有代表性的團體和單打項目, 對雙打重視不夠,專門的訓練方法少,雖然也拿世界冠軍,但相對還是薄弱環節。
1 結果與分析。
1 . 1 對王勵勤 / 許昕技戰術實力的分析。
1.1.1 發球搶攻段。
從總體的技術統計結果(見表1)分析可得出(見表1):王勵勤、許昕發球搶攻段得分率為60%,為良好,使用率為27.3%屬于良好。這說明王勵勤、許昕發搶段意識有但是不是很強或者是發搶段的力量不夠,沒能得分。雙打中發球是受限制的,所以對對手的威脅降低了很多,發球一般就以下旋短球為主,在發搶段發球后的搶攻多以反手位拉斜線、反手拉直線為主,配合正手位拉斜線、側身拉直線。因而,從整體上去評價這個結果,并不是成功的。發搶技術全面,正、反手均可使用,落點準、角度大、線路清晰,尤其側身搶直線速度快,弧線低,前沖力大。王勵勤,許昕的發球是以控制落點為主,發球后的搶攻是以保持主動并與相持段順利銜接,從而形成一套主動、完整、流暢的整體。
1.1.2 接發球搶攻段。
根據統計結果和現場比賽具體情況分析可得:接發球技術方面,馬琳/張繼科在技術戰術運用的變化上,略遜于王勵勤/許昕。由于王勵勤/許昕是一個直握拍和一個橫握球拍,一個左右持拍,一個右手持拍,不同的握拍法在回接球的特點上也有所不同,并構成回接球變化的基礎。(見表2)1.1.3 相持段。從表3數據統計結果及現場比賽具體情況分析可得:王勵勤的正手的力量較大,尤其在關鍵球中能很好的利用正手力量大的優勢得分,許昕的接發球能力較強,關鍵時候抑制了對手。成為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