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體弱病殘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教育部、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準》和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標準的指導意見》,分別對大學入學健康體檢標準進行了修訂,放寬了大學生入學的體檢要求。隨著標準的修訂,一些先天或后天身體或心理患有身體功能性障礙的學生有機會走入高等學校,形成了目前高校體育保健班學生群體。這些體育弱勢學生由于自身的原因不便甚至不能參與一些正常的體育活動,給高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問題。面對體育弱勢學生,如何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如何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成為了體育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教學的客體學生這個角度進行研究,對2009~2012級申請體育保健的271名學生進行分析,通過了解獨立院校體育保健課學生的群體特點,以期為教學改革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實證參考。
1 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的現狀與分析.
1 . 1 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男女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表明,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的女生人數\\(62.4%\\)明顯多于男生人數\\(37.6%\\)。本研究認為,原本不愿意上體育課、不喜歡運動的女生相對比男生更多,再者加上耐力跑\\(男生1000m,女生800m\\)素質達標考試作為評定體育成績的主要考核標準之一,學生中體弱病殘者不宜參與正常體育課的學生人數急劇增加,由于女生比男生心細,于是不想參加耐力跑測試的女生更會想辦法通過上體育保健課拿到體育學分。由此可見,需進一步了解這些女生上體育保健課的真正原因,給予正確的導向和更多的關愛。
1 . 2 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年級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的年級比例情況是,2009級的高年級學生比例最高,為34.3%,其它三個年級差不多,都在20%左右。出現這個原因是高年級的學生面臨畢業,畢業那一年的國家體質健康標準考試規定,耐力跑為必測且必須合格項目,由于久坐不運動,又把大部分精力對付找工作以及原本就害怕耐力跑測試的他們,開始想辦法通過申請體育保健課來逃避體測,同時也為了順利拿到畢業證書。
1 . 3 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系別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中藝術與設計系比率最高是30.3%;其次是經管系\\(26.6%\\)和紡織與服裝系\\(21.4%\\);再次是人文系\\(7.4%\\)、機電系\\(6.6%\\)、建筑系\\(6.3%\\);最低是外國語系\\(1.5%\\)。本研究認為,專業會影響人的個性。調查結果藝設系學生最多,我想這與藝術類學生專業特點和鮮明個性分不開的,另外,紡服系的學生人數較多也主要是有藝術類方向學生,如染織藝術設計方向專業。而經管系學生比率高的原因與經管系是最大系人數最多有關。由此提醒我們,需要對于藝術類的體育保健課學生加強引導。
1 . 4 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申請原因情況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學生中韌帶拉傷、骨折等意外傷害的原因比率最高,占到33.6%;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原因,主要是心律不齊、心跳過快等,占到20.3%;排在第三位的是骨關節疾病原因,主要是腰間盤突出、半月板損傷等,占到15.9%;排在第四位是運動禁忌癥,主要是先天性的運動性障礙疾病,占7.7%;排在第五位是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是哮喘,占7.4%;排在第六位是消化疾病,主要是胃病、闌尾炎等,占5.95%;排在第七位是貧血原因,占4.8%;排在第八位是婦科肛門疾病,占3.7%;最少的是肥胖原因,占0.7%。
2 獨立學院體育保健課的教學對策.
2 . 1 改變獨立學院女生、藝術類專業以及畢業班學生對體育保健課的錯誤認識.
不能否認一小部分的獨立學院女生、藝術類專業以及畢業班學生,因為怕耐力跑、懶惰等自身原因,把體育保健課當成“避難所”。對于這些學生,體育老師不能忽視他們,而是更需要關愛他們,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心理上開導、技能上指導,讓他們在大學期間掌握一門簡單易學的體育項目,并喜歡它,慢慢培養他們的健身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使他們能意識到體育的樂趣。保障他們能夠自主認識體育對自身的改善,從而使他們能在課外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的自行鍛煉。
2 . 2 通過建立晨跑等制度來加強開展獨立學院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生將課堂學到的內容運用到實踐、鞏固的過程,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所以高校應加強教師對學生的課外活動指導力度,特別是平時不喜歡運動,有非常怕耐力跑的學生;為了加強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可以建立晨跑這樣的制度,鼓勵和督促學生參與運動。這個我院的建筑系就要求學生晨跑,效果非常好。讓學生在參與運動中感受生命在于運動的真諦。同時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特別是體育弱勢學生的需要,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適當的加大對體育保健康復器材的資金投入,保證一定程度有效的滿足體育弱勢學生的運動需求。氛圍和器材都為體育弱勢學生和怕耐力跑學生的進行體育鍛煉提高保障。
2 . 3 根據學生申請原因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和鍛煉手段.
申請體育保健課的原因調查將是指導教學的重要依據。其對課程目標的制定、課程教材的選編、教學內容的遴選、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價的安排等均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有先天疾病者\\(主要為心臟病、哮喘等\\)是不宜參加劇烈性運動的,殘疾者\\(主要為上肢、下肢殘疾等\\)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參加些大運動量練習,而肥胖者則需要設置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來引導其參與大運動量練習,使之成為“強壯的胖子”。
2 . 4 提高體育保健教師的專業水平同時還需要心理輔導能力.
調查顯示,獨立學院的學生很多因韌帶拉傷、骨折等意外傷害等原因申請體育保健課。面對這一問題,向體育保健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授,還需要從心理上輔導。通過開導讓他們能自愿退選體育保健課,待他們傷勢痊愈后,再補休相應體育學分。這說來簡單操作起來卻很難。而保健課教師是課程的主要組織者也是學生進行健身活動的指導者,所以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保健課的教學質量。保健課教師必須具備的充實的理論知識、實踐指導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專業素質。因此高校必須加大保健教師在體育保健方面的再教育和培訓力度以心理輔導方面培訓,通過校際問的研討會、論文報告會、專題講座及專家報告等形式進行知識交流。提高體育保健教師的專業水平及心理輔導能力,從根本上解決高校保健課教師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
2 . 5 提高申請體育保健課的門檻并建立合理的評價標準.
在申請體育保健課的時候需要附上三甲醫院以上證明。第一申請部門衛生所在同意簽字之前需進一步了解學生申請的真正原因,如是韌帶拉傷、骨折或輕度貧血的學生,應告訴他們可以申請體育緩考申請,待身體狀態恢復后可補修體育課,另外給他們專業的醫學運動知識指導。除此之外,第二、三申請部門的系部和體軍部老師,也需要耐心開導他們,幫忙消除殘疾、體弱的學生比正常學生自卑的心理,讓他們有信心且明白,通過平時的體育鍛煉和體育養生可以改善貧血類的狀態,需適當參與體育運動。另外,構建合理的完善的評價體系是重中之中。對于申請原因的不同給予不一樣的評價方法。如對于有運動禁忌癥的學生要淡化體育技能評分,將學生的參與體育課的態度、成績進步程度及理論、技術方面、適應能力方面融人到評價系統中。這將促進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并且能夠拿到中等或者良好地成績,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李萍萍.南京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3\\):210,276.
[2] 姜一春.大學生體育保健課的現狀及教學對策研究[J].課題成果,2012,20\\(7\\):12,20.
[3] 施華.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體育人文社會學\\),2012,4\\(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