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分為肌肉疲勞(或稱體力疲勞)和精神疲勞(或稱腦力疲勞)兩種。 肌肉疲勞是指過度緊張的肌肉局部出現酸痛現象,一般只涉及大腦皮層的局部區域;精神疲勞則與中樞神經活動有關,它是一種彌散的、不愿意再作任何活動和懶惰的感覺,意味著肌體迫切需要休息。 病理狀態包括身體的一些慢性疾病或亞健康狀態如心肌炎,某些器質性心臟病,重感冒期間或受到短暫、急劇的異常刺激造成病理狀態。 本文用白鼠做實驗,主要從兩方面著手,1)對疲勞白鼠突然增加運動強度;2)對有心臟病變的白鼠突然增加運動強度。 觀察這些白鼠損傷的程度,機體內血紅蛋白(HB),血液中肌酸激酶(ck)、反應ATP-CP 磷酸原系統供能情況 , 在各個時間段的生理生化指標,并對這些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運動猝死是否和這些因素有顯著的相關性,觀察這些指標和心臟損傷方面的關聯,推斷這些白鼠心源性損傷的程度。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與分組
飼養雄性白鼠 120 只,將白鼠平均分成 4 組,A 組為正常對照組 30 只,B 組為長期缺乏運動組 30 只,C 組為運動量加大至疲勞組 30 只,D 組為精神疲勞組 30 只。 先將 B 組 30 只白鼠進行小籠飼養,籠子很小,幾乎沒有轉身的環境,盡量讓白鼠保持安靜和不運動約 60 天后進行試驗。 對 A、C、D 進行正常飼養 1 周后,對 C 組進行干擾試驗,在臨近實驗前兩周采取日夜干擾的方法使得白鼠不能正常休息, 特別是接近實驗的前 3 天加大干擾的力度造成白鼠精神疲勞模型。
1.2 實驗方式
動物模型準備完成后進行遞增負荷跑臺訓練實驗, 運用辛東[6]參照 Bedford 制定的遞增運動負荷 5 級標準[8]. 第 1 天采用第 1 級負荷:坡度 50°,速度 6m/min,時間 10min,進行適應性訓練 2 次;第 2 天直接進行第 5 級負荷:坡度 50°,速度28m/min,運動至力竭。 運動時使用聲、光刺激或用毛刷刺激動物尾部,以保證運動強度。 力竭標準為:在 5 級運動負荷中,動物未能堅持本級負荷,經常在刺激情況下滯留跑道上。 行為特征:呼吸急深、幅度大、俯臥位、刺激無反應。 運用 5 級負荷模擬大運動量造成猝死模型, 對運動中死亡白鼠立即取心尖部以及室間隔適量組織,10%甲醛固定。 并抽血實驗完成生理生化實驗數據的收集整理。
1.3 樣品采集
遞增負荷跑臺訓練結束立即取 A、B、C、D 組白鼠各 10只,取一側頸動靜脈混合血 5ml,離心(3 000rpm,10min)分離血清,20ul 全血進行 HB 的測定;35ul 血清用于 CK 的測定。3h后取 A、B、C、D 組白鼠另外 10 只取血,24h 后對每組最后 10只白鼠取血, 取一側頸動靜脈混合血 5ml, 離心(3000rpm,10min)分離血清,20ul 全血進行 HB 的測定。HB 采用高鐵氰化鉀法測定,試劑盒由上海欣科生物制劑公司提供;CK、BU 的測定采用酶學方法, 試劑盒由上海復星長征醫學科學有限公司提供。
1.4 數據處理
測試數據采用 SPSS PASW statistics18.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各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齊時采用校正 t 檢驗。
相關系數采用顯著性檢驗,分別采用 P<0.05 和 P<0.01 區別顯著性和非常顯著性差別。
2 結果和分析
2.1 不同組別白鼠在力竭運動后血紅蛋白 (HB)各指標(X +S)測試結果。
正常對照組的白鼠在一次性力竭運動后血紅蛋白快速下降,與安靜狀態下的樣本均數 T 檢驗(P=0.46<0.05)有顯著性降低,運動 3h 候繼續下降,直到 24h 后仍然不能恢復至安靜狀態水平。 長期缺乏運動組的血紅蛋白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的白鼠 HB 的水平沒有差別,無論運動疲勞組還是精神疲勞組運動前機體的 HB 水平比正常狀態下的白鼠水平高,血紅蛋白量呈代償性增加。 力竭運動后即刻缺乏運動組和疲勞組血紅蛋白下降很快,與安靜狀態下的 HB 相比有非常顯著性降低(P<0.01)。 運動 3h 后,B、C、D 三組白鼠的 HB 含量與運動即刻相比都有所上升。 運動 24h 后持續上升,B、C 組都沒有超過運動前的水平,D 組超過運動前水平, 說明 HB 的完全恢復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 另外,B、C 兩組白鼠在運動后 24h 其 HB 含量與精神疲勞組相比有非常顯著的差別(P<0.01)。
2.2 不同組別白鼠在力竭運動后血紅蛋白 (CK)各指標(X +S)測試結果。
正常狀態下的白鼠在運動后即刻,CK 水平立即升高,和基礎值相比有非常顯著性升高(P<0.01)。 運動后 3h,其 CK 的水平繼續升高。 運動后 24h 后和基礎值相比仍然有非常顯著性升高(P<0.01),和運動后 3h 相比有非常顯著性下降,但仍高于安靜狀態下的水平。 長期不運動白鼠在安靜狀態下 CK的水平比正常對照組白鼠略有降低,經過力竭運動后,其身體CK 的水平非常顯著性增高 (P<0.01),超過正常組力竭運動后水平,運動后 3h 機體 CK 水平繼續上升,運動 24h 后身體肌酸激酶的水平繼續上升, 和正常對照組相比有非常顯著的差別(P<0.01)。 運動疲勞組,由于前期大運動量的積累,在進行力竭運動前,身體處于疲勞狀態,經過力竭運動后,白鼠身體CK 水平進一步增加 , 此后的 12h,CK 水平繼續呈增高趨勢 ,白鼠機體呈病理性損傷, 精神疲勞組 CK 發展趨勢和運動疲勞組上升曲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