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能緩解精神壓力,平和心態,促進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發展。而今身體肥胖者越來越多,體重增加越來越明顯,已經嚴重的影響了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該文對練習3個月羽毛球的中年女性進行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研究,從而豐富羽毛球的健身、養身作用,為羽毛球養身防病和康復治療的實踐和發展提供借鑒。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沈陽樂天羽毛球會館60名中年女性練習者,年齡(52±4.39)歲,身高(160.83±3.97) cm,體重(53.31±3.09) kg.每周練習2~3次,每次練習60 min.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為該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論依據。
1.2.2 實驗法
對練習羽毛球前和練習后分別進行測量,對實驗者在實驗中的變化進行分析。時間為3個月,每周2~3次,每次60 min.
1.2.3 測量法
(1)測量指標。
選取身體形態測試指標:體重、圍度、皮脂厚度、心率、肺活量、三分鐘臺階實驗等測試指標對人體進行測量。
(2)測量方法。
①用皮脂卡和帶尺測量體脂和體圍時,受試者均為站立姿勢;②心率和肺活量分別用秒表和電子肺活量計測出。
1.2.4 數理統計法
利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對有關數據進行差異性驗證。*表示P<0.05,**表示P<0.01.
2 結果與分析
2.1 體脂變化
從表1結果顯示:3個月練習之后腹部皮脂、大腿內側皮脂、體脂百分比、體脂重四項指標成顯著的變化(p<0.05),而體重無明顯性的差異。羽毛球練習可以消耗體內多余脂肪,尤其是對腹部有很大的改觀。羽毛球在練習前后,大腿內側皮脂不明顯,但是體脂百分比明顯減少,這可能由于中年女性在運動減少脂肪的同時,相關的肌肉組織得到鍛煉而增大。
由于能量平衡的改變總是以體脂儲存量的改變來體現的,因此防肥減肥主要應從減少能量攝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兩個方面入手,避免和減少能量以脂肪形式貯存:(1)減少能量攝入,控制飲食;(2)增加能量消耗。人體的能量消耗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安靜狀態下能量消耗、運動時能量消耗、食物生熱效應、寒冷生熱和應激產熱,以上任何一種作用加強都會增加脂肪的分解和利用,其中體力活動對體脂的影響最大。
2.2 身體圍度變化
從表2結果顯示:3個月的羽毛球練習之后腰圍、大腿圍都明顯減小,前后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上臂圍、小腿圍的前后差異不明顯。腰圍、大腿圍都低于練習前,腰圍和大腿圍都有顯著性變化(P<0.05),說明長期羽毛球練習能夠有效的消耗腰圍及大腿處的脂肪。而上臂圍、小腿圍的變化不顯著,羽毛球練習是多方面鍛煉身體各個部位,人體的各個器官在形體結構的改善上都有一定的作用。調查發現,經過羽毛球練習后的人多呈均勻和瘦型,98%的人都感覺練習完后輕松多了,羽毛球練習對人體減輕體脂含量具有良好效果。
2.3 練習者 3 個月前后測試指標情況
從表3結果顯示:羽毛球練習3個月后實驗者靜息狀態下心率均有顯著性下降(P<0.05),表示心血管系統功能有所加強;實驗者肺活量比練習前提高了(145.21±67.82) ml,較練習前有顯著性變化(P<0.01)。羽毛球實驗者3 min實驗指數比訓練前提高了0.96±1.21,較練習前有顯著提高。羽毛球每周鍛煉2~3次,每次運動時間60 min,對心血管耐力的增強是有利的,效果顯著。羽毛球練習時,吸氣時胸部充分擴展,使更多的肺泡擴張而吸入更多的氧氣,呼氣時胸廓盡量壓縮,從而排除更多的二氧化碳廢氣。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羽毛球練習使中年女性脂肪和圍度有所下降,具有明顯的降脂功能,達到良好的減肥和塑造形體美的作用。
(2)羽毛球練習對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有較好的改善,提高心血管機能水平。(3)羽毛球練習能夠增強呼吸器官的工作能力,提高肺的呼吸機能。
3.2 建議
(1)羽毛球練習過程中,中年女性的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受運動姿勢、強度、時間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的適應變化,在羽毛球練習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
(2)在羽毛球熱身時,充分做好羽毛球的熱身活動,在羽毛球熱身中較大幅度的做姿勢,因為長時間的不做活動,突然增加運動強度,筋骨沒拉伸這樣身體容易受傷。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羽毛球打造的是健康的身體及精神上的活力,為了獲得更大的益處,練習者需要培養正確的生活方式,羽毛球提倡簡單、自然的飲食方法,最為提倡的是素食和水,羽毛球練習可調節腸胃,改善飲食習慣。[圖略]
參考文獻
[1] 黃彩華。廖建媚。羽毛球的起源與特點[J].遼寧體育科技,2004,26(5):33.
[2] 楊錫讓。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3] 朱瑛,馬艷。羽毛球形體對中年女性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報,2006,26(3):103-107.
[4] 大磊。淺談羽毛球對人體的保健作用[J].中老年保健,2005,14(4):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