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課程實施以來,體育教學當中新教材、新理念與新評價改革,是對新型體育教育模式的嘗試與探索。 新的教育理念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及思路,總結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以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一、高中體育教學融入創新理念的必要性
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當中亟需新教學理念的融入,主要表現在:其一,我國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相對落后,忽視了體育教學以鍛煉身體為主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養成;其二,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備課簿每學期都是新的,而內容“依舊如故”,備課內容“換湯不換藥 ”,教學方式仍舊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其三,高中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評價機制單一, 體育成績靠運動成績核定。
最后,我國高中體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重視培養學生刻苦鍛煉,忽視了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得到愉快和成功及運動的合作精神,不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二、新課改下如何創新體育教學
(一 )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教師課程能力
每一位體育教師不僅是新課改的執行者,又是新課改的不斷完善、提升和實驗的創新者。 體育教師要加強本專業的學習,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應重新定位師生關系,走近學生,要以平等、民主、關心的態度對待學生,真正做到師生平等。 其次,教師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促進他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 最后,體育教師應成為課程內容設定的開發者和較強的體育科研能力。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向學生教授體育動作要領和體育拼搏的精神,還應該把新的體育科研成果充實到教學中。 體育教師應具有較強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要擺脫頭腦中陳舊的教育觀念和狹隘經驗,形成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塑造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
新課改目標背景下,教師可選擇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 但教師的選擇應從實際出發。 教師應考慮地區、學校、學生的現實實況;應考慮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應考慮學校資源的可利用性與課程開發的成本等問題。
(二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 激發學生的興趣
高中體育教學當中要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 如果教師單純講解動作如何去做,或者動 作示范,這樣 ,站在不同角度的學生或者領悟能力不同的學生獲得效果差異性很大。 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這門課產生厭倦。 教師需要根據高中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特點,組織和選擇一些輕松愉快的活動,調節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情緒, 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比如,學校的晨練中,一般以陳舊的跑步或傳統的體操為主要內容,這就扼殺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針對這種情況, 學??梢圆捎脴非虿珦舨俚榷喾N形式的晨練來豐富學生的體育形式 ,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進而使學生愿意主動參加到晨練中來。
(三 )擴展課堂設計思路
傳統的高中體育課堂多數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方式進行,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易于管理,課堂具有嚴肅性。 這種傳統的教學思路必須得到改變,體育教師的思路必須與時俱進, 拓展課堂設計的思路,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進行授課。 比如,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上臺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合作化意識,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 例如,在籃球的學習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性別和身高等特征,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 學生先觀看 NBA 賽, 然后再開展教學。 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 NBA 球星的經典投籃技術進行分析和討論,鼓勵小組派代表進行示范。 在學生示范的基礎上,教師再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然后以小組為單進行系統練習, 小組成員通過互相幫助和相互監督,教師對動作進行糾正,達到熟練掌握籃球此項技能。
(四 )創新課堂組織模式
很多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不大,主動性與參與性不高,這除了其自身的身體條件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現行教育體制當中課堂組織模式的固步自封。 其實,體育是一項全民參與的運動,主要是對學生意志的堅韌性與健康鍛煉養成的一種教育。 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采用更為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模式。 目前,高中體育在課程內容上仍然是以籃球、田徑或者足球為主導,而具有新時代氣息的體育運動如游泳、瑜伽及網球等則涉及較少。 學??梢蚤_設各種類型的體育俱樂部,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點選擇項目參加學習,使體育教學成為一種人生享受,找到樂趣,找到自己所愿意終身熱愛并從事的運動項目。
(五 )學生學習評價
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評價是一個重要的管理環節, 評價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發展體育潛能。 新課改對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評價提出新的挑戰,如何更加完善地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體育評價? 評價模式應分為小組成員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測評這三個模塊。 體育教學學習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心理健康、運動參與性和小組成員合作性以及運動協調性。 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包括在長跑中能堅持下去不氣餒、敢于同強手比賽以及對能克服對體育器械的恐懼心理。 運動參與性,不僅指在體育課堂參與體育游戲還應包括一周進行了多長的體育鍛煉,是否和家人朋友在周末進行體育鍛煉,把體育鍛煉成為終生運動的理念。 小組成員合作性,在體育游戲或競賽中,樂意與他人合作完成體育項目,為集體爭得榮譽并努力完成自己在活動中的角色。 運動協調性是指在體育運動中能充分開發大腦與四肢的協調。
三、小結
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未來體育知識的掌握與體育技能的養成非常重要, 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制定方案, 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寓教于樂。 最終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目的,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 新課改下的高中體育教學的新方法絕不僅僅在于本文中提到的幾點, 體育教學如何創新和發展, 需要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 繼 成 . 新 課 改 下 高 中 體育 貫 徹 “ 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初探.
[2] 李 凌 .球 新 課 程 改革 下 中學體育教 師能力的培養.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3] 李 相 如 .關 于 我 國 高 師 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改革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6).
[4] 楊 峰 .新 課 程 理念 下 高 校體育教育 實習的調查研究[J].邯鄲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5(3).